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互联网科技互联网产品思考
提高微信群活跃就靠群里讲讲课?聊聊社群的内容与服务

提高微信群活跃就靠群里讲讲课?聊聊社群的内容与服务

作者: 一碗梁粉 | 来源:发表于2018-05-09 11:02 被阅读137次

如果你还有印象,应该还记得一碗梁粉曾经写过这么一篇文章:

相比知识付费社群,我为什么更看好行动类社群》(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如果你没有耐心看文章,一碗梁粉先把几个观点罗列一下:

什么是行动类社群:跑步,减肥,早起等希望通过长期坚持某项活动互助互相激励的社群。

为什么行动类社群一碗梁粉更加看好

参与和付出才会珍惜,一碗梁粉重复过无数次这个道理

参与和付出在社群中才能体现存在感,这就是你邀请嘉宾做了无数次社群分享,而大家听完就走的问题所在

社群非常容易创造竞争环境,尤其是健身,跑步,减肥类能挣取社交货币的行动

你有没有发现,不管是什么行动类社群,作为社群组织者来说,提供更多的是类似组织群成员打卡比拼之类的服务,而不是以各种群内讲课为主的内容

左手是服务,右手是内容,对于微信群活跃,孰轻孰重,你该怎么选择?

内容 PK 服务

在各种课程内容高度同质化的今天:

你会看到各种课程海报在你的朋友圈里满天飞。

你打开荔枝微课里相似的课程就跟万能的某宝一样。

你会看到每到晚上八点,各种群里那长达60秒的语音分享随处可见。

但是,如果你的内容不够专业,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够接地气,都很难引起粉丝的关注。

或者,一碗梁粉换个角度来说,你真得觉得两位大咖讲的互联网运营课差别会很大吗?

显然不会,作为一个普通受众,其实很难判断。

而服务则不然,你基本上是可以很容易感知服务的差异的。

而且,这些差异会从很多细节上体现出来。

举个例子,加入社群后,每个社群成员受到了怎样的欢迎,他/她该如何快速融入社群?

又比如:一个简单的线上开营仪式如何做的更加有仪式感,这个例子:

那么问题来了,服务也像内容那样也是可以轻易复制的吗?

一碗梁粉的个人观点是,体系你可以参考,但是其中各种个性化的内容与你的客服与人群很难被复制。

海底捞的服务咱们都体验过,又有多少火锅店能学会他们的服务?

恩,因为《海底捞你学不会》。

案例:社群可提供的服务

那么,社群里除了内容之外,你至少可以提供哪些服务呢?

一碗梁粉来举几个例子:

一对一私聊/会员访谈

社群里的每一个人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由一对一私聊和会员访谈,这个服务产生的内容肯定也是独一无二的,完全无法复制。

一碗梁粉随手搜索了一下,就可以看到这些:

创业社群的人脉链接服务

对于创业社群来说,创业者最大的诉求其实只有两个: 经验分享与人脉链接。

那么从每一位创业者加入社群开始,是否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

这位新成员能感知到其他成员的资源和人脉

让其他社群成员能感知到这位新成员的资源和人脉

通过线上还是线下的某种形式,将这些具体的需求链接起来

恩,一碗梁粉在做创业社群的时候,做过类似的专场资源链接活动,你可以参考。

线下活动

来些例子:

对于企业家为主的创业社群,可以是私人董事会或者走入企业的访谈。

对于大妈的广场舞社群,可以是组织的各种广场舞活动。

对于摄影社群,可以是周末的郊游摄影活动。

对于户外社群,何不来一场西藏的“心灵净化之旅”?

打卡

这个服务在上面的各类行动类社群体现地最为明显。

早起,减肥,跑步,背单词,组织社群成员打卡绝对是大家的刚需。

智力/产品/服务众筹

如何通过社群进行众筹? 推荐看看袁海涛老师的书:

爱心接力救援

社群里,各种罕见病症,流浪狗,天灾人祸的互帮互助等等。

线上项目试验和协作

比方说,一碗梁粉在亦仁的社群里看到的"大航海计划":

大航海计划,我们希望开出5艘船,30天内从0到1运营5个抖音号,并且各达成1万粉丝的目标。

这些服务都有啥特点:

几个角度来聊一聊。

最大的特点就是: 你得亲自动手参加 !

无论是打卡,还是人脉链接,你或多或少都会参与进来。

只有参与,才能称之为社群,不然就是线上培训而已,你说呢?

当然,相对于内容,尤其是互联网各种内容的0成本可复制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会让运营成本提高,一碗梁粉觉得这就要自己评估资源和目标了。

服务即内容,在这里,一碗梁粉也想逆着上面写的角度,给大伙提个问题:

难道服务本身不是内容? 只有群里上课才算内容?

以上,一碗梁粉就写到这里,希望能帮到你。

更多关于社群运营的技巧和经验,请至我们的知识星球社群。

作者公众号: 社群那些事 (wenbin-pr)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提高微信群活跃就靠群里讲讲课?聊聊社群的内容与服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asg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