“《艾青诗选》汇报课”教学设计
文/高平三中 张永刚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8425e649242b43ef.png)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活动,感受艾青诗歌的语言特点,了解学生对名著的整体把握情况。
2.通过品读活动,理解艾青诗歌意象的特点,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名著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信息筛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悟读活动,体会艾青诗歌情感特点,理解“艾青式的忧郁”的内涵。
4.指导学生倾听、记录,养成做笔记的习惯;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艾青诗歌意象特色。
【教学难点】
理解“艾青式的忧郁”的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交流法、讲解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诗意导入,走进作品
师:诗是爱与美,诗是超凡脱俗。叶嘉莹先生说: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有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
这几周来,我们一起读《艾青诗选》,在精美的语言,丰富的想象,隽永的意境中,感受着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乐章。今天,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艾青的情感世界,感受艾青诗歌的温度,体会艾青的人格魅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c0f2f0a0da189388.png)
二、诵读品悟,学习作品
(一)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是打开诗歌之门的最好的钥匙。在读中感受诗歌语言,理解诗中形象,体悟作者情感。诵读,是我们接触诗歌最直接、最美好的方式。请各小组任选一首诗或者一首诗的几个段落进行诵读,感受艾青诗歌的魅力。
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准确)
(2)读好节奏(处理好停顿和重音)
(3)把握感情基调(欢快、忧愁、寂寞、伤感、温软、恬淡、闲适、激愤、思念等)
(学生按小组诵读,并进行简洁的评论)
(二)品读,理解诗歌的意象之妙
师:作家聂华苓这样评价艾青的诗,她说:“艾青的诗,好在那雄浑的力量,直截了当的语言,强烈鲜明的意象。”那么,大家在读《艾青诗选》时,读到了哪些意象呢?从这些意象当中,你又读出了什么呢?请各小组派代表来谈谈你们组的发现。注意:各小组请尽量结合一首诗进行发言。
(学生按小组进行发言,教师适当评点,并指导学生做笔记)
【课中小讲座·艾青诗歌意象特点】
“土地”“太阳”“黎明”“光明”是艾青诗歌意象中最为突出的主体意象。“土地”象征着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正在遭受蹂躏的祖国,是艾青诗歌不停的尽情歌唱的对象。“太阳”与“黎明”“光明”则集中表现了艾青对黑暗、恐怖的旧社会的痛恨,对黎明、光明和希望的渴望、向往与追求。
(三)悟读,体会诗歌的情感之真
师:艾青的诗,无不表现出作者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对光明和希望热切的向往与追求,到细读每一首诗,我们也不难发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8ea5750136f55764.png)
现,在艾青的诗歌中,也有一种淡淡的忧伤,浅浅的忧郁,请各小组派代表结合具体的诗文进行分析。
(学生按小组进行发言,教师适当评点,并指导学生做笔记)
【课中小讲座·艾青式的忧郁】
艾青生活在民族遭受最残酷、最深重苦难的时代,也是人民反抗最激烈最悲壮的年代,他的诗歌传达的悲愤、绝望的抗争与对未来的憧憬,互相冲突与融合着,字里行间凝聚着他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呈现出厚重的历史感和强烈的艺术感。
艾青的“忧郁”情结,一方面来自留学法国时期所受到的西方象征派印象派文学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来自他自身特殊的经历:艾青早年的不幸经历,使他从小就感染了农人的忧郁。后来异国的孤独漂泊和流浪,又使他产生了一种孤单飘零的感觉。这种流浪汉的气质为他以后创作埋下了忧郁的种子。回国后,几年的监狱生活,加之严酷黑暗的现实,使他在“农人的忧郁”和“漂泊的情愫”之上增添了一种“囚徒的悲哀”,更促使他灵魂深处的忧郁种子在诗歌中生根、发芽。
“艾青式的忧郁”,表现了民族忧患感、自我压抑感、生命悲凉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4bce81d44e959870.png)
三、归纳方法、拓展阅读
师:请大家回顾我们阅读《艾青诗选》的过程,总结阅读诗歌的方法。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总结)
【课中小讲座·读诗的一般方法】
1.诵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音韵之美。
2.品读,理解诗中意象,把握诗歌感情。
3.悟读,知人论世,把握诗歌主题。
师:诗歌,是美的集合,是情的涌动;读诗,开发智力,陶冶情操。请大家用我们学到的方法,课外自由阅读《泰戈尔诗选》和《唐诗三百首》,自觉践行学习成果,做一个有诗意栖居的人。
下课!
![](https://img.haomeiwen.com/i16463030/c21ac88495d28d93.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