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看书,无论散文,还是小说,可能跟接触的环境有关吧,到了初中,我依然还是老样子,我有时,想不懂,为什么有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把小说放在课本下,还有人为了一本书熬到深夜……
高中,我的语文总是接近倒数,作文也总是写不好,而老师,每次也喜欢倒着来读成绩,确实有点揪心,所以,我想出来了一个办法——看课外杂志。
其实,高中,我还是不喜欢看课外书,但确实是词穷了,不得不每天都看课外书,丰富自己的写作的内容和阅读能力,什么“意林”、“读者”、“青年文摘”,其实,只是一年,我看了好多的书,然后把合适的摘录在自己的笔记里,一直到现在,我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看习惯了,偶尔不看,会觉得少了点什么,所以,似乎,在被动中,我养成了主动看书的习惯。
后来,读大学,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跟别人的还有点不一样。我的课程总是安排的满满的,其实,挺羡慕有些人,说不出来的感觉。
不过,只要有空,我还是会去图书馆,特别是有散文,杂志的角落,然后摘录下唯美的文字,写下自己的感受。
也许,我会看到让人迷茫的书,但忧伤却很唯美。
看到《谁的青春不迷茫》,说实在的,当时只觉得很唯美,毕竟离大学毕业还有点久远,而四年后,面临大学毕业,还没有工作的自己,突然觉得自己那么复合,我迷失在了人群里,幸好提前了解,所以学会感谢,路途中,别人的引导,如果自己没有目标和方向,就像迷失的羔羊,越来越远离家园……
也遇见,散发光芒的书《遇见更好的自己》,学会, 滞留停足的地方,不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是一个方向,而我做的就是坚守自己的方向。
当自己真的进去社会,才会真正的发现,原来学校里面住的只有一群人——单纯、天真,没有顾忌。而社会,就不言而喻,简单的来说就是形形色色,看着他们的面孔,你就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不是因为阅人无数,而是相由心生。不是你遇到的每一个人,都有义务对你好,所以要学会释怀,懂得感激,然后让自己的内心沉淀下来,学会忍让。
有人说,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感觉模糊的时候,证明你没有确定自己的方向,而我应该也反思,我未来的方向。因为,不能穿越,更不能躲避未来:即使有平行的时空,也许某个角落里,有着长相,肤色一模一样的自己,也许我们也来不及相识,更来不及互换,只能靠第六感的牵引,感受到彼此的存在,所以应该明确自己的方向,然后一直在路上,不断学习让自己充实。
有时,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以前大多数的时候,我觉得美食是一种慰藉品,突然发现,原来文字也不奈,毕竟那是一种独白,觉得文字就像酒,耐人寻味。
后来遇见了三毛 ,看到这样深沉的文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沐浴阳光,一半洒落阴凉”,虽然这是诗意,但还是执着,何尝不是一种追求。
再后来,我也遇见了周国平作家,他的文字简单,直白,却富有哲理,让人深思。
如果你看过他的书,他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成熟了,却不世故,依然一颗童心;成功了,却不虚荣,依然一颗平常心,兼比二心着,我称之为真性情。”当时,我只是觉得,他写的很好,深入也不知一二,后来渐渐明白,原来,亲人只能教会自己成长,而别人才可以教会自己成熟。我们每个人都有童心,可是,如果童心不分场合,那就是傻,于是从傻中渐渐成熟起来。
在文字中发现美,也学会了成长,希望自己能做到善待他人,善待自己,别人也能深情以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