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9年1月18日 天气 晴
🦋 感恩打开这篇文章的您 感谢您的阅读
【1月亲子时间管理·第3.5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9年1月18日“崔律·精时力之亲子时间管理课(1月期)”系列第3.5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再找一件事,分解、流程化。
<实践日志(记录)>
🦋回顾实践点:找出一个孩子磨蹭的行为➡️四季/岁数/学期等让孩子感知大时间➡️ 准确表达时间 家长用具体时间点表达➡️ 引导孩子使用具体时间点➡️ 订一个时间点,大人和小孩约会➡️ 以时间点为主角做亲子游戏➡️ 向孩子明确一个行为的具体时间点➡️ 大人做守时的示范➡️玩计时游戏➡️ 孩子的第一个时间 朋友沙漏,测量沙漏的岁数(时长)➡️ 日常行为观察 发现微小任务所需时间➡️ 与时间朋友(沙漏)玩第一个游戏➡️ 继续玩第二次游戏➡️ 第三次游戏后时间朋友变好朋友了吗?➡️ 庆祝/嘉许小孩交到第一个时间好朋友➡️来 跟小孩一起计划周末安排➡️先观察磨蹭行为后分解写出改善方案➡️先测试昨天方案后精细化流程步骤➡️画出流程图➡️再优化➡️再次实践昨天优化方案➡️与小朋友共商流程图➡️打印➡️粘贴➡️再实践➡️再优化➡修改🦐🦐寻找另一个可优化分解的事➡️画流程➡️实践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1.1.先做对再做快。在培养孩子新能力的时,应循序渐进,通过先观察行为➡️分析行为原因➡️帮助分解步骤➡️形成流程➡️画图➡️优化➡️实践➡️再优化➡️再实践🦐🦐
1.2.及时给予小朋友鼓励与感谢。回顾在日常中 我也经常有感谢小朋友各种的帮忙,但也只是嘴上说说 缺乏一定的感情投入。另外一方面是鼓励 回想起来,说的太小了 真的是太小了。
1.3.培养一种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一种思维方式。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在使用流程化、清单化来优化生活过程,不断的重复和练习,小朋友能慢慢的形成一种用流程化的思维去考虑/理顺学习或工作方面的习惯。
2.我们的今日实践(孩子均[ 12 ]岁):
小朋友在洗澡之后穿衣服的过程有点磨蹭,计划今晚先观察小朋友在洗完澡之后有哪些动作 然后记录用时,画出原流程,跟小朋友讨论是否有可优化的地方。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对课程的意见与反馈:
很喜欢这个课程 觉得这种节奏不紧不慢的特别好。虽然崔律每天陪伴的时间可能就只剩下一年 给的太多我们不一定能全消化 反而觉得这种慢慢的陪伴慢慢的走,收获可能会更多。
5.本期课程中我与孩子的成长:
5.1.对于小朋友和我之间,思考和观察会比以往更多。比如回顾小朋友的各项优点和还有待改进的地方,发现我与小朋友日常的行为有一些微妙的相似性,我一些做得好的地方小朋友会比我做得更好 我做的不是太好的地方 小朋友是比我做的更不好。
5.2.宝宝对时间更敏感,我们都在尝试使用时间点对话。跟宝宝在一起的活动中习惯性的用时间点来代替模糊的说法。比如 今天宝宝回学校拿成绩 昨晚约好是七点出门 今早继续使用流程 实用时比昨天少了两分钟 我6:45分完成所有事可出门。
小朋友看到我已经在门口,很诧异的说 妈妈说好是七点钟出门吧?这么早在门口干嘛呢?(嘿嘿,我的小乖乖,妈妈特意在门口等就是想你问这话呢〈( ^.^)ノ)
我回宝宝说:妈妈把之前的做事顺序理了一遍做了份流程图 现在是按这份流程图来做的,所以比平常快了些 不过没事~我们说好七点,妈妈等到七点再出门吧。
5.3.时间的感知,小朋友比以前更看时间的次数会更多。自从家里面多买了报时钟 发现小孩好像特别爱看报时钟,每次钟响了她们会往钟的方向看,也知道下一个时间点响的时候需要做什么。通过这两周的实践,感觉到宝宝洗澡这个大难题 在潜移默化中像在慢慢的有所改变 一时说不出来是因为哪个点而触发 可能是综合起来吧!
5.4.思维方式发生改变 思考的角度对比以往出现不同点。受学霸们的启发和崔律的引导 在考虑改善小朋友行为的过程中 不再着重于去改变小朋友。而是更多的去思考如何可以体察她们行为背后的想法;做事之前先考虑这么做对小朋友的影响是什么?好的还是坏的?比如迟到了 跟小朋友解释迟到的原因 是否必要?做了是怎样 不做又会怎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