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又开始刷2016还有多久多久过去,你又干了什么,你是否后悔等等东西。恩,又到了一年一度的自我总结时间了,是时候慢慢的总结今年了。
关于学习
学习一直是永恒不变的主题了,从小到大我们都一直被忽悠。上了大学你就能好好玩了,所以你高中要好好念书。上了大学之后又被告知,工作之后你就能好好玩了,大学还是要好好学一下的。呵呵呵呵,现在是工作了,哪来的时间好好玩?还不是要经常学习充电,不然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一下就被刷掉了。
虽然都是学习,工作之后的学习又和在学校学习不一样。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有一整套由砖家研究好的学习流程和学习体系等着你,你只要好好学习就好了,其他啥都不用想。工作之后,大部分工作和学校学的知识关系不大,尤其我这样跨专业的,几乎就是零基础知识,而且这时候已经没有一套知识体系来选择,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着前进。
这就有很大的区别了,即使你再会学习,没有一个成体系的学习,进步也会很慢,而摸索对了学习体系,学习能力又很强的,就会进步的非常快。所以我们在工作中经常可以看到有人学历不咋地,但是工作技能上手的特别快,而有些学历很高的人,在工作中会出现无从下手。
归总一下,学习有两种形式:亲身经历和非亲身经历
亲身经历
亲身经历是一种快速的学习方式。
亲身经历一个负性事件带来的情绪记忆要比看着或听说别人遭受一个同样的事件所感受到的强烈得多,形成的负性条件反射也远远更持久。我们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感同身受,但心理学实验同样也表明,自己是无法从强度上真正感同身受别人的痛苦的。
举个例子,朋友得了结石,非常痛苦,需要到医院用激光打掉。他和我说了好久,而且用了非常非常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至今我只知道得了结石会很痛苦,但是到底会有多痛苦,完全无法了解,除非哪天我也得了结石,切身的感受一次。
别人的道理,自己的事情
别人告诉你的东西,常常会和自己遇到的情景在细节上有一些微小的差异,我们在听取朋友的故事之后,会很容易建立一种连接:你记下了朋友的道理和故事,同时也就将这个道理和他当时经历的情境线索给挂钩起来了,于是当类似的情境发生的时候,你的记忆系统就能够根据情境线索提取出朋友当时说给你听的那些道理。然而,这种记忆提取机制同时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当你经历的情境跟朋友当初经历的情境相似性不足(尽管抽象到本质上可能是一回事)的话,你就不会想起他曾经说的那些道理。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道理是听了一堆,结果自己生活中却不会用的原因。而所谓的能够“活学活用”,就是那些善于抓住知识本质,触类旁通,将道理外推到表面不相似但本质一样的问题领域之中的人。
从心理学上来看,我们思考问题一般有两个步骤:第一、根据问题的情景去回溯我们以前的经历(或者我们听来的经历),如果有成功的解决方案,那么思考停止,把这个方案运用到这个问题上,这是思考问题的第一习惯。第二、当第一习惯无效时,才会请教周围的朋友。
在第一习惯的引导下,我们往往会进入思维定式的格局里。比如在测试的工作中,某一项新功能拿过来,我只要扫一遍需求,基本上就能够很快的评估出这个需求的测试工作量有多大,易错的测试点在哪里。但是,由于每个功能点都按照我以前的习惯来测试,这样就导致这一整个体系能搞定这个需求90%的测试点,还有10%的细节测试点在这个体系中是会遗漏的,这就导致了很多细节问题测不出来。
面对这种思维定式,一方面要加强整个思维的完整性,另一方面需要打破这个定式。这两方面都是很矛盾的,而且,打破思维定式是很困难和痛苦的。所以有时候失败就是成功,当我们的定式出现漏洞时,要及时吸取出现漏洞这个教训,给我们的思维打一个补丁。
最好的学习是多总结
当自己认为某件事是正确的时候,就写下来吧。不论是自己经历的,还是从书上看到的。根据我的切身体验,我要认为某一件事是正确的过程大致有这么些。首先,会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某些世界观来进行论证,论证通过之后,再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一步论证,全部论证通过之后,在用文字记录的过程,又会在网上寻找信息进行三次论证。我们越是对一个道理审视的详细、深入、全面,大脑中留下的印象深刻,从记忆加工的角度来说,这叫深度加工。那么恭喜,这些知识点就是你的了。
非亲身经历
亲身经历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每当我我们试图解决一个问题失败时,我们的神经系统就会记录下此次失败的过程,当再遇到这种情况时,根据第一习惯的思考结果,我们就会自动忽略这个解决方案。但是事实上,在不同的环境下,同一个解决方案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可能上次失败了,这次就能成功。所以没有好的结果并不意味着你的过程就错了。这种情况在股票市场尤其明显,一个不会炒股的人遇到了牛市,随便选都能赚钱,一个专家在熊市精挑细选的股票也会亏钱,那么这并不能说明这个普通人很会炒股,同样也不能说明这个专家不会炒股。
所以,比较客观的做法就是:看中过程,不必计较单次的结果——因为再好的过程也可能会偶尔失利,但从长远来统计,好的过程总体上必然导致更好的结果。
认知偏差
我们对每一件事都有自己的认知,不论这件事是别人的经历还是自己的经历,但是我们的认知在不同时间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所以我不喜欢看名人传记,大部分名人在写自己的传记的时候,通常会把某一时段的成功做一次总结来告诉读者,但是这种总结大多是不靠谱的。在他写总结的时候,他的认知会让他对这一时段的成功原因作出带有偏见的总结,比如把成功归于自己决策的正确,而把失败归咎于环境不好时运不济(心理学把这个称为自我服务偏差)。
理性的力量——社会学习
普通人从自己的失败中学习,聪明人从别人的失败中学习。
A few lines of reasoning can change the way we see the world.
我们对于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在大脑中进行模拟各种场景来进行沙盘推演。我们可以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包括自己的经历和别人的经历)对自己的每一个决策进行无伤的攻击,权衡各种利弊,最终做出一个最理性的决策。而在推演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收集各种信息来增长我们的认知,每一个在大脑中推演失败的决策,都可以避免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撞上南墙。我们在大脑中走得越远,在现实中就走得越稳。我们在大脑中失败的次数越多,在现实中失败的次数就越少。而当我们做的某件事没办法进行推演时,那就说明你是这件事的先驱者,探索者。
最后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互联网上充满了所有人的经验和教训,不管我们关注什么,在网上总能找到很多相关的书籍、论坛或者某些研究论文,然而能否从中获取知识,避免碰别人碰过的灰,就看你有没有一双能够辨识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心智。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我们为什么强大?就是因为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及时吸取别人的教训,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用聪明人的方式做决策,否则我们就会重复历史,变成别人学习的对象。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