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总的来说在我预先的期待值以下,但是完全可以理解。怎么说,七个故事在两个多小时内呈现出来,本就是难以达到圆满程度的问题。七个故事中,我个人最喜欢的是前夜、相遇和北京你好。
首先,想先说一说关于黄渤出演的《前夜》。一个我觉得在七个故事中感染力最强,虽然红色无处不在但没有刻意的渲染,让人觉得舒服的和谐的主旋律影片。泪腺迸发在两幕,一幕是夜晚的北京,阻断器发现有问题找寻不到合适的材料。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开国大典即将开始的时候,黑夜所带来的绝望让人无处可逃。喇叭里的求助声响彻黑夜,一盏盏灯笼划破长空带来了温暖与希望。巷子里拥挤的人潮,热火朝天的捐助景象,彻彻底底地感动了我。另外一幕则是黄渤饰演的林治远,作为电动升旗的负责人,刚刚经过组织的审查,要爬上光滑的高耸着的旗杆。虽然可以解释,导演以一个仰拍的角度使人物显得高大英勇,但是焊接时的火花飞射依旧晃了我的眼睛。是啊,这一刻是这么多人期待的一刻,为了开国大典为了升起新中国第一面国旗,四万万中华儿女已经等待了太久太久。
其次关于《北京你好》也想说说我的看法。北京奥运会,是我长大至今在电视屏幕上看过的奥运会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场。因为是在北京举行,因为那年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们,无一不在讨论着每天的比赛。那一年,我八岁。只记得当比赛结束后,冉冉升起的最高的那一面国旗是五星红旗的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都在欢呼在微笑在鼓掌。如今再来回头看看那一年,由于欢呼声热闹声喧哗声,我们都似乎忘记了汶川大地震也是在那一年,就在奥运会的前夕。伤痛苦涩黑暗是汶川那时候的模样,如电影里所讲小男孩的父亲是建设者之一,十三岁的孩子孤身一人来到陌生的城市为了来看看爸爸付出过努力艰辛汗水的地方。北京司机张北京(葛优饰演)看着孩子说我来自汶川后久久的沉默,或许那时就已经意味着一切了。开幕式门票的传递,是代表着其实我们都没有忘记,没有忘记伤痛遍布的地区。一切都在变好,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想继续聊一聊这部电影的一些于我而言的瑕疵吧。第一个,关于中国女排那一部分吧。说实话真的觉得最后硬塞的结局挺鸡肋的,何必加上吴京和马伊琍那一段?着实没看懂,我觉得上海弄堂里的故事已经够饱满了,在二十几分钟里做得到如此已经挺不错,使得小人物的角色熠熠生辉且极富有生活感,这个结局算是画蛇添 想继续聊一聊这部电影的一些于我而言的瑕疵吧。第一个,关于中国女排那一部分吧。说实话真的觉得最后硬塞的结局挺鸡肋的,何必加上吴京和马伊琍那一段?着实没看懂,我觉得上海弄堂里的故事已经够饱满了,在二十几分钟里做得到如此已经挺不错,使得小人物的角色熠熠生辉且极富有生活感,这个结局算是画蛇添足。第二个,关于白昼流星。说实话,可能对于陈凯歌导演的期待值比较高所以这个片段就多少有点失望。陈凯歌导演的镜头依旧令人沉醉和惊叹,但是这次的故事真的太粗糙了,人物心理的变化也很草率,甚至让我觉得有非要将两个少数民族青年与神州挂钩的感觉。第三个,香港回归的片段。这个片段本应该是触动性最强感染力最好的片段,但在电影里的呈现非常一般,略微有些杂乱,一条线是任达华与惠英红的感情线,一条是中英双方谈判的线,一条是杜江为代表的仪仗队,多线叙事的构思很不错。但对于二十几分钟的完成度来说就非常一般,故事也平平淡淡毫不使人有共鸣。
以上仅仅是我的个人想法 并不影响整体观看 国庆观影打卡第一部
《我和我的祖国》观影后的小小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