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小曼
起初看到这本书,我内心是有点抗拒的,因为我就是一个拥有社交障碍的人。障碍到哪个程度呢?我抗拒参加单位活动、同事聚会,甚至连亲朋好友的聚会,我也不是一个主动发起、积极参与的人。
如果你也拥有同样的烦恼,那么《别独自用餐》这本书,请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的作者是法拉奇,他创建了绿讯营销咨询顾问公司,并且亲自担任其首席执行官。同时,他还是一位著名的专栏作家,为《INC.》、《华尔街日报》及《哈佛商业评论》等刊物撰写稿件。曾担任德勤顾问公司、喜达屋国际酒店集团的市场总监,还担任过好莱坞著名知名媒体营销公司YaYa Media的首席执行官。
这本书通过“理论+真实案例”的方式,就人脉与社交的问题,提出了许多高效可行的方法建议,即便是社交小白或是抗拒社交的人,在阅读以后也一定获益匪浅,可谓是满满一本干货,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书中的方法技巧非常多,下面分享对我启发最大的几点内容。
成功的关键是慷慨大方
很多人一听到“人脉”一词,首先想到的就是对自己有用的人,而所谓“社交”,就是去结交那些对自己有用的人。
那么,该如何才能结交到对自己有用的人呢?
首先,应该想想自己是不是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也就是说,反观自身拥有什么价值。
我身边就有一个例子。我有一个发小,他的人际网络很广,认识不少各个行业的人,并且能够与大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我曾思考他是怎么做到的?除去维护关系所需要付出的大量时间和精力,今天我终于在这本书中找到了一个根本原因——他是一个慷慨大方的人。
这里的慷慨大方,并不是单纯指金钱上的付出,而是乐于分享,愿意为他人提供便利和价值。
仔细想想,你会愿意与自私自利,贪图小便宜,总是从他人身上获取便利和攫取利益的人交朋友吗?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发展人脉的第一步,是让自己成为那个慷慨大方的人,乐于助人,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拥有的东西,愿意为别人提供便利……总之,只有自己先付出了,才有机会换来他人对等的回报。
除了乐于助人,还要“乐于求助”
乐于助人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乐于求助”就未必了,有社交恐惧的人常常伴随着一个特点——不爱麻烦别人。所以自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通常会选择独自承受、缄口不言。
这本书指出了一点:人脉是用出来的。在我们的传统认知中,不爱麻烦别人,可能是一种美德,但是却不利于发展人际关系。
遇到问题或麻烦的时候,从认识的人中寻找可以帮助我们的人,大胆主动地求助对方,不仅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一个联络对方的好契机。
当对方给予了你帮助以后,通过真诚地答谢、回报的方式可以再次巩固这次联系。而你的这一次求助,也正是给了对发下一次联络和求助你的机会。
如果对方无法给你提供帮助,不管什么原因,都不必因此气馁,因为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并没有什么损失,只需要礼貌地感谢对方就可以了。
要记住一点,“乐于索取可以创造出机遇”。
人际网络可以且应当被规划
书中指出,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将目标写下来,然后思考哪些人是可以帮助你实现目标。
不一定是你认识的人,不一定是你身边的亲朋好友,只要能够帮助你实现目标、走向成功的人就写下来。然后想办法去与这些人获得联系。
这时候,一定会有人说:“有些人根本没有办法取得联系啊。”
先别着急着说不可能。有一个广为人知的“六人法则”是这么说的:“任何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带,基本确定在六个人左右。两个陌生人之间,可以通过六个人来建立联系。”
虽说这个法则只是一种数学领域上的猜想,但是却可以给我们另一种启发: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可以通过人际关系网中的某个人或某些人来实现。
因此,我们可以先从掌握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着手。书中介绍了“列表格”的方法,大意就是把与自己有关系的人尽可能罗列出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关系:
你的亲属
你朋友的亲属
你的伴侣的亲戚和朋友
目前的同事
专业机构或者社会团体里的好友
现有的和曾经你的客户
你家孩子朋友的父母亲
邻居,包括以前的现在的
过去的同学
以前的同事
以前的老师和老板
你社交圈里的朋友
为你提供服务的人
看到这些关系的时候,你是否和我一样吓了一跳呢?如果你把与你拥有这些关系的人名和联系方式罗列出来,你将会大吃一惊:原来我的人际关系网络这么大!而“六人法则”就有可能在这张庞大的人际关系网中实现。
做真实的自己,成为一个有内容的人
我们总习惯在了不同的场合扮演不同的角色,带着一张张面具示人。然而,在人际交往中,“真实”二字始终是最重要也最有用的。
在他人面前展现真实的自己,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体现出你的真诚,用真心换取他人的真心,还可以帮助你快速判断对方与自己的契合度有多高,是否值得深入交往。
成为一个有内容的人,则要求我们丰富自己的知识面,为他人传播分享知识,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提高自己的吸引力。
自我提升,永远都是吸引更多人脉的铁律。
这里并不是要求你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举个例子,我有一个朋友,他很喜欢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生活经历。不管是对于某本书的内容、某部电影的剧情、某一次旅行的见闻,他都会结合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他讲得滔滔不绝,大家也听得津津乐道。这样的一个内容输出者,每个人都乐于与他沟通交流。
《别独自用餐》这本书,不同于其他人际关系学的一点在于,它是每个人读了都可以马上上手的指南。
以上分享的,是对我个人启发最大的几个方面,这本书如同宝藏,还有很多内容值得我们学习。社交恐惧症的你,事不宜迟,赶紧阅读起来吧!
码字不易,点个赞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