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年11月18日(长沙 - 南通),11月20日(南通 - 上海 - 南通)
离开长沙那日,和几位高中同学碰面,送了高中物理老师最后一程。鞭炮轰鸣,哀乐凄凄,大家寒暄起来都带着一股人生无常的无力感。
瑛开车带我回了长沙,然后打车带着小麦去了机场。
初中好友慧领着两个孩子到机场来送我,短暂而温馨的会面,孩子们片刻便熟络起来,依依不舍的分离化作孩子的亲吻和我们的拥抱。相聚太短,下次定不会如此。
在飞机上,邻座是一位出差回南通的男士,虽然自己没有孩子,对热情主动的小麦却十分友好。他在医药公司上源企业做销售,提供医药公司的耗材,常常出差各地,在疫情之后感觉到不小的压力,来自同行的竞争也来自下游的紧缩。
婆婆和姨婆姨姐一起到机场来接我们,小麦坐在车上,还没到家就睡着了。他是个随遇而安的孩子,只要有得玩就很开心。
休憩一日之后,打了顺风车去上海取护照。路上一边和司机闲聊,他在上海有个公司,专门负责建筑项目的文书工作,直言如今房地产不景气,但并气馁。房地产是基本需求,接下来不过从商业住宅转到其他赛道罢了,至少对他的业务没什么影响。未来商圈转移,住宅形态变化,总有各种办法盘活基本盘。中国人以房为本,这个传承几千年的思想决定了未来的稳固。对他说讲,我深表赞同。司机还表示,要回南通开启新赛道,办培训中心,教育的卷短期之内不可能停下来,他对此信心十足。
聊到上海,取了护照之后,我租了一辆共享单车,迎风穿过梧桐树荫下的老街,去赴老同学的约。阳光正好,把微风烤成一缕缕的暖,送来新鲜落叶的清香,身旁的车水马龙和人间烟火,伴着老楼故居穿越时光的细语,带我穿越时光,仿佛回到十年前的大学岁月。律等我良久,我俩吃着热乎乎的火锅聊着天,又是一次难得的相聚。再见相信是明年。
在南通由姨姐带着在她家附近逛了一圈,原本的一片荒地化作了规划出色的新城区,餐饮、教育、生活、娱乐、文化,一应俱全,街道宽敞干净,让人不得不感叹政府规划得真好,这大约也离不开财政的富裕吧。毕竟这是个随便找个小馆子吃饭也能遇到家纺厂少爷的地方。
这段时间,我总是逗留新图书馆,还因为这儿的好,起了退休之后当图书管理员的念头,这不,在永冬泩小岛开了一个虚拟图书馆,说不定某天要在生活中实现的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