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 吾同 吾不同

作者: 北小介 | 来源:发表于2022-06-01 11:11 被阅读0次

    来深圳十六年之后,才和梧桐山第一次相遇。

    山的高度与时间的长度相比,太微渺,而山却一直立在那里,与时间并肩。真正沧海一粟的是人,是登上梧桐山的一个个人。每个登临好汉坡的人都觉得自己征服了这座山,而山却攀着时间肩,俯瞰如蚂蚁般的人在自己身体上爬着,爬着……海不枯石不烂,人却会消失,应该会吧。

    我同每一个爬梧桐山的人一样,带着一颗崇敬与挑战的心,来到了山脚下。不同的是,第一次来到山脚下的时候,冬雨凄迷,仰头,半山腰雾气弥漫,山顶茫然不可见。

    和我同行的是我的学生和他的父亲,一位青年和两位壮年,就算天气不好,爬上去应该不是难事吧。

    爬吧。

    从北山门沿着蜿蜒的公路上行,雨一直不大,但也不停。我们三人都穿着防水的冲锋衣,并套上帽子,任由雨水沾湿脸庞。

    山道上罕有行人,路旁的树好像也在午睡,叶子垂着,湿漉漉的。比树还沉默的是道旁的自动贩售机,巨大的绿色怡宝广告贴在机器上,像给机器穿了一件绿色的雨衣。小小的屏幕一闪一闪,蓦然间我脑海中居然闪过“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

    这可怜的机器,下雨就整整淋上一天,唉。

    在缓缓地公路上绕着走了很久,雾气越来越大,风也不断增强,但还是不能把雾气吹散,雾气浓到伸出手都看不到手指的状态,思忖着是否还往上爬,但两个同伴都埋头走着,跟上吧。

    大概走了一个多小时,到了一个有连廊的平台,进去歇一歇,掏出包里的抹茶威化和麦丽素大嚼一通。湿冷的状态下,甜味的东西仿佛有魔力,让身体立刻暖和起来了。

    感慨一番这破天气,但谁都没提出放弃,第一次爬梧桐,就爬出了登雪山的感觉,勇士的光环在头顶闪耀。

    终于爬到了好汉坡下的游客中心,问了问超市里的店员,说登顶还需要四十分钟,并嘱咐我们今天这天气一定要小心。

    我们也知道小心,彼此不怎么交流,登着台阶往上的时候,就踩稳脚下的每一步。

    台阶越来越陡,中间有一段干脆是山石中开凿的路,每踏一步,都好像在做数学计算题。

    猛地一下,风忽然提速,吹得人都不稳。从上面下来两女一男,两位大姐手攀护栏,脚一步步往下探,腮帮子鼓着,多少有些狼狈。

    看到她们的窘态,我掏出手机录了一段她们与狂风搏斗的小视频,等到她们来到我面前时,激动地问我:“你刚才是不是录了我们的视频,发给我好不好,太难忘了!今天。”

    于是加了好友,我们往上,她们往下。

    当走到刻着“鹏城第一峰”的大石下时,几乎连石头上的字都难以辨认,想拍一张合影,半天等不到一个上来的人。

    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顶着风上来的大哥,给我们拍了一张照,告诉我们从大石背后的泰山涧下山比较容易。于是我们就跟着他,往山下走。

    登顶没有任何欣喜,好像完成任务一般,不过下山终归是放松了,毕竟任务完成了吗,脚步都轻快起来。

    沿着泰山涧一路往下,到了游客中心再往下走,居然又碰到了刚才的两位大姐,她们说我们速度太快了,其实是我们下山走的这段泰山涧算是捷径。

    “等会我们带你们走蝴蝶谷,下山比去北山门快很多,跟着我们走。”

    就这样,七人合成一支队伍,往山下走去。越是在困难的环境中,人越容易抱团,走在蝴蝶谷的小径上,大家相互提醒,快步向前,走出蝴蝶谷,山道旁的路灯已经亮了。

    天色黯淡,白光照射出空气中的粒子,雾气淡了,天空的蓝调温柔迷人。

    就这样结束了第一次梧桐之行,栉风沐雨的过程,让山与人之间,始终保持着距离感。

    “梧桐山上的杜鹃花开了,带着娃去看看吧。”

