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作家来说,如何写好故事依然是个难题。推理作家东野圭吾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写了三十多年,作品超过九十部,《解忧杂货店》《白夜行》和《嫌疑人X的献身》都是百万级畅销书,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的创作之路并非一帆风顺,1985年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后将近十年里,他的作家事业一直不见起色。即便对东野来说,什么才是好故事,依然是个问题。
东野前期的创作基本是在本格派推理的框架内进行,以逻辑至上的推理解谜为主,侧重惊险离奇的情节与耐人寻味的诡计。但这一类型的弱点也很明显——纯粹是智力游戏,脱离现实,缺乏人物形象塑造和情感刻画。诡计日渐穷尽,推理模式日益僵化,东野的创作也随之走入了死胡同。显然,对一个故事而言,完美的情节和结构并不是万能的。
东野圭吾开始大胆创新,逐渐转向社会派推理,直到1998年,他终于写出了自己第一本畅销书《秘密》。他重视刻画人物形象,深入探寻人性的隐秘幽暗,在挖掘、展现罪恶的多种面目之外,又不吝于温情、治愈,“东野体”自成一派。正如东野所说,“比起诡计,我更看重疼痛。”东野探寻的,不再单单是案件中的难题,更是人心与人性的谜题。而这才是故事的核心驱动。
《白夜行》里,牵动我们神经的是罪行背后令人心碎的情感联系——亮司令人绝望的付出,雪穗不堪注目的内心;在《嫌疑犯X的献身》中,一开头就告诉了我们凶手是谁,等于将谜底直接拿出来,再抛出一个新的谜面:动机是什么?动机才是读者迫切想解开的谜题;《恶意》中,畅销书作家被杀的案子很快就告破,而那深不见底、令人毛骨悚然的恶意才是这部小说的火线所在。
对东野这样天生的故事高手而言,尚且经历坎坷,何况是更大多数的普通人?若想写出一个真正的故事——情节仿佛自动展开,每一个起伏都恰到好处,必须首先弄清楚究竟何为故事。
写没有天赋和灵感就不能写好故事吗?
我们天生就喜欢故事,但并不是天生就会写故事。与麦卡勒斯齐名的美国南方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曾说:“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故事,除非他坐下来写一个。”从小我们听童话故事,幼儿园开始看图说话,对我们而言,故事就是从“很久很久以前”写到“从此他们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如果没有一系列异乎寻常的转折——比如神仙、飞船、会飞的房子,这个孩子就要被批评“缺乏想象力”。小朋友们绞尽脑汁编造一堆宏大、曲折、不寻常的事件,最后实在编不下去了只好自觉地说,“这是一个梦”。之后,写作走入歧途——摆弄文笔,雕琢词汇,编造无意义的转折。在经过了漫长的应试教育之后,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写故事的前提是要有好文笔,要擅长套用经典故事模版,灵光一现后就能一气呵成,没有天赋和灵感就不要动笔了。
如果真是如此,那么今天我们看到的优秀的故事将在动笔前就消失一半了。
还记得我们曾经看过的那些成功的故事吗?无论是高高在上的文学经典,还是成功的类型小说,或者随便哪一部豆瓣八分以上的剧情片,都无一例外地指明了故事的真正要义所在——主人公所遭遇的外部阻碍,亦称作情节,如何改变他的世界观。故事无关外部世界,而是关乎内心。重要的是主人公如何由内去认识、去克服、并解决外部情节进行中的问题,他的内心斗争是小说的火线。
正如,《革命之路》中那对自认为高人一等的年轻夫妇——弗兰克和爱泼,认为平庸的郊区中产生活扼杀了他们的理想和才华,决定举家迁往巴黎,但外部事件——爱泼意外怀孕、弗兰克退缩、爱泼自行流产失败死亡、“去巴黎”计划破产,让他们发现那个残酷的真相——自己的艺术家梦想不过是妄念,他们并没有比自己所鄙视的同事、邻居更有勇气、更为高贵。我们看到的固然是这些外部情节转折,但真正让这个故事成立,吸引我们、让我们产生巨大情感震动的是——主人公的错误认识被现实彻底改变所展现的悲剧性。
在开始创造一个故事之前,你得知道自己想要表达什么。如果并没有搞清楚自己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还没有确定主人公的内心矛盾,而是先把情节大纲列了出来,那就相当于在说:“我打算把某个人一生中最难得、改变了命运的事件写出来,而对于这个人,我一无所知。”同样,好文笔、擅长叙述如若没有紧扣主人公的内心矛盾,不能作用于核心情节,那么就是完全多余的,无论文字多么优美,或者“从客观上看”情节多么跌宕起伏,如果不能让主人公产生内心挣扎,都会瞬间毁掉读者对这个故事的兴趣。
而反过来,如果一个故事主旨明确,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和精神变化完全站得住脚,所有的外部情节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有效前进,那么即使文笔不好,写得没有那么老练,又有什么关系呢?
