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两年里,相信大家都会经常听到一个词,那就是“仪式感”,是的,这个词语让我更深刻理解了很多曾经不了理解的事情。比如:结婚为什么要举办婚礼仪式?比如我们去吃西餐为什么要穿的比较正式?其实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和仪式感这个词语出现频率的增多,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了它给我们带来的快感。
仪式感会让家更像家,会让爱更亲密。在五年前,我和家人去国外旅游,在结束的那天,导游和司机先生以深深地鞠躬来作为欢送我们的仪式。那一幕让我明白,其实“仪式感”也会让人更有尊严,也更有力量!
是的,仪式感会给予我们很多的感受,会让我们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而感到骄傲,会让我们觉得我们正在进行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就像在女儿常去的一家童书馆一样,所有去读书的人,大家盘腿做成一圈,听着老师分享故事,孩子们异常的活跃、兴奋。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一张张对老师充满信任的小脸,一个个奇思妙想的答案、一次次超越期待的进步,都令家长惊奇不已。是的,我认为,孩子们之所以很喜欢在书馆读书,是因为在书馆,大家赋予了读书一种特别的氛围,那就是“仪式感”。
我一直坚定的认为,读书是需要“仪式感”的,在刚带着孩子来到书馆的时候,很多家长抱着观望的态度甚至是不屑的态度来看待书馆。很多家长会说:我家书很多,我的孩子不需要去书馆借书。也有的家长说:我家不缺那点买书钱,孩子需要什么书我都愿意给他买。我一样有这样的心态和质疑。但是当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家里是有很多书,可是孩子门都看了吗?他爱看吗?他看的有效果吗?”我想,大家心里都打起了鼓。于是,家长们相互讨论起来:我们都来到书馆,不是因为孩子们没有书,而是想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能够正确地引导孩子们有效读书和让他们爱上读书。逐渐地孩子们都喜欢来书馆读书、听故事,他们还会争先恐后地抢着表达自己的感受,慢慢地在家里睡觉前也喊着要翻翻书,我们做家长的也慢慢习惯了这种读书的方式。对啊,当我们家长和孩子们大大小小的一群书友们席地坐成一圈,围绕着一个绘本开始我们的故事之旅的时候,这种仪式感就应运而生。
读书是一件充满了仪式感的事情,在我经常关注的一些书馆里,处处都能体现出这个特点,每个馆里的每本书都要整齐地陈列在书柜中。每本书都要端端地贴上属于它的身份条码。阅览室的窗户一定要大大的。光线足足的,阳光透进来,暖暖的,说到这里,我仿佛都像已经闻到了书本上的墨香味。
因为陪孩子读书,现在已经有十几个爱读书的孩子了,个个都聪明伶俐。对于女儿读书,我不刻意地去要求他们应该怎样读书、读什么书,一切凭兴趣。我唯一的一个要求是让她尽量不要读电子书。电子书没有捧在手里的分量,没有散发出的墨香,没有指尖划过纸张的接触感,那么更何谈读书的仪式感呢?
我希望身边爱书的孩子们,不要功利地去读书,慢慢养成爱读书的习惯,细细地去品味这种专属于读书的“仪式感”。伴随着阅读习惯的养成,我相信,孩子们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幸福。
读书需要仪式感,读书是一场奇妙的旅行!伴随一生的幸福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