    宝贝群里的一声召唤,促成了第二次的梧桐行。

    三个家庭,三个男娃,在一个明媚的日子,驱车到仙桐体育公园,准备从这里登上梧桐山。

    路线是我设计好的,从蝴蝶谷上,再上到好汉坡,从泰山涧下,最后穿蝴蝶谷回到仙桐体育公园取车。

    早晨的攀登是愉悦的,三个男孩一人拿着一根木棍当登山杖,打打闹闹就到了蝴蝶谷的入口。

    进入蝴蝶谷,遇到一棵树干横着的树,就如同一条长凳横在路中央。三个孩子自然爬上去,坐成一排,体会一种似乎在城市孩子中早已经消失的乐趣。

    蝴蝶谷的路,孩子是喜欢的,狭窄的土路弯弯绕绕,时不时山壁上还流下山泉,摸一摸,沁凉的感觉让孩子尖叫。

    走了一半,累了,三家人躲在树荫下分着面包和零食。坐在石头上啃面包,才体会到“干粮”二字的含义:干,体积小,便于携带,粮,能顶饱,补充能量——优质的干粮一定要是久放不坏,食用简单,并迅速给人提升热量的安全感。

    敞开吃了一通,扯着娃,又往上爬了。

    不知不觉间,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俯瞰盐田港堆放的货柜,如一个个小火柴盒,五颜六色,整齐且精巧。

    走出蝴蝶谷,上到好汉坡下的平台,娃们又饿了,一人来了一碗泡面。不知道是面的价格贵,还是确实爬累了,这碗面,吃起来真香。

    踏着陡峭的阶梯,往好汉坡上爬去。山道两旁的土路上常蹿出几只野狗,窥视着爬山的人们。好像闯入它们领地的这些人类,总是有出乎意料的地方。

    打量一下周围爬山的人,还真是。有穿着宽松白背心爬山的大爷,有穿着灯笼裤和紧身上衣健步如飞的青年,还有穿着弹力抹胸和连体裤袜迈着长腿爬的妙龄女子,爬山可远眺也可近看,妙绝。

    拖着娃,终于爬上了好汉坡,为了拍一张合影,也费了不少劲。相比上次的朦胧,这次算是把“鹏城第一峰”这块大石看了个真切。就是一块普通石头,因为在这个位置,因为有了那么几个字,吸引了无数的人——石头,也是有命数的。

    在顶峰上转悠,有个小伙对着手机直播,他告诉观众,最近别爬梧桐山,小虫子多,人多,山上的垃圾多,爬山体验不好。原来有一些职业爬山人,看重的根本不是到不到顶,而是路途中的体验。

