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的小桥上有一个小摊子,随季节和行情,什么都经营一点。比如,一年四季都有炒制的花生、毛嗑(就是葵花籽),老式爆米花,春天的时候卖蔬菜苗,夏天卖鲜玉米和煮熟的粘玉米,秋天卖大葱,有时候还卖零星几样蔬菜……最近引进了一个用玉米碴子加工爆米花桶的机器,经营范围就又多了这种爆米花桶的售卖。总之,都是那种投入不大,挣几个小钱糊口的营生。
我不知道别人对这个乱乱的小摊子怎么看,我却觉得它充满烟火气。我喜欢活分和热闹,喜欢看市井生活。我喜欢逛早市,喜欢吃大排档和苍蝇馆子,喜欢从小摊子上卖东西。
摊主还组织了两伙人玩中国象棋,就在小摊子旁边,常年有人对奕,通常两人对弈数人观战,很热闹。有好几次,我看到一位老者,大概是腰不好,别人下棋的时候坐小板凳,他则跪着把两手支撑在地上,我替他感到辛苦,他本人全然不顾玩得不亦乐乎。老者观战的时候也从来不坐,专注的站在旁边,从不多言。不知道摊主会不会像棋牌社一样,向下象棋的人抽水。
扩音器事先录好循环播放的叫卖内容也随着小摊子主营产品的变化而变化。刚开春,乍暖还寒时,叫卖声是:“花花花……生,新出锅热乎的大花生!”,玉米旺季时喊:“新烀的黏苞米,热乎的!”是男人的声音。今天扩音器里传来一个苍老的妇人的声音:“收夏天的旧衣服,还有羽绒服!”我瞥见地上的几件旧衣和旧鞋,貌似买卖不错,我替她高兴!一个老妇人佝偻着腰在打理炒货,肉眼可见的逐年衰老,我突然意识到,似乎很久没看见她的儿子了,那个花生的叫卖声就出自她的儿子。
桥上这个小摊的故事我是听说过一些的。这个小摊本应该取缔,说是影响市容。因为经营小摊子的一家人生活困难,佝偻背的老妇人的儿子有很严重,很特殊的病,几次想取缔没能成功,最后就被宽容下来。老妇人的儿子好久没出摊,我想应该是最近不大好吧!为母者,一辈子不可能放弃自己的孩子,就像眼前这位老母亲,尽管年事已高,仍然佝偻着老腰为儿子忙碌,生命不止,劳作不止。这世上唯一对子女不嫌弃、不放弃的人,也只有母亲了。
我的邻居中有一对老俩口,经常光顾这个小摊子,除了摊主的东西物美价廉,也有一种特殊关照的成份。有一次我们几个邻居和这老俩口的儿子在外边一起吃饭,他接到母亲打来电话,让他回来时帮她买困葱,并且叮嘱一定要去桥头的小摊子上买。
下周,如果他们还收旧衣服,我要送几件,如果他们不嫌弃。
我希望城市管理再温柔一点,多留一些这样的小摊子。人与人之间再宽容一些,允许这样的小摊子偶尔打扰到我们。每个风里来雨里去出摊人都有故事,忙忙碌碌也不过是糊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