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旅行知己知彼---日本海外党·天地杂谈
五分钟读懂日本:你不了解的文化和被误解的文明

五分钟读懂日本:你不了解的文化和被误解的文明

作者: 乘枫破浪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10:44 被阅读22次

我们正在努力为您制作一份

有观点、有深度、有品味的投资读物

这里的文章,每篇都值得一读!  

欢迎持续关注和分享

昨天,刚从日本回来。

尽管只有一周的游历,但所见所闻着实冲击了我的价值观。


同时,因为导游沿途的讲解,以及中间读完蒋丰的《日本的细节》,对这个国家有了更为全面和客观的认知。

旅程伊始,导游开场一句:

“我也未曾想到自己最终会娶了日本女人和生活在一个自己曾经仇恨的国家。”


乍一听,哦?

细节很多,颇有意思。


我们或许自傲于当时的盛唐,或许愤慨8年的抗日战争,甚至冲冠X鱼岛事件……

家国情怀、民族仇恨以及由此产生的小道消息和夸大妄言,容易让我们带着有色眼镜去解读日本这个国家。

师夷长技以自强,真实的日本究竟怎样?

通过这七天的所见所闻与融合书本的解读,我尽量以客观的角度,透过几个关键词来做总结概述。


1,历史文化

师徒之争与拿来主义


早在几百年前,日本人学我盛唐,这一点毋庸置疑。

我东土大唐的舞剑、品茶、赏花等,均为附庸风雅的一时兴起之作。


未曾想,日本这个认真的孩子会拿回去研究,竟钻研成了剑道、茶道和花道……

从历史的根源上来讲,中国是老师,日本是徒弟。

然后,到了晚清,鸦片战争的爆发尚不能令大国为之警醒,却惊动了这远在太平洋那端的岛国。


日本,很难说有自己土生土长的一套文化,大部分都是拿来主义。盛唐时学中国,晚清时学西方: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而后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然后中日甲午战争,然后日本侵华……


我对你倾囊相授,未料你反咬我一口?

这种农夫与蛇,吕洞宾与狗的故事在历史上并非先例。

不似网上曹金与德纲口水战的师徒之争,日本是实实在在的侵略!而这也一度是我们与其结下梁子甚至仇恨的根源。


不过,回望历史,我们忽略了日本是一个多么认真要强甚至努力到刻薄的学生:

学习大唐,能把消遣之作发展为“道”;

学习西方,明治维新仅用了30年,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的国家。

(尽管留下大量封建残余……)

这种认真刻苦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态度,或许是日本真正属于自己的底蕴。


2,品质细节

固执恪守的匠人之魂


无印良品、优衣库的品质不用多说了吧;

日本的“神”稻盛和夫写过的《活法》《干法》《阿米巴经营》也在全球畅销。

说几个更细思极恐的例子:


1)日本的试衣间中会给客人提供面罩——

防止有些领口窄小的衣服,在穿和脱的时候粘到顾客的妆容;

(优衣库试衣间拍的照片)

2)在日本理发,技师给洗头的时候,大部分人挺忌讳别人看到自己平躺的样子。这时,日本的服务人员会给顾客盖上一个方形的小毛巾——


为了规避不可预知力(地心引力)将面部肌肉、皮肤向两边牵引,脸看起来毫无美感。同时,让人心态放松,减少不适;


3)在牙科诊所,护士会给患者腿上盖一条毯子——

不仅给穿裙子的顾客提供一种安全感,同时也让顾客不必分神关心有没有走光;


4)为了避免在厕所出现嗯啊之类的不雅词语,日本的厕所大多都装有流水声——

用高山流水花鸟鱼虫之类的声音掩盖如厕时的不雅声音……

(关西机场洗手间拍的照片)


这些,才可被称之为服务细节。日本的点滴生活体现的服务质感,恐怕海底捞看到了都望其项背。


也难怪很多人都说:

“游客回来之后都买智能马桶盖,加热好的马桶圈和细节之处的体验实在是太好了!”

初到日本大多游客会感慨日本的干净——

道路上鲜见垃圾桶,却未见一片纸屑;

垃圾分类做到了极致,乃至于环保水平高(我曾在饭店垃圾桶误扔矿泉水瓶,被店员追出来还给我……);

这种对品质细节的固执,足以体现日本的匠人精神——

坚持自己的追求,固执甚至到顽固,长时间专注一门技艺,传承……

很多人不知道:

日本爱知县的一家企业,是全球最重要的精密零件厂商,全球仅此一家可以生产和加工最小直径为0.149毫米的塑料齿轮(如灰尘般的黑点);


日本埼玉县的企业,14名员工,全球唯一一家可以制造精确程度达到99.999999999%的钛制筛子;


为什么匠人的地位在日本非常高?

因为只有“把工作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才是日本企业基业长青的真正秘诀。


3,安全惯性

条条框框下的礼节与等级


英国《经济学人》统计17年最安全城市中,日本东京位居榜首,大阪排名第三。

而这份安全的背后是条条框框——

走进地铁站,有“禁止奔跑”的红色大图标;

穿过检票口,贴在扶梯旁的警示语发出警告:走路时集中注意力!

