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一本懂你的书

作者: 简宁七七 | 来源:发表于2018-08-17 14:31 被阅读151次

    “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少有人走的路》中文版序言

    遇见一本懂你的书

    一句话掀起了盖布,看的人震惊和畅快!在这本书中,作者勇敢地把人们压抑在心底不敢讲出来的惭愧、自责、欲望、幻想,通通晾上来,大声喊出:那不是你的错!

    本书于1978年出版,当时并未引起太大波澜,但随着时间流逝,逐渐被越来越多读者喜爱,五年后,登上了美国热销图书榜,目前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

    很多读者反馈,这本书触及了自己灵魂的最深处:原来掩抑在心底多年暗流般的苦痛,是有人懂的。正如爱默生所说,“我们长期以来的想法和感受,有一天将会被某个陌生人一语道破。”

    作者M·斯科特·派克,本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医生之一,美国著名作家、医学博士。从小言谈大胆,敢于挑战禁忌话题,后来放弃父母安排的大好前程,毅然走上心理学研究道路。

    图片来自网络

    他从医二十多年,治愈了成千上万心理疾病患者,后结合自己的医治经历,写成了这本书。

    本书不仅是本实操手册,更像是一位诚实的朋友,不是鸡汤式的宽慰,没有伦理道德的绑架。它带领我们直面自己,直面真实,剖析问题的本质,鼓励读者勇敢改变。

    走出心理问题的沼泽之路,是一条通向心智成熟的道路,这条路上,爱是指引前行的启明星,闪耀着勇敢、成长、信仰的光芒。

                            01

    “付出真爱的人,应该永远把爱的对象视为独立的个体,永远尊重对方的独立和成长。很多人无法做到这一点,由此导致身心的痛苦乃至严重的疾病。”

    爱不是依赖、控制、交换;爱是尊重、理解、包容。爱需要倾听、陪伴、牺牲,爱需要界限感。

    可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本该亲密的关系,却让人感到不舒服,甚至痛苦到想逃离?

    面对最亲近的人时,却无法倾诉,仿佛彼此之间隔了一道厚厚的墙?

    你爱我,就应该知道我在想什么;

    你爱我,就必须要照顾我;

    我让你这么做,还不是为你好?

    很多爱人、父母打着爱的旗号,把自己的期望和幻想强加在对方身上,硬生生地把对方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控制,他们爱的,不过是自己的幻想。

    曾听过李敖一则笑谈。当年李敖交往六位女友都不曾谈婚论嫁,却因迷恋大众情人胡因梦,相处半年就步入婚姻,才子佳人的故事轰动一时。

    婚后,李敖对胡因梦每天端茶倒水,悉心照顾,羡煞旁人。结果三个月后两人分道扬镳,原因不过是李敖看见了胡因梦便秘时的样子。

    胡因梦曾说,一个屋檐下,是没有真正的美人的。由此可见,李敖爱的,不过是虚幻的美人形象。

    可多少人却为了父母或爱人的这份幻想,舍弃了自我,走上痛苦之路。看清真爱和控制的区别,就能清楚痛苦的来源,遵从内心,进而勇敢做出选择。

                            02

    遇见一本懂你的书

    谁不想勇敢追随自己的内心,但实现并不容易。我们一生中会面临无数的问题,从生老病死,到各种关系圈的冲突协调,以及自身的欲望克服等等,延绵不绝,不会消失。

    问题会带来痛苦和焦虑,拖住我们前行的后腿。哪怕仅仅是减肥时忍住不吃饭,学习时忍住不看手机,都是一种折磨。就连解决问题的本身,也是一种痛苦。

    每当不知所措时,也许心里会期待一个人出现,威力无穷,解救自己。像灰姑娘期待南瓜车来接她,小孩子期待奥特曼拯救世界,大人们幻想自己的老爸是马云。

    幻想终究无法解决问题,但爱却可以,爱带领我们勇敢承担责任,选择主动付出。一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但更多的孩子得到父母全身心的爱和照顾。

