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间乡里有一种唱春佬 ,拎着小铴锣走村穿巷,谁家上梁、做寿、办满月酒,喜庆日他们一准到场,唱几段应景颂词,得一些主人赏钱。他们都能见什么唱什么,现编现唱,出口成章,情景交融,趣味盎然,给乡人带来许多欢乐。我曾听母亲和他们闲聊,夸他们聪明。他们说,哪是聪明,无非是走村穿巷,见得多了,学得多了,唱得多了,唱词自然就冒出来了。读了《世间生活》,发现冯骥才能把一件件日常小事写得有滋有味,还能从中发掘出人生道理,这才是富有才智的聪明人。
《世间生活》辑录冯先生六十余篇生活散文,创作时间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日,跨越近四十年,其中有誉满天下的名篇,亦有近年来冯先生描绘生活、描绘人世间的感悟之作。冯先生说:我相信,真正的冰冷在世上,真正的温暖在人间。全书有四辑,分别是人生感怀,生活雅趣,人间生灵和旅行印象。书中的几乎每一篇文章都令我反复揣摩,如欣赏一幅幅画,象倾听一曲曲乐,文风优雅,内涵广博,情感深沉动人,既体现出一位当代文化大家的学识修养、气度担当,也流露着他自信而从容的人生智慧。
大冯是画家,他的作品充满了画面感。他的《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第一个画面,维也纳的五月,天亮时闻到一阵花香,诧异间发现,“窗外新生的一枝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熟睡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更能如此震动人心?”第二个画面,维也纳的三月,“几个姑娘站在岸边,一齐向着河口那边伸长脖颈,眯缝着眼,撅着芬芳的小嘴,亲吻着从河面上吹来的捎来春天的风!风把她们的头发、围巾和长长衣裙吹向斜后方,波浪似的飘动着。”第三个画面,维也纳的四月,“迎着细密的、凉凉的吹在我脸上的雨点,我看到千千万万朵花儿藏身的草地,整个世界铺满全新的色彩。远处大片大片的花已经与蒙蒙细雨融在一起,低头却能清晰看到每一朵小花,在冷雨中都像英雄那样傲然挺立,明亮夺目,神气十足。“
他不仅能够用文字画出风景,还能用文字画出灵感。”没想到,就这样一幅画出来了。温情又伤感,孤寂又温馨。画中的一切都是我心底的景象。我写过这样一句话:‘人为了看见自己的内心才画画。’而心中的画多半是它们自己冒出来的。这是一种长久的日积月累,等待着有朝一日的升华;就像冬日大地上的万物,等待着春风吹来,一切复活;又如高高一堆干枝干柴,等待着一个飞来的火种。这意外出现的火种就是灵感。
大冯的作品是忧伤的音乐,像大提瑟的低诉最容易进入心底。大冯经历过两次失去家园,一次是一九六六年成为“狗崽子”,一次是一九七六年大地震。结婚纪念日,对于恩爱夫妻来说都是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可是他的妻子同昭从来不把每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作为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她要挪到转一天,改为一月一日——元旦。她想从生命里切去这一天,或者跨过这一天。因为这一天他俩象两只躲在洞里的老鼠,在“狗崽子,你们干什么哪?”的喇叭声里,在手电筒往没有窗帘的屋顶上晃来晃去的乱划光里,瑟瑟发抖地坐了一夜,害怕出现突然的砸门声和破门而入的人。
我曾经读不懂卡夫卡的《地洞》,看了大冯的《结婚纪念日》才理解了那只鼹鼠。鼹鼠担心外来袭击,修筑了坚固地洞,贮存了大量食物,地洞虽畅通无阻,无懈可击,防御退逃自如,但它还是时时处于惊恐之中。正门用草做了伪装,担心被敌人发现而不敢进出,正门的旁边造了边门还是不敢出入,整天埋伏在边门的草丛观察动静。它被黑暗笼罩着,有种巨大的不安全感,惶惶不可终日。那个时代的“狗崽子”,结婚日都处于惶恐不安之中。
大地震发生时,大冯睡在住在小阁楼地板上,儿子睡的小铁床像大风大浪中的小船那般癫狂。“屋顶老朽的木架发出嘎吱嘎吱可怕的巨响,顶上的砖瓦大雨一般落入屋中。我亲眼看见北边的山墙连同窗户像一面大帆飞落到深深的后胡同里。闪电般的地光照亮他房后那片老楼,它们全在狂抖,冒着烟土,声音震耳欲聋。然而,大地发疯似的摇晃不停,好像根本停不下来了,就像当时的“文革”。我感到楼房马上要塌掉。睡在过道上的妻子此刻不知在哪里,我听不到她的呼叫。我感到儿子的双手死死地抓着我的肩背。那一刻,我感到了末日。”在他最无助之时,关心的是亲人的安全,得到的是亲友的慷慨解囊。他说:“在我本人几十年种种困苦与艰难中,不是总有一只又一只热乎乎的、有力的手不期而至伸到眼前?我相信,真正的冰冷在世上,真正的温暖在人间。”
大冯的文章是人间至味,像家常小炒富有真情。《母亲百岁记》为了母亲的百岁,全家人分外用心照料她,“心照不宣地为她的百岁目标使劲了。我的兄弟姐妹多,大家各尽其心,又都彼此合力,第三代的孙男娣女也加入进来。特别是母亲患病时,那是我们必须一起迎接的挑战。每逢此时我们就像一支训练有素的球队,凭着默契的配合和倾力倾情,赢下一场场‘赛事’。《细雨探花瑶》刘启后,一位从摄影家跨越到民间文化保护领域的殉道者。为了不让被声光化电包围着的现代社会,忘掉深藏在大山深处的原生态的部落,二十多年来,他从几百里以外的长沙奔波到那里,来来回回已经二百多次,有八九个春节是在瑶寨里度过的,家里存折的钱早叫他折腾光了。为了保护民间文化,古建筑,冯骥才奔赴全国各地,开展调查查和抢救工作,像照顾年迈母亲那样珍爱那些即将消失的民族瑰宝。
大冯的文章看似信手拈来,家自家的空房子,写自己的画展和旅行,但每篇文章都经过精心剪裁,洋溢着热情和深情,从书中既可以学习他的取材和技法,也可以读到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创作的坚持,更可以学到他的人生智慧和社会担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