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
长情的儿女,淡化的江湖

长情的儿女,淡化的江湖

作者: 爱电影的比目鱼 | 来源:发表于2018-09-25 17:03 被阅读19次

    片名《江湖儿女》四个字,原是导演过《小城之春》的费穆导演晚年筹备的最后一部影片,贾樟柯导演因为听到有感觉,便用此开始了剧本的筹备。

    何为“江湖”

    1.

    “江湖”一词出自《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於陆,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意思是在干涸的陆地上,两条鱼靠着相互唾液来维持生命,不如各自回到江河湖海中,就此相忘。

    江湖的本意,原指江河湖海。我们现在多数人所说的江湖,则大多来自新派武侠小说与影视作品。

    2.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江湖”泛指武林中人。在武林之中,有着属于自己的一套管理机制,其中有幼长尊卑之分,有正邪门派之别;即便是无门无派的江湖散人,入了江湖,便受到了江湖规矩的限制。

    如《射雕英雄传中》,郭靖先拜师“江南七怪”,后拜师洪七公时,纵使洪七公声名在外,武功更是在“江南七怪”之上,但拜师这一行为若想具有效力,仍需获得七位师傅的认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便是江湖规矩。

    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在“光明顶”力挫“六大门派”,“六大门派”之中虽人数众多,且高手云集,但面对张无忌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并没有一拥而上,还是采取车轮战的方式。这才使得张无忌一战成名,成为“明教”教主。在江湖高手决斗中,“一对一”便是江湖规矩。

    这些江湖规矩虽然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显得笨拙甚至迂腐。但也只有遵循规矩取得成功的人,方可受到同道中人的钦佩与爱戴;同时取得的成果,也受到江湖中人的认可与保护。

    在金书中,挑战现有江湖规矩的也有存在。如《神雕侠侣》中的杨龙二人,以师徒关系成亲,自然违背了当时的江湖规则,因此不但小龙女失去了“武林盟主”的席位,在长时间内,杨龙二人亦为江湖人士所不容。

    金庸后期的创作,对此又进行了突破,如《笑傲江湖》,讲的是一群政治野心家,利用江湖规则为自己或自己的门派谋取利益。在封笔之作《鹿鼎记》中,玩世不恭的韦小宝更是利用江湖规矩求生,游走在诸多势力之间,单从境界上讲,《鹿鼎记》可称金庸小说中之魁首。

    3.

    另一位武侠小说大家古龙先生,因受到众多西方文学的影响,使得人物更富有戏剧性。与金庸详尽描绘江湖众生的写法不同,古龙更注重人物的心里成长、自我救赎与人性枷锁的解放。因此许多人物诞生之初便有了设定的“执念”。

     李寻欢叹了口气,自角落中摸出了个酒瓶,他大口地喝着酒时,也大声地咳嗽起来,不停的咳嗽使得他苍白的脸上,泛起一种病态的嫣红,就仿佛地狱中的火焰,正在焚烧着他的肉体与灵魂。

      酒瓶空了,他就拿起把小刀,开始雕刻一个人像,刀锋薄而锋锐,他的手指修长而有力。

      这是个女人的人像,在他纯熟的手法下,这人像的轮廓和线条看来是那么柔和而优美,看来就像是活的。

      他不但给了“她”动人的线条,也给了她生命和灵魂,只因他的生命和灵魂已悄悄地自刀锋下溜走。

      他已不再年轻。

    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

    在《多情剑客无情剑》中,李寻欢的“执念”来自多年前失去的爱侣林诗音,所以解脱的方式便是找到了另一位伴侣孙小红;

    在《天涯·明月·刀》中,傅红雪本就带着仇恨出生,也是为了复仇而生,因而解脱的办法便是放下仇恨;

    夕阳西下。

      傅红雪在夕阳下。夕阳下只有他一个人。天地间彷佛已只剩下他一个人。

      万里荒寒,连夕阳都似已因寂寞而变了颜色,变成一个空虚而苍凉的灰白色。

      他的人也一样。

      他的手里紧紧地握着一把刀;苍白的手,漆黑的刀!

      苍白与漆黑,岂非都正是最接近死亡的颜色!死亡岂非就正是空虚和寂寞的极限。

      他那双空虚而寂寞的眼睛里,就彷佛真的已看见了死亡!

      难道死亡就在他眼前?

      他在往前走。他走得很慢,可是并没有停下来。纵然死亡就在前面等着他,他也绝不会停下来。

      他走路的姿态怪异而奇特,左脚先往前迈出一步,右脚再慢慢地跟上去。看来每一步都走得很艰苦。可是他已走过数不尽的路途,算不完的里程,每一步路都是他自己走出来的。

      这么走,要走到何时为止?

      他不知道,甚至连想都没有去想过!

      现在他已走到这里,前面呢?前面真的是死亡?

      当然是!他眼中已有死亡,他手里握着的也是死亡,他的刀象征着的就是死亡!

