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24期“烛光”专题活动,文责自负。
说到烛光,感觉是很遥远的事情了,还保留了儿时停电后在烛光下挑灯夜战完成作业的的记忆。现在,蜡烛也剩下过生日这个应用场景了。
烛光对古人来说,蕴含了很多意义。从很多诗词中,我们都可以被烛光引导着,找寻诗人所创造的世界。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唐·杜甫 《赠卫八处士》
蜡烛对于古人的意义就很不同了,能够共享一份烛光,也是需要极大的缘分的。
想起了杜甫《赠卫八处士》中的诗句“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华州司功参军之后。诗写偶遇少年知交的情景,抒写了人生聚散不定,故友相见格外亲。然而暂聚忽别,却又觉得世事渺茫,无限感慨。
珍惜和我们有时空交集那些人,也许我们的相遇就是那么短短的一段时间,再次相遇已经是多年后了事情了。同学也好,朋友也罢,大部分都是和我们只是共同拥有那么一段时光。
时光易逝,岁月匆匆,再见时我们可能已两鬓如霜。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宋·陆游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後 》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三年(1176)三月,陆游52岁,在成都范成大幕府。诗人精通书法,尤擅长草书,几乎出神入化。于是由醉中作草书,联想到用兵,实为妙哉!
诗人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
能够把书生的毛笔,想象成为国战斗的武器,也就是陆放翁了。
不过书生投笔从戎的例子也还是很多的。
明朝的王阳明、清朝的曾国藩都是榜样。
文人打仗的优势在于能够看清楚形势,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利用趋势实现目标。
儒将,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造就一番功业。
君不见,谈笑间,宁王朱宸濠的叛军就在王阳明的心理和军事双重攻势下,节节溃败,最终宁王以被俘收场。
还有晚清重臣曾国藩,面对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国藩组织起了湘军,在军事思想上“儒”的宗旨,被贯穿在曾国藩湘军的募兵、选将和管理三个大方面,体现了曾国藩的军事才华。
曾国藩的湘军,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它不但是19世纪中国的一个军事现象,而且是一个“”文人带兵“”文化现象,因为它是一支真正由读书人领导的军队,是在乱世中一群“投笔从戎”的书生们组建和指挥的军队。
曾国藩从一开始组建湘军时,就赋予了这支军队很多、有着很明显的卫道的特质:首先,曾国藩从一开始就让那些与自己志同道合的读书人担任各级指挥官,欲以文化道德的力量来塑造这支军队的灵魂;其次,曾国藩虽然知道在古今中外的军事史上,一支铁的军队一定都有铁的纪律,但曾国藩在注重用纪律约束士兵的同时,还用“讲学”的形式“感化”士兵;再则,在平时“练兵”时,曾国藩不但教练士兵军事思想与技能,更注重士兵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曾国藩看来,做人的道理比军事本领更为重要,必须老生常谈,以致使每一个湘军士兵都能心领神会。
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
——出自唐·张萧远《观灯》
过完元宵节,人们就开始进入新一年的生产生活。到唐宋时期,元宵节几乎成为全民狂欢的节日,这一天解除宵禁,男女青年夜游灯市,相看两不厌者或可有缘成为夫妇。正是:“十万人家火烛光,门门开处见红妆。歌钟喧夜更漏暗,罗绮满街尘土香。”,也是那时候的情人节,邂逅的爱情故事频发的好日子。
一首古诗将红灯高挂的景象描绘的流光溢彩,在这万家团圆欢聚一堂的新春时节,门庭前的那一盏大红灯笼绝对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更是吉祥喜庆的象征 !
万家灯火,情暖人间。
小结
中国的古诗词每一部都是一个故事,我们也许无法一下子明白其中深意,生活阅历多了,慢慢地就会和诗人创造的场景产生共鸣。不论是与友人秉烛畅谈、还是金戈铁马入梦来,亦或是欢庆庆元宵节的万家灯火,都不亦快哉!
珍惜那美丽的诗境,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