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社会热点湖南省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复兴号”出发了!为什么高铁能,汽车工业却还在徘徊?|胡兄日记

“复兴号”出发了!为什么高铁能,汽车工业却还在徘徊?|胡兄日记

作者: 胡兄 | 来源:发表于2017-06-26 23:53 被阅读254次

    2017年6月26日11时05分,世界建设等级最高的京沪高铁两端,两列流线型的“子弹头”分别从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驶出。它们分别担当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车,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复兴号”。它们共同迎来了一个时代:中国标准动车组时代。——国资小新语

    一、高铁、生活、我

    近年来,中国高铁,日益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国门的一道耀眼名片。中国高铁给我最早的记忆,始于2006年。

    那时,外地求学归来的我,意外发现,回家的路似乎不好走了,因为附近正破土,准备修一条新的铁路,它的名字叫“高铁”。

    2010年,从海南归来,在株洲工作,由于在省内,假期回家,乘坐武广高铁,随着子弹头飞速穿越,以往2个多小时的时程,缩减到45分钟左右。那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中国速度。

    中国高铁的发展历程,大家已经很熟悉了:

    引进四国标准(德、日、法、加)——集成国外技术,消化吸收——推出中国高铁“和谐号”——创造中国标准高铁“复兴号”。

    株洲湘江风光带上火车头,胡兄拍摄于2011年 株洲湘江风光带上火车头,胡兄拍摄于2011年 株洲湘江风光带上火车头,胡兄拍摄于2011年

    为什么中国高铁能够通过“引进——吸收——创新”方式,实现质的飞跃?

    除当时铁道部纵横捭阖,超强运作外,更离不开以下两点:

    1、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为高铁提供基础。

    相比当时技术先进的德国、日本、法国,唯有中国具备最适合高铁发展的基础。

    任何先进技术都需要适合生长的土壤。德日凭借雄厚工业基础,研发出高铁技术,但苦于狭小的国土面积,对速度的迫切程度并不高,毕竟,坐个普通火车、或自驾很快就穿行全国。而中国恰恰相反;

    2、经济的高速发展,呼唤高铁到来。

    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原有交通设施日益成为抑制经济发展的瓶颈。随着高铁通行,逐步打破这个瓶颈,全国经济交流日益活跃和便捷。

    犹记得2012年,那时所在公司总部总经理,放弃了以往航空,利用高铁工具,一、二天时间,周旋于重庆、株洲、广州三地。高铁对经济的利好显著。

    二、汽车、职业、我

    毕业伊始,抱着“谁要我,我就去”的心态,我无意中闯入汽车制造行业,之后跌跌撞撞,在里面工作了近六年。

    记得当时的领导跟我说,汽车工业至少三十年黄金时期,言下之意,就是恭喜你,入对行了。

    在这个行业里,我在生产线当过工人,打过焊枪、玩过冲压机床,做过计划,干过物流,对汽车工业抱有深厚的感情。

    中国汽车行业,曾寄希望通过“市场换技术”,来实现汽车工业的崛起。一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中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八年居世界第一。

    但在国内跑到最多的,依然是合资品牌,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外资企业手里。

    当时北京汽车第一款自主乘用车:E系列,外形酷似奔驰,胡兄拍摄于2012年 当时北京汽车第一款自主乘用车:E系列,外形酷似奔驰,胡兄拍摄于2012年

    当时北京汽车第一款自主面包车:威旺,一排排停靠在工厂外马路上,胡兄拍摄于2012年

    为什么中国汽车,就不能和中国高铁一样,达成“从引进,到超越”目标?

    抛开企业自身因素外,根源于汽车和高铁,是两种不同的商品:汽车是生活日用品,买单者是个人;高铁则是高附加值、高投入的产品,买单者可以说是国家。

    高铁高速发展的土壤,并不适用汽车。如上面提到到幅员辽阔、经济需求。

    汽车,作为西方国家个人日常工具,就如同手机在中国一样,在发达国家,依然具有强大产业发展的基础。

    三、思考

    今年5.10日,是中国首个品牌日,看看今天的中国,再想想百年前的德国,两者是何等相似。

    彼此都经历过经济赶超,实现工业化,开始尝试向国外输出本国工业品,但却苦于本国品牌,在国际上名声不佳。

    德国人痛定思痛,通过百年努力,最终使德国制造从低品质,发展到今天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

    中国高铁似乎,已经有这个迹象。中国汽车呢?希望会是下一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复兴号”出发了!为什么高铁能,汽车工业却还在徘徊?|胡兄日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brs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