    电影《海洋公园》里,肝癌晚期的父亲直到生命快结束,仍在竭力帮助已经成年的自闭症儿子。当我们愿意投入爱,就会愿意共同面对,共同承担。

    女儿到六岁,晚上还会害怕,不敢独自到别的房间,过去我懒得陪她,总逼她要勇敢自己去,没见成效。只好改变策略,经常陪她一起。

    后来有一晚她对我说,妈妈,今天我自己去的,勇敢吧。那一刻我发现,陪伴才正真令她勇敢。

    亲子关系如此,爱人关系也是一样。正所谓分享痛苦,痛苦就减少一半。一个人在关系中感受到爱,得到鼓励和关怀,会更有勇气承担责任。

                            03

    遇见一本懂你的书

    喜欢了不该喜欢的人,憎恨了本该感激的人,想做的事不可能被接纳……心里被痛苦和罪恶撕扯,情感不停被理智打压,可如同游戏里的地鼠,锤子再厉害,它还是会跳出来。怎么办?

    真实面对自己,不探讨伦理道德和情感如何平衡,也不在念想和法律间纠结,放下对自我的拷打,询问自己,我为什么会这样?

    听过一个故事,已婚的米娅,总会迷恋上自信强势的异性,这种感觉带来的罪恶感,令她极为痛苦。在心理咨询师的鼓励下,她讲出了真实感受。

    深入沟通后咨询师发现,米娅小时候,父母怯懦无法带给她强有力的安全感,正是儿时安全感的缺失,让她直至成年都在渴望从外界填充。

    米娅正视了让自己难堪的问题,找到了症结。

    想要噩梦消失,就请睁开眼睛。

                            04

    遇见一本懂你的书

    有勇气正视,不代表问题就会解决。勇敢的路上会伴随辛苦。而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没有人爱吃苦。就像努力学习,考级得优很开心,可当下窝在沙发里追剧也开心。相对于以后,当下的满足感更易实现。

    因此拖延症难治。谁都懂得先苦后甜的道理,但是坚持太辛苦。现实往往就是这样,先享受,就容易后吃苦。减肥时管不住嘴,体重就降不下去;工作时得过且过,职场生涯就会走得惨淡。

    推迟满足感的动力来自于爱。爱让我们愿意成为更好的自己,努力争取更好的未来。因此我们愿意牺牲、忍耐。

    朋友家的孩子,生活在信任与鼓励的家庭氛围中,自信心爆棚。吃东西时,总是把最爱吃的留在最后,我问她为什么,她说这样可以留着慢慢品尝。生病喝中药也不哭闹,她说喝过苦药,病就会好起来。

    爱让人学会等待与忍耐,原意磨练心智与性情,熬过人生的低谷期,迎来真正的优质世界。

                            05

    遇见一本懂你的书

    网上有些热炒观点看似矛盾:愿你一直在成长,却从未长大;而“巨婴”一词又在鄙视长不大的成年人——长大到底好不好?

    其实细究并不难理解,第一个的意思是认知在提升,但心智没有被世俗淹没,知道自己要什么,坚定地走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

    这里,心智本身是成熟独立的;而巨婴的意思是心理年龄始终停留在孩提时代,等着被人照顾、安排,依靠别人去承担责任,解决问题。

    回到我们开篇提到的观点:走出心理问题的沼泽之路,是一条通向心智成熟的道路。

    当我们愿意投入爱,投入时间,不再逃避,直面问题,放弃固有认识,开始承担责任,承受痛苦,重新描绘自己的认知地图时,也许焦虑和恐惧还在,但我们已经走在通往心智成熟的道路上。

    也许在这条路上,你孤独地走了很久,希望有人陪伴,有人支持,有人能懂。那么,翻开《少有人走的路》吧,让它的光,照进我们的心里。

    好了,本次的分享就到这里。如果你喜欢,请在文末点赞。下期我们分享的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

    图片提供:裴志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一本懂你的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az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