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08

读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08

作者: cherry_1296 | 来源:发表于2024-07-18 22:34 被阅读0次
培养善意

1.回应对方寻求回应或关注的请求;

2.在对方身上寻求慰藉,而不是把对方视为对手。换句话说,就是要合作与协作,而不是竞争。

展现善意不是自我牺牲或缺乏自信的象征。善意不是指你生气时不表达自己的感受,而是你会说明你的感受及原因,但不会责怪或侮辱对方。

多注意家人对你提出的关注或回应的要求。可能的话,最好马上回应那个要求,而不是置之不理。不管那个要求是来自伴侣、父母或孩子,都要这样做。

PART 3    回应孩子的感受

人类是先有感觉,之后才动脑思考的。

学习如何包容感受

忽视或否认孩子的感受,对孩子未来的心理健康有害。

想想看,什么时候你需要喊得最大声?就是无法获得倾听的时候。感受是需要获得倾听的。

所有的父母都会犯错,重要的是纠正错误。

回应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你回应孩子感受的方式往往和你回应自己感受的方式很相似。

1. 压抑

如果你是压抑的人,遇到强烈的感受时,你的自然反应是推开那些感受并说:“嘘!安静!”或是说“别大惊小怪了,没事没事”,或“勇敢一点”。

如果你认为孩子的感受不重要,以后他们不可能再和你分享任何感受。

2. 反应过度

另一个极端表现是你非常同情孩子,变得跟孩子一样歇斯底里,陪着他一起哭,仿佛那是你的痛苦,不是他的。这是家长很容易犯的错。例如,你刚送孩子上幼儿园的头几天,你们都还不习惯那样的变化。

如果你这样全盘承接了孩子的感受,孩子以后也会不愿意对你表达任何情绪。

3. 包容

包容是指你可以肯定及确认你的所有感受。你认真看待一种感受,但不过度反应,只保持克制和乐观。

如果孩子知道他会获得你的关注及抚慰,但不会遭到指责,他更有可能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所需要的,是父母成为包容他们感受的容器。

包容是指看到孩子的愤怒时,理解他为什么愤怒,帮他用言语表达出来,并为他找到可接受的方式来表达愤怒,不让他受到愤怒的惩罚或被情绪压垮。对其他的情绪也是如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0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cd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