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继续品读论语第四篇“里仁篇”。
在上章学习了“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讲了只有仁者才能真正懂得喜爱人;懂得真正厌恶人。
仁者是懂得发自内心的去喜爱人,喜欢的是这个人的本身,而不是这个人外在的物质或者头衔和地位。也只有仁者才懂得发自内心的去讨厌一个人。
按孔子的观念来讲,作为一个仁者,可以去喜爱人,更可以去厌恶人。
如果一个坏人都不敢去说他是一个坏人,这样就不是仁者,仁者首先要有一个坚定的原则,作为一个仁者,就不该有谄媚之心和老好人的样子。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黑白分明。
换言之,有些人明明就是坏人,但他对你好,你就觉得他好,这样的行为就不属于有仁德,这是小人的心态。
再比如有些人明明人品就不好,然后因为在对方身上还有利可图或对自己特别好,就觉得对方是好人,这就属于小人行为,没有原则的人。
小人以利相交,君子求志同道合。君子敢于毫无避讳的指出别人的缺点,敢于直面讨厌一个人,是因为君子不会没原则的讨好他人,始终会坚定内心的仁德修养。
拥有仁德便是君子风范。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第一句说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不处:是指不能接受的意思。
意思是说,财富和地位,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就不会接受它。
孔子不排斥人去追求荣华富贵,他认为这是人之常情。
但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这样是不能接受的,就算用不正当的手段得到了,内心也不会安稳。
第二句说道:“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意思是说,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会厌恶的,但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宁可不摆脱。
这和前面说的就是一个意思了!孔子认为,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去获得荣华富贵,那还不如继续保持贫穷。因为用不正当手段获得了荣华富贵,内心也不会平静。
换句话说,发家致富要通过自己的劳动、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实现,摆脱贫贱也应循序渐进、不能想歪点子走歪路。
第三句说道:“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意思是说,君子离开了仁德的准则,怎么可以成就他的名声?
很明显上两句的重点就在这了,可以这样理解,孔子认为,作为一个君子,无论是追求荣华富贵还是摆脱贫穷,都要正当的途径,不违反品德。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管是富有还是贫穷,取舍都要做到合理合法。
第四句说道:“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终食:一顿饭的时间。
孔子说,君子不能离开仁德,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在最匆忙的时候都要与仁德同在,在最颠沛的时候也要与仁德同在。
这句话读起来可见孔子对君子作风坚定的原则,不管任何时候,都能保持内心的仁德状态,这才是仁者风范。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这段读起来有点拗口,看文字很难理解其中的意思,有些混杂。
看来看去,只能当作是孔子的感叹着诉说来理解,是最合理的,也有点自说自话的意思。
第一句说道:““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
意思是说,孔子没有见过喜欢仁德的人和讨厌不仁德的人。
这句的意思就是说,孔子没见过这两种人。
第二句说道:“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
孔子说,一个喜欢仁德的人,就再好不过了。而讨厌不仁德的人,他是在实行仁德,说明是为了不使不仁德的事物加在自己身上。
后面说道:“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意思是说,有谁能一天都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
孔子说,我还没有看见过力量不够的。就是孔子说还没见到过不够力量来实行仁德的。而这种人是有的,只是我还没见过。
这段点到为止,不过度讲解。简单来理解就是,孔子说,他没见到过真爱好仁德的人,也没见过讨厌不仁德的人。
一个人可以去喜欢仁德,就再好不过了,而去讨厌不仁德的人,说明这个人懂得反躬自省,不被污染。
孔子又感叹说,谁能一天都在实行仁德呢?我还没见过不够力量来实行仁德的。这种人是有的,只是我还没见到。
来简村,怎么少得了会员呢?大熊邀请你开会员啦,满满福利等你领,千万权重为你助力文章。
详情请点击☞简书合伙人大熊之影叫你领取福利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