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对人贩子的骗术还停留在
“我帮你看会儿孩子”
“我是你妈妈的朋友”
“小朋友真漂亮,蜀黍给你糖吃”
这种初级阶段,那么,最好仔细看看这篇文章!
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赣州市公安局等部门,开展了一次模拟防拐骗测试。工作人员假扮成骗子,在超市、火车站等地点,对孩子们进行模拟拐骗。结果怎样呢?
在江西省赣州市的一家购物超市的书籍销售区,一位家长正在认真看书,身后的小孙女被模拟“骗子”盯上,不到2分钟,这位小朋友就在玩具的诱惑下,跟着陌生人快速走出了超市。
▼
赣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员 冯文娟:希望她帮个忙,如果你能给我串好礼物,我就买超市吃的或者玩具,买一样作为奖励送给你,然后她就很开心。她没有跟她爷爷商量,就直接跟着我走了。
▼
在赣州市的儿童公园,一个小男孩正在专心地画画。同样,在陌生人玩具的诱惑下,他放下画笔,毫不犹豫地跟着陌生人离开。
▼
赣州市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 钟毅:特别是小男孩,他对赛车、摩托车、飞机之类的模型很感兴趣,你给他一点礼物的话,他就会跟你走。
▼
防拐骗测试总结:
在此次模拟防拐骗测试中,工作人员随机选取了幼儿园、小学、超市、火车站、公园等5个地点,通过问路,谎称是孩子家长的朋友,利用零食、玩具吸引孩子等方式进行了模拟测试,一共测试了50名年龄在3到10岁的儿童,结果骇人:成功拐了42个孩子,平均时长仅2分钟,最短仅需50秒!
50个孩子竟然只有8个没有被拐!这真的是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敲响一记狠狠的警钟!
孩子走丢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每年会有成千上万的孩子,走失或被拐;直接导致成千上万的家庭,走到破碎的边缘!
人贩子的招数不断升级,下面这些网友的亲身讲述,希望可以让爸爸妈妈们提高警惕,避免悲剧发生!
诱拐招数1
诱拐招数2
诱拐招数3
诱拐招数4
诱拐招数5
诱拐招数6
诱拐招数7
一旦孩子丢失,第一时间要做什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博士有一个“十人四追法”在网上已经广泛流传,这个方法简单快速,却又非常细腻,绝对不能搞错操作细节。
图片来源:中新网
1、母亲原地不动,父亲发动亲友10人向四个方向寻找。
2、搜寻分成粗细两层,第一层粗的搜寻就是在2公里以内,沿着大路赶快去追,这要安排4个人,一个方向起码1人以上。
3、细的搜寻就是在2公里之内,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也是4个人以上。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有时候歹徒把小孩抱走后,会火速赶往火车站、汽车站,买张票马上就上车。所以我们要争时间抢速度,如果能比他快,就能把他截住。
曾经有这样的真实案例,母亲丢了孩子之后,马上组织人,分头追赶。结果一到火车站,犯罪分子正检票呢,一把就把他揪了回来。
4、以上这最少是8个人,还要有2个人做什么呢?一个去报警(米妈提个醒,这里存在一个误区“失联24小时以上才能报警”,丢失小孩后,应该立马报警,警察立案帮忙搜寻)。
警方明确表示:目前法律和警方都没有失踪24小时才能立案的说法,但对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是儿童或14岁以上、18岁以下的少女失踪或走失,可第一时间报案,警方会以刑事案件立案调查;如果是18岁以上的成年女性,如果有被拐嫌疑的,也可以立即报案,警方也会以刑事案件立案调查。
一个人要留在家里,期待孩子自己回家。一旦出现了两三岁的孩子丢失的时候,最少要马上组织10个人,赶快出去追,如果稍微一耽搁,后果可就严重了。
面对日益猖獗的拐卖儿童犯罪分子,仅仅告诉孩子,“陌生人给的糖果不要吃”或者“找不到妈妈,就找警察”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把自救技能教给孩子。
图片来源:中新网
教会孩子四个自救技能
★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居住地
教孩子不仅要记住自己和父母的名字,还要让孩子记住自己住的城市名字以及小区名字和门牌号。
★教孩子熟记亲人的电话
让孩子熟记亲人的联系方式,尤其是爸爸妈妈和家里的电话,同时还要教会孩子如何拨打电话。
★教孩子拨打紧急电话号码
应该教会孩子拨打110求助电话,119火警电话,120救护电话。紧急情况,父母电话长容易忘记,也许这些电话在必要的时候能用上。不过一定要记住告诉孩子紧急的时候才能拨打,平时不能乱拨,给人家添乱也不好。
★教孩子识别好人和坏人
在孩子最无助的时候,教会他这两类人群值得信任:
一是穿军警制服的群体。有事找警察叔叔,这个意识也从小灌输给小朋友;
二是大的超市商场统一着装工作人员,迷路的孩子可以找这些穿着工作服的大人寻求帮助。
麦麦说
骨肉分离是一件痛彻心扉的事情,与其将来后悔,不如现在就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付起家长的责任。
大多数孩子在遭到险境时都不知该如何应变,因此,儿童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之中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父母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自然被拐的机率就会小很多。家长很有必要教会孩子碰到危险情况该如何应对的安全常识,这才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愿天下父母都不会丢失自己的孩子,愿有爱心的你转发本文。你的举手之劳,就可能拯救一个家庭!
关注微信:来米妈妈,一起聊孕产,聊育儿,聊娱乐八卦,妈妈们关心的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