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解读周国平《波兹曼的诅咒》

解读周国平《波兹曼的诅咒》

作者: Nothing771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19:37 被阅读104次

    美国文化传播学家波兹曼的《把我们自己娱乐死》是一部声讨电视文化的著作。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确实识识听见一声声急切有力的喝问:难道我们真的要把自己娱乐死?

    难道我们要把自己娱乐死?无论是纵于声色的红男绿女,还是贪于享受的自称懒人,都无不深陷于所谓娱乐的桎梏。

    无人能否认电视带来的便利,问题在于,这种便利在总体上是推进了文化,还是损害了文化。

    利弊关系需要衡量。

    波兹曼认为媒介的变化意味着并且导致了认识世界方式的变化。在文字一直是主要媒介的时代,人们主要通过书籍来交流思想和传播信息。在书籍的阅读中,我们得以进入用文字记载的悠久传统。相反,电视则以现时为中心,所传播的信息越具有当下性似乎就越有价值。文字是抽象的符号,作为一种媒介,它要求阅读的同时必须思考。而电视直接用图像影响观众,它有时甚至忌讳思考,因为思考会妨碍观看。在波兹曼看来,做一个有文化的人,就是置身于人类精神传统之中进行思考。书籍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标,电视却会使我们背离这个目标。那么,电视究竟把我们引向何方?引向文化的反面——娱乐。一种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的文化,我们只能恰如其分地称之为娱乐。

    作者在此定义娱乐是文化的反面,迷恋当下和排斥思考是其两个特性。阅读与电视作为新旧两个时代的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手段,后者不乏新奇性和可观性,却日益让人养成懒惰的习性,失去思考的能力,看似安逸的背后实则是走向娱乐至死的悲哀。

    并不是说娱乐和文化一定势不两立,问题也不在于电视展示了娱乐性内容,而在于电视上的一切内容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波兹曼的结论是,在电视的强势影响下,一切文化都依照其转变成娱乐的程度而被人们接受,因而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除了娱乐业没有其他行业”——到了这个地步,本来意义上的文化就荡然无存了。

    电视根本特性(可观性)决定了其必然的劣性,将原本严肃的文化娱乐化,因而所谓的文化在不同程度上都转变成了娱乐。

    波兹曼是把美国作为典型来对电视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的,但是,电视主宰文化、文化变成娱乐的倾向却是世界性的。譬如说,在我们这里,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而历史仅仅作为戏说、也就是作为娱乐而存在,消灭历史的方式再也不可能有比这更加彻底的了。又譬如说,在我们这里,电视也成了印刷媒介的榜样,报纸和杂志纷纷向电视看齐,蜕变成了“电视型印刷媒介”。且不说那些纯粹娱乐性的时尚杂志,只要翻开几乎任何一种报纸,你都会看到一个所谓文化版面,所报道的全是娱乐圈的新闻和大小明星的逸闻。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日渐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才是文化即将成为不争的事实。

    我们自己或许都不曾察觉,从什么时候起,打开新闻app,首先点进的永远是娱乐板块;我们总是喜欢对明星品头论足,却无人过问在幕后为我们默默付出,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科学家们;我们可以开电视到深夜,却不愿完成每日读书的挑战……

    赫胥黎曾预言:一旦无人想读书,无人想知道真理,一旦文化成为滑稽戏,文化就灭亡了。波兹曼认为,赫胥黎的预言应验了。这个结论也许太过悲观,我相信,只要人类精神存在一天,文化就决不会灭亡。不过,我无法否认,对于文化来说,一个娱乐至上的环境是最坏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任何严肃的精神活动都不被严肃地看待,人们不能容忍不是娱乐的文化,非把严肃化为娱乐不可;如果做不到,就干脆把戏侮严肃当作一种娱乐。面对这样的行径,我的感觉是,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解读周国平《波兹曼的诅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coob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