    古龙----《天涯·明月·刀》

    在《三少爷的剑》中,素有“天下第一剑”之称的谢晓峰的“执念”便是归隐,而无论身在何处,依然会卷入江湖仇杀,“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初的模型,便来自书中燕十三的对话。

    燕十三,也在叹息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一个人到了江湖,有时做很多事都是身 不由主的,杀人也一样不得已而为之!”

    古龙----《三少爷的剑》

    不得不说,这种“执念”充满了宿命论的意味,然而武侠小说的本质便是关于宿命的反抗与对理想的向往。因而为了消解这种“执念”带来的沉重,古龙小说添加了更多的快意恩仇。

    风四娘,她实在是一个江湖中的女人。

    她喜欢各式各样的刺激——骑最快的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利的刀,杀最狠的人。

    别人常说:“刺激最容易令人衰老。”但这句话在她身上并没有见效,她的胸还是挺得很,腰还是细得很,小腹还是很平坦,一双修长的腿也还是很坚固,全身上下的皮肤绝没有丝毫皱纹。

    她的眼睛还是很明亮,笑起来还是很令人心动。见到她的人谁也不相信她已是三十三岁的女人。

    这三十三年来,风四娘的确没有虐待过自己;她懂得在什么样的场合中穿什么样的衣服,懂得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懂得吃什么样的菜时喝什么样的酒,也懂得用什么样的招式杀什么样的人,她懂得生活也懂得享受。

    像她这样的人,世上并不多,有人羡慕她,有人妒忌她,她自己对自己也几乎完全满意了;只除了一样事——那就是寂寞。

    无论什么样的刺激也填不满这份寂寞。

    风一样的女子——古龙女子之风四娘

    她是一个美丽的女人。

    她是一个聪明而且武功不错的女人。

    她是一个活生生的女人。

    她是风四娘。

    古龙----《萧十一郎》

    在《萧十一郎》中的风四娘,便是快意恩仇的代表人物。这种快意恩仇也成了江湖人物自由潇洒的体现。

    4.

    影视作品对于江湖的呈现不依赖文字,所以不能像古龙小说一般,做出静态的心理描写;同时受制于时长的限制,无法用过长的篇幅做整体描述。因此往往通过剧情的铺垫,再加上一两句妙语,便有了江湖的质感。

    如徐克指导的《新龙门客栈》中,由林青霞饰演的邱莫言在大漠之中劫走官府要犯,在走后,东厂督公做出判断:“这不是周淮安,周淮安不是这种江湖功夫”。仅仅用了一句话,就将我们带入到龙门客栈的江湖斗争中。

    不仅在古装戏,在现代警匪片中,也不乏经典。以1988年的《英雄本色》为例,狄龙饰演的宋子豪被张国荣饰演的宋子杰拷问时,说出了:“我不做大哥好多年了”。江湖人的局促与沧桑感,渗入观众的每个细胞。

    贾樟柯到底想拍什么?

    1.

    《江湖儿女》中关于“江湖”的段落大致如下,其一是由廖凡饰演的斌哥如何作为话事人,来摆平“兄弟”之间的债务纠纷。其二是“兄弟”们一起喝“五湖四海”的片段。

    不得不说,电影中的行为够“社会”,也能够满足相当一部分涉世未深的年轻观众的猎奇心理。然在对于“江湖”的体现上,却显得刻板而又形式化。

    这种形式化不来自桥段设计本身,而是在剧作上,没有对斌哥的“兄弟”进行着墨。所谓的“兄弟”们缺乏背景故事,缺乏性格,甚至缺乏必要的情节,因而彻底变成了“路人甲”“路人乙”。

    因此在走马灯式的“社会人”粉墨登场时,屏幕对面的观众并不能够代入其中,充其量只是看一场“社会”秀。

    也正是由于这些“路人甲兄弟”,使得廖凡在用蹩脚的山西话说出《东方不败》的经典台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时,不禁会发问:人呢?

    2.

    “出来混有错就要认,被打就要立正”。电影《古惑仔之人在江湖》中,阿昆如此告诫小弟“江湖”规矩。

    规矩这个词,在《江湖儿女》中,被弱化到基本看不见,有些印象的也只有一幕,就是在斌哥身残之后,回到大同,抱怨厨子应该先上饭后上菜。

    此时电影播放已过大半,这时候讲述所谓的“江湖规矩”,恐怕已于塑造“江湖”无关。

    通过宏大的叙事,亦或复杂的场景来交代各色人物来塑造一个“江湖”,电影《江湖儿女》并没有这么做,我想导演贾樟柯也志不在此。

    3.

    在贾樟柯的成名作《小武》中,通过对小偷小武的这一角色的刻画,讲述了一个不被社会认可、缺少爱与关怀并失去社会尊严的年轻人,如何迷茫的在青春岁月虚度年华。

    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现实题材,更在于剧作上触碰到了青春的本质。无论哪一代人,在青春期都经历着不被理解,迷茫痛苦,而又找不到出路的岁月。因而即使社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回头看来《小武》仍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在前作《山河故人》中,贾樟柯又一次展现了野心,一样是山西的故事,只是年代跨度更大,更具厚重感,试图讲述时代变迁对不同人的影响。

    在前两部观影的基础上,对《江湖儿女》的理解有了新的思路。是否贾樟柯想通过廖凡饰演的斌哥与老婆赵涛饰演的巧巧,以近二十年时代的巨变为背景,来讲述时代对于人的影响呢?

