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作家,每天早晨听到铃声后就开始写作,他将铃声和写作建立了联系,当铃声一响的时候,注意力便放在写作这件事上。
这像不像巴甫洛夫的一个条件刺激实验?1890年左右,巴甫洛夫为了观察狗看见食物会产生唾液的实验,后来当她不带食物走进房间时,狗也会产生唾液,狗把巴甫洛夫和食物自动关联起来。因为狗喜欢这种奖励。
而这位训练大脑听到铃声就开始集中。注意力开始写作的作家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博尔赫斯·斯金纳。他一生写了20本科普书,发表了无数的文章,就因为他把注意力与铃声关联在一起。每当铃声一响,他就开始工作。
而作为普通人的我们,经常会抱怨自己的注意力,原本是计划看书,结果一刷抖音两个小时过去了;原本是打开邮箱查看电子邮件,结果一浏览网页又两个小时溜过去;原本计划花10分钟在萌宝买这小东西,结果随着他不断地推荐一个小时轻轻松松滑过去,而我们自己在当时却很难意识到时间的流失。
是我们时间管理不够好还是注意力有问题?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注意力》,书中认为电子产品的信息过度泛滥,分散了注意力。《注意力》的作者是荷兰的注意力专家和认知心理学家斯特凡·范·斯蒂杰,认为面对源源不断的信息,想要保持专注,就要学会取舍,作出正确的选择。
所以说要想使注意力不陷入危机,那么就要训练注意力,让大脑保持清醒。
注意力不仅和专注力有关,也和记忆力有关。要想保持注意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想要集中注意力,这需要排除一切对注意力不必要的干扰,而这是通过训练可以达到的。
比如说贺兰的著名作家哈里·穆里施,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吃一日三餐饭,沿固定的路线散步。早饭喝加了奶和糖的咖啡,吃抹上橘子酱的饼干,到了中午固定的时间就放下手里的工作,吃一颗水煮蛋。
就是这种简单的一日三餐和作息规律,让他们长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没有选择困难症,也不需要为集中注意力而耗费大量的精力。无论是生活作息还是一日三餐都是简单、简洁而有效。
作者在谈到如何吸引注意力时运用了唤醒这个词。比如说运动员在听到发令员的预备声时,会高度集中精力。法师应援的,这是日本唤醒了中枢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跃程度,提高了的警觉性。
面我们说的作家斯纳金一听到铃声就开始工作,他设置的铃声就是它的唤醒系统。事实上每个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这时候我们要学会识别信号,知道自己注意力强弱中的临界点,然后,可以进行适当的休息,比如说伸个懒腰或者喝杯咖啡,通常情况下最好不超过15分钟,再继续工作或学习。因为时间太长,很难再回到之前的状态中,即使一分钟的休息也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如何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呢?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用拉小提琴的例子写过综述文章,他发现刚开始学小提琴时,最多可以练习一小时,随着经验越多,练习的时间越长,掌握的技能和技巧也越多。无论是顶尖的运动员还是音乐家,他们都进行过十分刻苦的训练。就是这种训练让他们在短时间内保持高水平的表现。如果不训练,他们的能力也会退化。
所以说如果想提升工作或者学习的注意力,就是增加学习或者工作的任务量。
冥想也有助于提升注意力。冥想的时候往往关注的是内心、内在的过程,这个时候有助于维持注意力,这就无形中训练了注意力。尤其对于爱走神的人来说,冥想更是一种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研究还发现身体健康的人的大脑可以更有效地屏蔽侵入信息,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注意力。
集中注意力来说原本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而现在外界的诱惑信息那么多,集中精力更是一件难事。那么我们更需要关注自己的注意力,学会屏蔽影响注意力的因素和外在环境。
《注意力》通过解释注意力的运力方式,如何提高注意力,来帮助我们关注自己的注意力,学会掌控自己的注意力。我们自己才是自己注意力的主人,通过适量的运动、练习、冥想,让注意力不再困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