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想尽一切办法,把你学习的东西,提炼转化成可练习的内容。
学的东西,如果无法时时刻刻在实践中操练起来,至少也要转化为日常思维训练的内容。
因为不用,就会忘。
多进行思维训练,让大脑对你所学知识的运用更能快速反应,本来就是把东西学到手的表现,也是你能熟练运用到现实的基础。
最终,运用于现实,取得了意料之中的,甚至意想不到的好处,这不就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吗?
不转化,它最多只能是保存期很短的谈资,转化并持续练习后,才能变成你的能力。
多少人的学习,究其结果,只是获得了谈资而已,从更长久的视角看,由于统统遗忘了,所以只是白白浪费时间。
当然,获得谈资也不一定是坏事,只不过,作为普通人,“大量获取谈资”这件事,对你重要吗?
如果你是高官商贾,经常需要和陌生人达成某种共识,而对方大概率也是有身份、有地位、有见识的人,这时候,你高谈阔论的能力就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不冷场,不尴尬,交流气氛融洽,对谈事情有很大的帮助。
可是,绝大多数人,就是彻头彻尾的普通人,大量获取谈资就是典型的“屠龙之术”,你没处可用。
想想你身边,有没有能够让你使用这些谈资的时候?
你给朋友说,朋友或尴尬或不满地说:你发什么神经,我们聚会是联络感情的,你给我们上课来了?
你给领导同事说,他们略带讽刺地说:哇,厉害厉害,你好有见识,那个什么什么问题你解决得怎么样了?你有没有什么高招?
给父母说,父母忍住不耐烦,熬到你终于讲完后说:多关心关心自己的身体,多考虑怎么跟领导同事打好关系……
那你可能会说,那我不打扰别人,我自己领略这浩瀚的世界,默默升级认知,不行吗?
过去的我就是这么想并且这么做的,学习总归是一件上进的事情,不管怎样,多读多学习,总是好的嘛。
于是,买了一堆书和课,结果90%都放在角落里再也不碰。剩下10%的书和课,大多也只看了前10%的内容。
极少数被我全部看完了,由于作者的巧妙构思、精心书写,读完后酣畅淋漓,感觉许多珍贵的道理已经融化到我心田里去了。
但是,一觉醒来,忘了个七七八八。一个星期之后,全然不记得了。
回首过去,感觉自己学习时间挺多的,但仔细审视自己,并没有变得更有能力解决问题、创造价值。
再看看自己当初的想法:通过提高认知落差获得财富回报。
我摇了摇头,倍感无力。
我是渴望成长,但我努力的实际方式竟然是靠消费。
多么尴尬!
想起一句话:
不要假装努力,结局不会陪你演戏。
说得真好,看着这句话审视自己,发现过去的我哪里努力了,根本是在享乐嘛!
享受着别的作者艰苦脑力劳动创造的思维成果,让我可以清晰体会到现实中原本模糊的线索,被一个一个拾掇起来,串联形成了各种有着强大解释力的规律、原理、法则,获得感满满。
而我:
只想接受灌输,不愿意体会动脑筋思考时大脑消耗能量的不快感;
只想顺从现状,不愿意打破生涩感把知识和道理在现实中去用一用;
只想快速获得可以拿来就用的推断,不愿意承受自行理清复杂问题的艰难,更不愿意面对思考无果的结局……
沉湎于厉害作者带来的认知刷新快感,这和沉湎于看小说带来的感官刺激快感有本质区别吗?
所以罗胖才会说:
我们所谓的看书,也不过就是另一种方式的“玩物丧志”啊。
罗胖说的,就是那种只是追求被信息喂养,并不带来改变的学习。
并不是只有掌握技能才要靠练习,掌握知识同样要靠练习。
那被你充分认可的知识体系或思维方式,最起码,要让它在你脑回路中不停跑着才行,否则,它就挥发不见了,不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