    对于这个问题,前不久导演贾樟柯给出了答案。

    《山河故人》差不多发行快结束的时候,我就特别想拍一个关于江湖的电影。一个直接的原因是我有一个好朋友那时候中风了。他以前是个大哥,早年间,我见过他在江湖特别能打的场景,但是那一年他突然中风。我忙完《山河故人》去看他,他已经可以拄着拐杖走了,但是他穿的衣服比我们提早一个季节,比如说我们穿T恤、衬衫,他已经要穿毛背心了,一下跟我们拉开距离,物是人非,让我非常感慨。

    很早就想拍江湖,因为我是山西汾阳出生,县城里面长大的孩子,特别是70年代末,还有很多街头生活,大哥也非常多。完全是很简单的情感,一条街可以变成一帮人,一座县城可以变成一个江湖。既有青春时候荷尔蒙飞扬的记忆,更有若干年后,当我读书再回故乡,发现每个人最后命运的轨迹不一样,很多人是进入到生活的正轨,有的人当了公务员,有的人开始衰老。前一阵子我写了一篇文章讲那时候就想拍一个江湖片,江湖既是我浪漫的想象世界,更是我真实体验过的生活。对我来说,江湖一定有一个动荡的变化剧烈的时代,就像看的那些电影里面的年代。作者:贾樟柯来源:知乎

    从上面的回答看来,贾樟柯却有此意,若是能够成功,则必将是国产片中堪比《美国往事》的巨作。但《江湖儿女》显然没有达到如此高度。

    4.

    再来回头看廖凡饰演的斌哥一角,在影片的开始,通过摆平“兄弟”债务,号召“兄弟”喝酒,甚至有前辈企业大佬都要找斌哥帮忙的桥段,讲出斌哥是一个在当地有控制力的“社会大哥”。同时经营着迪厅,地下赌场,显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地头蛇”。

    然则在企业大佬不明不白被捅死之后,斌哥一伙对此毫无办法,甚至追查不到凶手下落。要知道,斌哥这种“社会大哥”之所以在过去有生存空间,是因为过去法律体系与执法保障不够健全,因此民间很多事情,需要由斌哥这样的人去处理,以补全社会机制,使得社会可以运行。

    然而影片在此时表现出斌哥对于地区羸弱的控制力,使得前面用大量时间描绘出的“大哥”形象,瞬间蒸发。

    其中还夹杂着诸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枪死的才快”这种前言不搭后语的片汤话,经常会让观众不知所措。因为前一秒斌哥深谙江湖规则,宛若成竹在胸。在吃了一记闷棍之后,便把抓到的“凶手”轻易放了。

    对此只有两个解释,一个是斌哥怕惹事,怕出乱子,但这样的人当不了“大哥”;其二便是斌哥的“社会经验”或“职业嗅觉”太差。

    在荒无人烟的郊外,给了一记闷棍就跑,显然是有预谋的。即使不愿意处罚两个孩子,也要从他们嘴里问出一些有用的信息。作为“大哥”,斌掌控人心的手段捉襟见肘!

    前半部分对斌哥这一人物混乱的塑造,甚至会让人感觉出戏。

    影片出彩的地方在于出狱之后的斌哥,展现自己不肯久居人下,想要混出头的“执念”。如同古龙小说中对人物设定的“执念”。只是古龙小说中是开始时设定并一以贯之的,而斌哥的“执念”,在之前有些暧昧不清。

    遗憾的是,在影片的后半段,戏便全部由赵涛接了过去。斌哥的“执念”变得不那么尖锐,甚至成了一位中年“直男癌”的日常抱怨,对比起《小武》,便显得平庸。

    5.

    如此梳理下来,《江湖儿女》给观众留下的,就只是有赵涛饰演的巧对斌一往无前的爱情。

    我相信这部剧的爱情观能够打动老一辈的观众,毕竟那个年代。作为女性,在爱情中的付出是无私的,甚至可以做出牺牲。男性亦会沉湎于此,也包括导演本人。毕竟在这个时代,爱情均势的背后是社会地位及财富的平等。长情这个词,于现在的人来说,更加难以体会。

    若单论一部爱情电影来说,《江湖儿女》的瑕疵在于演员赵涛,这里无关乎演技与声名,只是演员的形象不讨喜。对于绝大多数男性观众来说,赵涛一向以来的“御姐风”无法让人产生同情和怜爱之情;对于进电影院观影的女性而言,赵涛又缺乏代入感,让女性观众无法产生同理心。

    比如赵涛饰演的巧在重庆身无分文,去高档酒店诈骗时,观众大多出于看着“好玩”发出笑声;去蹭百家宴时,观众的反应亦是如此。

    最后,我们仍希望贾樟柯导演可以源源不断的创作出新的作品。如今,真正有情怀的导演已为数不多。虽然情怀这个词早就被用烂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长情的儿女,淡化的江湖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pl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