走进站台,墙上又贴着“禁止奔跑”的标识;

转变视线,墙上又挂着“摄像头监控中”的牌子;


终于到了地铁,门上贴着无数红色标识:

禁止倚靠、禁止拥挤、禁止把身体伸入防护门、注意脚下……

这个社会,因为地震等多灾多难的自然原因和提前预防等人文原因,把一切不和谐的行为都提前禁止了。

所有人生活在提前规划的范围内,有条不紊,却又产生出一种凝固的窒息感。


日本的安全正是因为这种巨大的惯性,而被惯性所驱使的同样还有礼节和等级。

初来日本,感觉是一个友好文明的国家:


我在迪士尼走路,有一群小姑娘交错而过,并未碰到,但对方会说: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

我在酒店打乒乓球,另一桌的乒乓球打到了我这边,对方马上歉意地讲:すみません(不好意思)。我把球递给她,她深鞠一躬后又讲:ありがとう(谢谢);

我在关西机场排队,中间有人想要从中通过,只要是日本人,都会言语示意(其他国家直接过)。


导游讲说,日本女性择偶的标准有两个:

第一是男性的上进心,第二是是否会熟练使用礼仪。

其他房子、车、存款乃至家庭背景条件等通通都不重要。


这不禁让我杞人忧天的想到:

礼貌,未必是出于素质或者绅士,有时候可能是因为惯性以及规矩。

在日本的企业,有着不成文的规定:

1)上班时间,大部分人都是西装革履;

2)下班时间,领导不走下面员工都不太敢走。


我之前在雷同的企业待过,深知那可怕的习惯将怎样扭曲你的观念——

每天一如既往8点半走,突然有一天因为临时有事6点走的时候,你会感到惶恐不安,尽管企业规定的下班时间是5点半……


所以,虽然安全和礼貌,但在巨大的惯性趋势下,日本每年的自杀人数遥遥领先。

我想大概的原因有:

条条框框下的等级/规矩,惯性趋势下生活平稳波澜不惊,集体主义导致大家过得雷同,心中缺少活出自己色彩的希望……

总而言之,这就是我认识的日本:


一个在基础设施尤其细节上文明发达的国家;

一方安全、稳定,固执恪守规矩礼仪的国土;

一群拼搏、谨慎、刻苦而又压抑质疑的国民;

一种迥然不同,矛盾、歆羡而又惧怕的国情。


有关日本更多信息,公众平台不让播的……

回复关键词“日本”我们私下悄悄说。

日本知识小贴士:

1,走遍大半个中国,也去过亚洲其他几个小国,都有过打车的经历。其中,日本的出租车无论干净程度还是服务细节,总体而言的体验感绝对一流!

贵,自然有贵的道理;

2,作为全球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税法制度确实很关键。

政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1)全球196个国家,只有15个国家的自来水能够打开水龙头就直接饮用,其中就有日本;

2)国民教育中孩子的午餐费象征性交个几百日元(人民币几十块钱)管全年,公立大学免费;

3)日本老人为什么有钱?辛辛苦苦一辈子之后,企业给折合人民币几十万到上百万的退职金;


3,不知道为啥,可能是因为日子过得太平淡,发现几乎所有日本人都喜欢萌——

哆啦A梦、皮卡丘、熊本熊、鹦鹉兄弟……

不明白为啥日本女生都热衷于腮红(萌)?


4,日本的房屋制造乃至(尤其)装修以及汽车确实能体现出日本的细节与精工;

5,根据13年9月的网络生活调查,日本60岁以上老年人消费总额年均23.18万日元。难怪孙正义投资那么多搞机器人养老了,都是金主啊!

6,日本的拉面确实不错,买了几包一风堂的“赤丸”和“白丸”,看说明书就不得不对匠人精神肃然起敬,大意是:

一碗拉面的灵魂主要是汤,做好一碗汤至关重要!

可再怎么做,都无法重现在一风堂吃到的味道……



往期精彩回顾

《罗振宇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请回答2018》

《怒赚:50%收益!股市的一只黑马股逆袭!》

《分析: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风口是伪命题?》

乘枫破浪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价值 | 投资 | 分享

每周分享价值与趋势,为迷航的你点一盏明灯

相关文章

  • 五分钟读懂日本:你不了解的文化和被误解的文明

    我们正在努力为您制作一份 有观点、有深度、有品味的投资读物 这里的文章,每篇都值得一读! 欢迎持续关注和分享 昨天...

  • 2018-08-29

    从马自达 Zoom-Zoom 里读懂日本“和”文化 日本文化的核心是“和”。在中国的《辞海》里,“和”有温和、谦和...

  • 别再错误理解日本“艺妓”文化了,真相是这样的

    很多不了解日本文化的人认为日本艺妓是性工作者,其实这是最大的误解。 “妓”这个字在中国现在代表的意思是以卖淫为生的...

  • 日本的文化,来自中国唐家废墟

    文本:木心 初次到日本,一下飞机,被记者围住,我说了句话:“日本的文化,来自中国唐家废墟,是对中国文化的—种误解。...

  • 日本文化来自中国唐家废墟,又是一种误解

    初次到日本,一下飞机,被记者围住,我说了句话:“日本的文化,来自中国唐家废墟,是对中国文化的—种误解。” 第二天早...

  • 冲绳:观镜中国度

    我是日本文艺的知音,知音,但不知心——他们没有多大的心。日本对中国文化是一种误解。但这一误解,误解得好。 ...

  • 《诗经》被误解的文化

    我们说“国学”那是历史文化精髓的沉淀,必然是精华中的精华,艺术中的艺术,必然是句句真言字字珠玑。 《...

  • 文化(2)

    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据说源于日本,一般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文化的...

  • 被误解的日本人

    从日本回来后,我对好友吐槽大阪,说这个地方物价高且美食少,不值一去。好友却挺喜欢大阪人的,因为大阪人的热情开朗,在...

  • 文明的误解

    今天看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章鱼有9个大脑,能编辑基因,智商高的无法理解,为何没发展出文明》,另一篇是《如果人类要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五分钟读懂日本:你不了解的文化和被误解的文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da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