下面5本书,深入浅出地探讨了故事是什么,怎样写出一个故事,非虚构的叙事技巧,以及如何激发创意等话题。我们始终倡导,不要将写作这门艺术神秘化,它首先来自于你的内心言说的欲望,然后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的手艺,通过一个好故事传递你的艺术观念。
写作课 / 书单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美】罗伯特·麦基 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981年,罗伯特·麦基受美国南加州大学邀请,开办“故事”培训班,随后创办全球性的写作培训机构,学员超过6万名。其中,60人获奥斯卡金像奖,170人获美国电视艾美奖,30人获美国编剧工会奖,26位人获美国导演协会奖。他本人被英国《卫报》称为“亚里士多德后最有影响力的讲故事理论家”。麦基将他30年间行走全世界,向10万名学员开班授课的精华写在了这本《故事》里,讲述那些最重要,但不经指点很容易被忽视的基本创作原理。
这本书不仅仅是文学写作经典读物,或者高级电影鉴赏指南,它还为我们分析了许多人生哲学和生活道理——故事,不仅仅在虚构的文字、影像中,故事构成了我们存在其中的这个世界。
《怎样写故事:小说与剧本创作的6W原则》
【美】莉萨·克龙 著
读者出版社2019年版
华纳兄弟电影公司故事总监、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创意写作课教授莉萨·克龙结合三十年实战经验创作了《怎样讲故事》,摒弃以往从文笔、情节、结构、人物设定等出发的外部解决方案,提出了故事创作的6W法则,结合丰富的案例,教导创作者怎样让故事从灵感闪现的时刻开始,便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这本书不仅指导写作,还能从源头处弄懂故事的创作、接受和传播门道,理解诸多文学、电影、流行文化现象,比如为什么成功的作家可能会提出比较糟糕的写作建议;为什么有的作家处女作便引起轰动,之后却越写越差,等等。
作家E.L.多克托罗说过一句名言:“写作就像在黑夜里开车。你只能看到头灯照到的范围,却能这样完成全程。”当然,他全程能保持这样,还写完了《拉格泰姆时代》。但是如果我们这些人依葫芦画瓢,故事到最后会走上一条歧路,迂回蜿蜒、断断续续、支离破碎,最后一不小心掉下幽暗的悬崖,故事戛然而止。此外,只对故事有个基本的概念还远远不够,有时候,一个作家的处女作让人拍案叫绝,但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打动读者的,他们的第二本、第三本和第四本就反响平平。
《写作这门手艺:普林斯顿大学写作课》
【美】约翰·麦克菲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
约翰‧麦克菲曾在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非虚构写作四十余年,其学生中有多位成为普利策奖得主,包括我们所熟知的彼得‧海斯勒,他曾说:“没有约翰·麦克菲的鼓励,就不会有《江城》。”
在《写作这门手艺》中,麦克菲不仅分享了自己充满曲折、刺激和陷阱的写作故事,更是将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讲授非虚构写作这门课程中累积的经验与想法和盘托出。他的文章随性但专业,充满了对如何确立主题和结构、写作技艺、采访技巧,甚至写作所用工具等方面的经验之谈。他将写作看成是存在于世的一种方式,也正是这种理念,让本书变得异常生动。
《写小说最重要的十件事》
【美】厄休拉·勒古恩 著
江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被《纽约时报》誉为“美国当代最伟大的科幻小说家”,星云奖、雨果奖、美国国家图书奖得主厄休拉·勒古恩曾主持“写作工作坊”,本书即为当时的课堂讲义,也是她多年创作及阅读经验的浓缩,聚焦于叙事文与虚构写作最重要的十件事:语言的音乐性、文字间的有机作用、结构与调性、叙述者的视角与口吻……坦诚、敏锐、充满洞见的艺术领悟与经典文学名著碰撞出惊人的火花,富有挑战性的文学技巧分析与范例赏析、练习及延伸阅读相结合,引导你在故事的海洋中确定自己的航道,顺利扬帆远行。
《642件可写的事:停不下来的创意冒险》
美国旧金山写作社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
美国旧金山写作社(San Francisco Writers’Grotto),简称写作社,由一群居住在美国旧金山的专业作家组成,既是一个社团,也是一个写作空间。他们共同完成了这本书,帮助我们确定了 642 个天马行空的写作题目,每一个题目都互不重复,古怪、好玩又实用。这是一次关于写作的创意冒险,你需要独自探索、亲自完成。
文章整理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