    下山吧,沿着泰山涧。刚下去几步,遇到一群往上爬的年轻人,一副身无可恋的样子。娃们雀跃地朝他们喊,快到啦,快到啦!他们的脸上马上露出灿烂的笑,希望这是好东西。

    娃们不想走正儿八经地下山路,兜兜转转又走到了土路上。下山的土路崎岖陡峭,手脚并用才好下去,小飞虫还不断往身上叮,难受得很。

    终于走回正道,道旁的几株毛棉杜鹃开得健旺,惹得各个家庭都合影一张。

    梧桐山以杜鹃花而闻名,每年花季,各种杜鹃递次开放,那梧桐山为什么不叫杜鹃上呢?梧桐山上又有没有梧桐呢?这样玄妙的问题,在我看花时忽然从脑中蹦出来。

    走回蝴蝶谷入口处的平台,歇息一会,再穿蝴蝶谷,在暮色中苟延残喘。

    回到山脚下,天黑透了,可以仰望小梧桐上的电视塔,也可以望到最亮的北斗星。

    从白天到黑夜,整整九个小时,九个人完成了一次梧桐之行。这缓慢的执拗,来自彼此的鼓励。这不同的体验,让大人对孩子,有了多一分的欣赏。

    出了大力,登了高峰,就要大吃一顿补回来,这一点,大家达成高度一致。

    三家人驱车绕着深圳水库从仙桐体育公园转到大望村,为的是吃一口朋友推荐的白切鸡。

    大望村里的这家柯记餐厅真的很有老派广式餐厅的模样,一进去好像穿越到老港片里,客人们说着粤语,空气中飘荡着豉油和黄姜的味道,沉郁顿挫。

    每一个菜上桌,几双筷子就同时招呼上来,大有风卷残云之势。每个菜都让人惊艳,几乎上一个扫空一个,又让我回忆起大学时宿舍聚餐的样子。

    深圳水库上的凉风吹进窗中,吸入鼻孔,糅杂唇齿间鸡油的香腻,舌尖还残存着鸡皮毛孔刮过的感觉,酥痒鲜滑。春风沉醉的夜晚,你需要一只好鸡。

    归去吧,第二次梧桐之旅,一整天的不停歇,换来一夜佳梦。

    第三次爬梧桐就在上周,我独自前往。早晨9点,坐地铁11号线转2号线,到莲塘下车,转了一个圈,才找到小梧桐的登山口。

    独自爬山是一种不同的体验,走同一条路,自己走,对路就有更多的体悟。

    登云道道如其名,一路向上,步步向云端进发。道旁每隔100米标记一下,总长写着1380,后来才知道,要到顶,绝非1380这么简单。

    周末,不少大人带着孩子来爬。孩子的精力明显比大人好,爬山间,遇到几个孩子,给父母打电话,告诉父母自己在什么位置,他们已经甩开大人很远了。

    山道上,落满了白色的小花,记得前一阵走梅林山野径,树上的小白花正盛。掏出用APP识别,显示的结果是“木荷”,木荷花散满山道,年复一年,不悲不喜,反倒是看到如此景象的我,看到枝条花与尘土花的我,多了一份心。

    在山间走,还发现石阶的罅隙处有点点的小米似的花,刚开始以为是落下的,仔细看却不是,原来这就是苔花。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亲眼见了,花比诗句更让人印象深刻。

    越往上走,雾气越重,湿度越大,几个孩子几乎消失在浓雾里,我真害怕父母找不到他们了。

    登云道的标记已经到了1380,但要想登上小梧桐,还要再走长长的一段。

    越往上走,人越少,穿过两个狭窄的拱门,小梧桐的顶就出现了。

    浓雾铺天盖地,一切人与景,都成了雾的陪衬,好比海洋里的鱼,怎么也游不出海。

    雾里看人是一种奇特的感觉,深圳电视塔下,小姑娘拉着父亲给她拍照,父亲说什么也看不到啊,怎么拍,可小姑娘依旧摆出各种姿势,她试图让父亲明白,要拍的是她,而不是景。

    梧桐山上别处的杜鹃早已凋谢了,小梧桐顶上的杜鹃依然开得热烈。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今年,深圳拥有了一个漫长的春天,春花一直开,温度一直适宜,深圳人反倒有点不习惯了。

    从小梧桐顶往下,穿过十里杜鹃,途径一个叫豆腐头的地方,就又回到了蝴蝶谷出口的平台。

    一个人走,没有停歇,饿了就掏出一个太阳饼吃,还带了一罐啤酒上山,就着饼喝了,擦肩而过的山友看了,好生羡慕。

    在自然中喝酒,真的有意思。我有点理解为何村上春树,在世界各地奔跑后都要坐下来喝一罐啤酒了。喝的不是酒,而是和此时此地融为一体的感觉。

    犹豫了一会,决定不上大梧桐顶,也不下蝴蝶谷,而是下到北山门出去。

    梧桐上的有趣就在于有许多路径,每一条路径都有自己的特点,而体味其中的不同,就是登山客的美味了。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是不是人也不能两次爬一座山。爬同一座山,走不同的路,收获不同的思绪,沉浸于不同的小环境。

    下北山门的路平缓而庸长,一路都有阿姨摆在小摊,卖冰棍和矿泉水。山上饮水机的矿泉水6块一支,阿姨们卖3块,还是有市场的。

    背了一大杯茶和一罐啤酒上山,这会都喝完了,但不渴,还是坚持出上门吧。

    回到北山门,已是下午三点,两个小时上,两个半小时下,四个半小时走完全程,速度还是不错的,看看微信步数,两万五千多,名列榜首。

    独行者速,众行者远。

    独有独的乐趣,众有众的热闹。

    梧桐山,吾同,吾不同。

    山就那山,我就是我,性本爱丘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梧桐 吾同 吾不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lx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