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这是说要使天下国家做到真正的平等均衡的政治成就,并非是不可能的事。至于轻于去就,辞去高官勋爵,舍弃富贵功名,也并非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甚至,犹如在战场上,舍身忘死,冲出剑树刀山的包围,也是可以做得到的事。唯一不可能做到的,就是即身成就,达到中庸内圣外王的学问修养的境界。(南怀瑾《话说中庸》)
所谓中庸之道,就是做事时要依事情的规律而为,顺着事物自然秉性而为,即不过分,也不可不到位,既然自然规律是实实在在的客观存在,那么遵循它来行事就应该是自然而然行为,不应该是什么难事。然而孔子多次感慨中庸之道难以做到,甚至认为把天下国家治理得公平、放弃诱人的官爵俸禄、从雪白的刀刃上踩踏过去这些事情,都要比中庸之道简单得多,看来,中庸之道确实十分难行!
中庸之道所倡导的以做到好处、适可而止,却需要人们删除本性中贪婪、自私的因素,时时注意修身养性,使自己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德,更要有永不放弃的勇气与毅力,才可能做得到,所以中庸也是很难做到的!
人的生存就在于使自己和自己周围的一切合乎道德,就在于道德的日益自我完善,使社会更加和谐,从而使人本身日益幸福。但是,从人的社会角度来看,这又是多么的难以实现。
适应环境,顺应自然而改变自己,这样才能顺应中庸之道。反之,则会遭到淘汰。我们做人处世也是一样,凡事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去做人处世,免不了要遭受挫折和排挤,毕竟别人是没有义务要忍受你的个性的。顺应自然,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凭借着一时的冲动和盲目的自信,其实未必能取得成功。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部分文字来源于陈才俊主编的《中庸全集》。文章是作者读几本中庸书籍整理成的笔记,与读者共同学习分享,不用于其他用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