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起了一句当年调侃的话:“去了一个教书的,来了一个喂猪的。” 那是上个世纪的七八十年代,历经了“大革文化命”之后,百废待兴,文化教育科研尤甚,别的不知,由于本人在教育战线,所以略知一二。 那时候有一个潮流——“顶编”,即在职的工人、营业员等人提前退休,让从下放农村回城的或从中学毕业后没考上大学的子女顶替,以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这些岗位,技术含量不高,年轻人比较快就适应了,有的比其父母干得还好。开始时,这股风还没吹到教育战线,但不久问题就来了,同样是下放,同样是毕业没考上大学,怎么工人和营业员的子女很快就参加了工作,而教师的子女就该在家“待业”呢?于是就有教师向上级领导反映问题,开始领导还解释,但反映的多了,上级也没办法,于是便“参照执行”,让教师子女也“顶编”上岗。
于是问题就来了,当工人,有个师傅可以手把手地教,而其中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普工,连师傅都可以免去,凭力气就可以端稳饭碗,当营业员,站柜台也只需稍加熟悉就行,若服务态度好,还能评上先进。但当教师就不行了,没有一点文化储备那是决不能“误人子弟”的。而这些人,他们大多只有初中乃至小学文化,根本就上不了讲台。所以,当时就有人开玩笑地说,“去了一个教书的,来了一个喂猪的。” 怎么办?只有让他们去“回炉” 才行。 我就曾经教过这样一个学生,据说他父亲已去世,母亲带他长大很不易,直到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他才顶编进了教育,但的确不适应教书,其母又人托人把他送到教师进修学校,安排在我任教的班上。但那孩子的确底子太差,加之在社会上“混”得太久,根本安不下心学习,三天两头的旷课,迟到早退更是家常便饭,所以成绩跟不上班,于是,学校几次想与他学校联系准备退回,但他家孤儿寡母的,又似乎于心不忍。后来那所学校来了位工作能力很强的校长,也不知采取了什么方法,他终于安下心来了,但那已经是我调离那所学校,到市教研室之后。
一次,我到一所农村中学去搞常规“教学视导”,刚进校门,就听到有人叫我“老师”,回过头一看,原来是他,我有点吃惊,他不是连“中师”文凭都没拿到么?怎么到中学啦?我有点疑惑地看看他,他也许是觉察到了我的意思,有些欲言又止。旁边的教导主任笑了,忙说:“夏老师,您有点奇怪啵?而今的他可不比以前了,可是我们学校的信息技术课老师呢!”言语中有些夸耀之词。
原来,前面所说的那位校长到任之后,对他使用了激将之法,给他约法三章:想教书就老老实实地去进修,不准迟到旷课;不想教书也行,那就照人们说的那样,到后勤去喂猪;不然,卷铺盖走人。这一招果然有效,他再也没缺过课,拿到中师文凭后又自学了计算机,慢慢上了路,还从小学调到了中学。
但时过境迁,而今的形势下,我又傻傻地想,当年他如果选择了那位校长给他指的第二条路,现在又会怎样? 这个想法是从一位叫陆步轩的北大毕业生的遭遇引起的。当年,由于历史的原因,那位高考状元被分配回家乡,到一个小县城里根本不对口的单位工作,他辞职了,经过几轮选择,他操起屠刀卖起肉来。而这一卖,几个年头过去,他成功了,成了“亿元户”,好几次,国内的电视报纸以及网络等媒体上铺天盖地地宣传他。我想,现在猪肉这么翻跟头地涨价,他的钱可能多得没地方花了,当年他的同学也许羡慕死他了,呵呵。
回到我讲的那个小伙子。当年他如果选择校长给他指的第二条路,他今天又会如何?也许他也在后悔,也许他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也许根本就没有也许……
我也不知道这篇文章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照以往老师给我们讲文章的什么中心思想之类的教条,这里恐怕谁也总结不出来。总之,我以为,中国人摄取动物蛋白主要途径的猪肉大幅度涨价,是很不正常的,有人说,除了非洲猪瘟的影响外,也有人为的因素,但不知道有没有人会大胆地站出来对自己的瞎指挥担责任。
(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