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清晨,伫立窗前,忽然间闪念,我向往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样。
相信很多人,很多瞬间,也想过这件事。
更相信,很多人,在很多地方,正在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大冰的书里描述过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
而那些都是距离你我生活很遥远的,但也是我们终其一生在追逐的。
上周末参加了一个小妹妹的婚礼,第二次去到那个村落。
苏北的农村,偏远,辽阔。
从出门那一刻计算,开车,火车,转车,出租车,总共花了十三个小时。
因为没有飞机,高铁,所以,我再次重温了绿皮火车。
停靠了一个极小的站。
没有自动售票机。只有一个人工窗口。
整个大厅,只有一个旅客在候车。
广场上,一群大爷大妈在跳舞。音乐很响。周围寥落。
十月的空气,清冷。
门口除了电动三轮车和面包车招揽生意,就没有什么人了。
从那一刻起,我就在努力的想象想要的生活。向往的日子。
------------------------------------------------------
有人写过,一房,二人,三餐,四季。
首先,有一所房子。
朝阳。有院子。有树。有植物。有田地。有水。无贷款。
交通方便,居住安全,网络通畅,快递可达。
我是一个比较宅的人,不喜应酬。
喜欢的人可以包容,但不喜欢或者讨厌的人,是会表露的。
为了彼此不尴尬,放弃无效的交际。
其次,有一个深爱的人。
活在这个世界上,若没有爱,一切都很荒凉。
我在不久以前才发现这个道理。
所有身外之物都可能会失去。包括工作随时都可能被替代。
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的。
但父母和爱人却是一辈子的牵系。
前者给予你生命和无私的关爱。
后者陪伴你余生,与你一起分担分享。
爱人最重要的就是陪伴和懂得。
所有一切都能参与,都能交流。
所以,后来看有人说过一个关于对未来伴侣的要求,只有三个字。
聊得来。
人生越到后期,能够聊得来简直就是最棒的一半。
最怕那些貌合神离,为了某种利益捆绑在一起的人。
往后余生,只愿能与深爱的人度过每一分钟。
第三,一日三餐,亲手制作。
汪曾祺说过,喜欢为别人的做饭的人比较不自私。
我曾经很自私,基本上远离庖厨。
大概也因为父母宠爱,自己排行居末。
所以,家中无论大小事务,皆不用我操心。
他们唯一心愿就是让我好好读书,结果,越读越呆。
到后来进入社会基本上属于小白那一类,什么都不会。
之后,才慢慢的开始补课,开始学着做饭,炒菜,烘焙。
后来,居然喜欢了。尤其,去到每个城市都愿意去菜市场逛一圈。
亲手触摸一下那些新鲜的蔬菜,看看那些没有见过的,没有吃过的东东。
饮食偏素,近来尤甚。
看到那些活物被宰杀,瞬间没有了食欲。
最近连大闸蟹都快戒了,实在不能容忍它们在锅里被捆缚的挣扎。
大概,有佛缘。或许,会出家。
当你洞悉生活的本质,知道人生的所向。
就会有了心静如水的体验。
想学很多菜系,想做给喜欢的人吃。
哪怕过程缓慢,冗长,复杂。但,很享受给心爱的人做饭的感觉。
人间烟火,没有烟火,哪来人生。
最后,顺应四季,按时出行。
我喜欢旅行,随机的,基本上很少攻略,随遇而安。
这几年开始做些功课,毕竟,很多地方都距离比较远。
能够把时间安排的合理才能旅途愉快。
因旅行,爱上了摄影。
因阅读,爱上了文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
记录沿途种种,记录所思所想,记录所有的瞬间。
可以是日记,可以是散文,可以是故事,可以是小说。
可以是照片,可以是收藏,可是是历险,可以是探索。
可以是任何。
喜欢《侣行》的那一对。
想带着心爱一起走天涯,看世界。
写到这里,瞬间明白自己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清晨,在爱人的怀里醒来。
洗漱,做早餐,运动。
看新闻,财经,做投资。
阅读,写作。
做午餐。午休。
拍摄,修片。
听音乐。下午茶。
看电影。写日志。观感。
与爱人散步,交流。
十点前上床休息。
周末旅行。
每月短途。
每季长途。
每年国外。
每周看望彼此父母,相聚。
每年做好规划,计划落实到每天。
保持对生活的好奇,保留自己的本真。
无条件支持另外一半的任何决定。
有固定的经济来源,睡后收入。
这大概是我能想到的理想的生活。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不大富大贵,出人头地。
只有自己的小幸福,小世界,小天地。
感恩所有遇见的一切。
像一个小朋友写的那样:我最爱的只有今天,最期待的只有明天,对于过去,微笑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