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32】
![](https://img.haomeiwen.com/i11464231/944b871d3cb37e5b.jpg)
前几天,媒体报道了河北女孩王心仪,她以707分的高分被北大中文系录取,她的一篇被媒体冠以《感谢贫穷》的文章,引起很大争议……
王心仪在文章中写道: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正的快乐与满足,让我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我是土地的儿女,也深深地爱恋着脚下坚实而质朴的黄土地: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贫穷可能动摇许多信念,却让我更加执着地相信,知识的力量。
【评点】
王心仪能够在贫困中不断努力,值得赞扬,可她居然“感谢贫困”,这恰恰说明正是贫困,极大限制了她的眼光和视野。贫穷,要唾弃,奋斗,才值得赞扬!
有人常把现在的高考状元与过去的科举状元相比较。其实,现在的高考状元,只是“高分”状元而已,其不论是“知识”还是“见识”,还非常的浅薄幼稚……正如这个王心仪的《感谢贫穷》。
四十年前的1978年,当时的中国有多贫穷呢?恐怕现在的年轻人绝不相信。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78年中国人均GDP仅381元,相当于人均155美元,排名世界倒数第二。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国家,当年人均GDP平均数是490美元,中国当时尚不及其三分之一。
1978年,宝安县(现深圳市)农民收入,不及一河对岸的香港普通农民收入的百分之一。
我们要感谢邓小平,他一再告诉我们一个最普通的常识: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非洲外宾时说:“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
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非洲外宾时说:“搞社会主义,一定要使生产力发达,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再次强调:“发展是硬道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1992年7月,在习近平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出版了《摆脱贫困》一书,书中收录了他在1988—1990年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的讲话和调研文章,中心内容就是“摆脱贫困”。
我们一定要记住,没有伟大的改革开放,没有选择走市场经济的道路,我们很可能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让中国正在逐渐告别贫穷。
贪欲是万恶之源,而长期极度的贫穷, 带来的是往往是在生存与死亡线上的辛酸、苦难和挣扎;长期极度的贫穷,带来的往往是卑下、愚昧、麻木、丑陋、不堪,甚至是残忍和罪恶……
贫穷,不值得感谢,
奋斗,才值得赞扬!
让我们拒绝贫穷、摆脱贫困,告别贫困,走向富有、富裕和富强……当年是《摆脱贫困》,现在应该是《走向富裕》!
(幸好我们迎来了1976年和1978年,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20180801有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