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读书心得

作者: 5e573b936123 | 来源:发表于2018-08-18 10:02 被阅读20次

    第一眼看到中国思想史这三本书的时候,感到非常‘‘厚重’’,不光是因为上千页密密麻麻的字,也因为这个常见又难以言说的词:思想。我先阅读的是哲学史,之后阅读的思想史,我的感觉是哲学史把读者当作同行,它在与你探讨,对于我来说有些力不从心。而思想史把读者当作学生,通俗易懂,娓娓道来。在讲到各家各派时,相通之处,思想史还可作哲学史的补充,让我更加清晰。

    在第一本书中,提出了一个很新颖的概念叫一般思想史,它更能发现当时群众普遍的思想取向,发现大众的生活理念。我认为一般思想史是琐碎、呈碎片状的,它不似精英思想史被一代又一代的学者挖掘、整理,但对当时生活的影响会更大,因为它更贴近生活。不管是在书中,还是在影视剧中,主角永远都是那些人,同一个主角同一场戏可以翻来覆去演很多遍,思想也是一样的,还有很多在聚光灯以外蛰伏着的看似平庸的思想,我们对待学术应该是宽容的,也相信舞台上会有小众人的空间的。

    其实思想无处不在,建筑风格,残存文献,铜器铭文,仪式,数字等等都在暗示着当时的思想。五千年的时间在我们面前就变成了几部书,几页纸,几片甲骨,几件铜器,几处遗址,而这些东西正是蕴藏了古人的思绪,感受与情感,我们通过联想可获知一二。

    批评毕竟是一种思想的对话,和人一样,思想也在碰撞中不断的发现不足,不断的认清并完善自身。就拿延续至今的儒学来说吧,它经历过繁盛,也经历过衰败,从古至今,儒学一直在争议中走过。

    一开始的儒者过分讲究繁琐的服装,进而遭到庄子讽刺其华而不实,随后儒者不仅懂得外在仪礼的种种规则,而且更加重视其表现的思想和观念,由外在的礼乐转向内在的情感。孔子曾经试图以“修心”的方法在后天培育人性,但是遭到老聃的嘲讽期间又经历了孔墨之争。儒者特别强调秩序,他们认为这是天然合理,不需言说的,他们把伦理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价值和行为,当被寻根问底和要求说出个所以然时,他们却无法证明这一牵强的言论,于是孟子便沿着这一思路提出了源头:人性本善。传统的儒者执着于理想却不切实用,而荀子加以改善,他的思路中蕴含了十分实用的很能被上层运用的意识形态,荀子的思路已经很开放,它不再把儒者的思想束缚在一种过分封闭的理想主义与精神主义的圈子里,而是极广泛的吸取了各种实用思潮,灵活的把儒学定位在世间。荀子对于政治制度的热心虽然促进了儒学的经世实用转化,让儒学不再像空中楼阁那样遥远,而是走进每一个人的内心,也瞬间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使其与政治制度挂钩,但对于天道的过分轻蔑未免过于激进,有失偏颇,从而留下了一个漏洞。早期儒学中的宇宙论依据并不发达,子思,孟子一系引入五行的思路加强了它的宇宙论框架,但他们过分道德化的解释又局限了思路的范围,直到佛教,道教强势挤占儒学地位时,二程与朱熹积极创新,同时也提出了理学,后来又出现了阳明心学。就这样一面延续,一面变异。

    如今,儒家的很多思想仍被老百姓挂在嘴边,孔夫子的名言也被历代的教师用来教育学生,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与思相结合等等。

    由此可见,一种思想的提出总是伴随着质疑,一种思想的发展也离不开继承者的传承与创新。争执营造了一个时刻充满危机感的氛围,儒学这才一路跌跌撞撞的走到今天。

    在韩非子看来,用宽松而舒缓的礼乐象征来垂戒,靠未必善良的人性自觉来拯救,都是缘木求鱼的迂阔思路,他与儒者不同,他们的理想是人人守法而不是人人行善,他们的思想是一种实用的功利主义而不是永恒的理想主义,他嘲笑守株待兔的愚蠢和刻舟求剑的呆板,同时,也把人类的天真和直率统统抛开,他只问结果不问动机。而现在的我们,大多都愿意帮助陌生人,愿意用善意去温暖这个世界,恶意也被法律震慑和制裁,法律这口钟,越来越多的人去敲响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我认为这样的社会是和谐的,一方面培育人们的善意,一方面也通过建设法制社会来维持秩序,让法律为善良保驾护航,从而让行善与守法相结合。

    对于同一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甚至不受时代的局限。对于一个人的价值的评判是以他在社会上的道德品格或功业成就为基准的还是说个人有独自存在的意义,儒者中的荀子孟子和庄子持不同的见解;诘难和追问引出了思想,一个名辩之学,也会引来各家的讨论,孔墨,老子,庄子,荀子各持己见。思想的战役永无止境,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不断变幻的旗帜,上演了彼此交锋的场面。孰是孰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解,不能盖棺定论。也许有输赢,但绝没有对错之分。争论的火花亦是思想的摇篮。

    思想就好比绽放着的烟花,总是此消彼长,不断的有新思想出现,经过不断的质疑,融合,变更,只有敢于接受挑战,才能流传至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思想史读书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nx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