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分享力荐您来围观,一定会大有收获!
本文为《汉语诗律学》系列学习笔记。这套书分上下册,我现在分享的学习内容摘选自第二册第三章《词》的部分段落。
今天分享的内容:词字的平仄。
这一部分内容很多,有些文字还有点难理解,需要反复琢磨。我前后看了四遍,收获满满,才来和大家分享。如果你深爱诗词,一定要看进去,也一定会像我一样大有所获。
比如,本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虽然上去入都属仄,不可遇仄而以三声概填。
再如,上声舒徐和软,其腔低,去声激厉劲远,其声高,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
自我感觉:诸如此类的诗词知识真是宝贵之至,让我尤其喜欢。
只是本文很大一部分是文言文,但是大家千万不要望而却步,不妨仔细读一下,只要您对文言文有最最基础的理解能力就能读懂,且一定会不枉此读。(我会在不易理解的地方加上我的注释,供您参考。)
1. 词字的平仄,比诗字更为固定。
譬如B式诗句,可作平平仄仄平,亦可作仄平平仄平(拗救);但在词里,该作仄平平仄平的地方(如李白《菩萨蛮》“有人楼上愁”)是不能随便改为平平仄仄平的。
又如a式诗句仄仄平平仄,偶尔亦可作 (仄)仄仄平仄(第三字不论),但如辛弃疾《祝英台近》“烟柳暗南浦”“十日九风雨”“哽咽梦中语”,吴文英《祝英台近》“花信上钗股”“不放岁华去”,只是 (仄)仄仄平仄,第三字必不可平。
诗句中所谓一三五不论,到了词里,有些地方就非论不可了。因此,万树《词律》和《白香词谱》等书,对于每一字的平仄都有规定。除了指明可平可仄者外,都是平仄不可互易的。一般说来, 慢词比小令的平仄更严。
2. 虽上去入三声都属仄,但不可遇仄而以三声概填。
(注:以下部分全是文言文,但是我尤其喜欢。只需最最基础的文言文底子就能读懂。文中括号内为我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的解释,仅供参考。)
另外,词字不但讲究平仄,有些词人还讲究四声(平上去入)。
万树《词律·发凡》云:“平仄固有定律矣,然平上一途,仄兼上去入三种,不可遇仄而以三声概填。盖一调之中,可概者十之六七,不可概者十之三四,须斟酌而后下字,方得无疵。(即:有十分之三不能遇仄而以上去入三声概填。)
此其故当于口中熟吟,自得其理。夫一调有一调之风度声响,若上去互易,则调不振起,便成落腔。(即:虽上去声都属仄音,亦不可互换,否则会影响该有的风度声响。)
尾句尤为吃紧,如《永遇乐》之'尚能饭否’,《瑞鹤仙》之'又成瘦损’,‘尚、又’必仄,‘能、成’必平,‘饭、瘦’必去,‘否、损’必上,如此然后发调。末二字若用平上或平去,或去去、上上、上去,皆为不合。
元人周德清论曲,有煞句定格。(注:煞句即断句之意)。《梦窗论词》亦云某调用何音煞。虽其言未详,而其理可悟。余尝见有作南曲者,于《千秋岁》第十二句五字语,用去声住句,使歌者激起,打不下三板。
因知上去之分,判若黑白。其不可假借处,关系一调不得草草。古名词之妙,全在于此。若总置不顾,而任便填之,则作词有何难处,而必推知音者哉?且照古词填之,亦非甚苦难,但熟吟之,久则口吻间自有此调声响,其拗字必格格不相入,而意中亦不想及此不入调之字矣。(即:上去有分别,不可任意填之。写完之后多读几遍,最为重要。)
譬之南曲极熟烂,如《黄莺儿》中,两四字句用平平仄平,作者口中、意中,必无仄仄平平矣。安用费心耶?所谓上去亦然。
盖上声舒徐和软,其腔低,去声激厉劲远,其声高,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这两句非常好,说出上声和去声的区别。)大抵两上、两去,在所当避。而篇中所载古人用字之法,务宜仿而从之,则自能应节,即起周郎听之,亦当蒙印可也。(即:上去两声各有妙处,宜搭配使用,且应多多模仿古人用字之法。)
更有一要诀曰: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 何也? 三声之中,上入二者可以作平,去则独异。故余尝窃谓:论声虽以一平对三仄,论歌则当以去对平上入也。当用去者,非去则激不起,用入且不可,断断勿用平上也。”(这句话也非常好。即:应当有去声时,必须用去声,不可用入,更不能用平上。)
又云:
或曰: 入声派入三声,吾闻之《中原韵》务头矣;上之作平,何居? 余曰:《中州》韵不有‘者也’作平乎?上之为音轻柔而退逊,故近于平。(即:上声轻柔和谐,所以和平声差不多。)
今言词则难信,姑以曲喻之。(即:作者用曲赋来举例说明。)
北曲《清江引》末一字可平亦可上,如《西厢》之‘下场头那答儿发付我’,‘我’字上声;‘香美娘处分破花木瓜’,‘瓜’字平声。
《天下乐》‘泛浮查到日月边’‘边’字平声;‘安排着憔悴死’‘死’字上声。如此等甚多,用上皆可代平,却用不得去声字。(即:上字轻柔和缓,可代替平声,但不可用去声代平声。)
但试于口吻间讽诵,自觉上声之和协,而去声之突兀也(上声与去声的区别,一个和协,一个突兀)。今旁注平之可仄者,因不便琐细,止注可仄。高明之家,自能审酌用之。(想做高明之人,就得能审酌清楚。)
至有本宜平声而古词偶用上者,似近于拗,此乃借以代平,无害于腔,故注中多为疏明。如何籀《宴清都》前结用‘那更天远,山远,水远,人远’,书舟亦效之,用四‘好’字。盖‘远、好皆上声,故可代平。其句字本宜如美成所作:‘庾信愁多,江淹恨极须赋。‘多’字、‘淹’字宜用平声,此以二‘远’字代之,填入去声不得。
谱图读作上六下四,认'远’字仄声总注可仄,若使入上去随用,差极矣。此类尤夥,不能遍引,阅者著眼。(即:入上去三声不可随用。)
又云:
入之派入三声,为曲言之也。然词曲一理, 今词中之作平者比比而是,比上作平者更多,难以条举。作者不可因其用入是仄声而填作上去也。且有以入叶上者,不可用去;以入叶去者不可用上,亦须知之。(即:用入声时不可随用上去,有入叶上时,不可随用去,有入叶去时不可随用上。)
以上二项皆确然可据,故谆复言之,不厌婆舌,勿云穿凿可也。
(此处王力先生补充道: 入声派入三声,恐怕是宋代某些方言入声已经消失,转入三声,不一定是派入。)
百度附文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是:
1、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即现代汉语中的一声二声,前者阴平、后者阳平;平声“哀而安”:约是一种长的中平或低平调。
2、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上声“厉而举”:约是一种短的升调,用力比较强。现代汉语中三声是上声,普通话不区分阴上阳上。
3、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现代汉语中四声是去声,普通话不区分阴去阳去。去声“清而远”:约是一种长的高降调,“远”是长义。
4、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普通话里消失了入声,并把入声派入平上去三声。入声“直而促”:入声以[-p/-t/-k]收尾,发音短促。
如果您也在进行诗词学习,欢迎来围观我的学习笔记:学习《汉语诗律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