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一样,所以追求的东西不一样。有的人为国家鞠躬尽瘁,有的人醉心于自己的事业,有些人沉迷于权力,有些人追名。这其中,有的可能可能是天赋要发挥的本能冲动,有的可能是心理需要。不管动机如何,但构成了这个世界的五彩缤纷。
但我觉得,最难得的是生活的平衡。生活是什么?这个话题太庞杂,但不得不说。如果想过高于一般水准的生活,这个生活就包括本身具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和审美,做人与修养,合理的社交活动,身体锻炼,健康的作息,有成系统的知识技能(工作),伴侣与孩子的互相成长。这些构成了生活的基本要素。
要平衡这些就需要智慧。但根据阶段的不同,时间可以不断重新分配,但有些根本性东西确实是随时需要学习与应用的,比如思考、认知提升、审美、修养,这些都可以在事上磨练。就算人生方向没确定,但是做到班长说的确定有益,我觉得也可以过一个高水准的普通幸福生活。
关于要不要孩子,有些人习惯从付出的角度看待,时间、物质等的付出,出发点还有亲密关系的需要。我觉得,有孩子其实也是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因为对自己的成长过程,大部分人其实是处于“无意识”状态,通过参与孩子的成长,感受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也促进了自己的反思与成长。
关键还在于自己。心里没亮堂之前,干什么都觉得是阻碍;心里亮堂了,干什么都可以增益自己。一般意义上,“极端的人”,比如梵高、巴尔扎克等。他们专心于一件事,成也此,败也此。“速成速朽”一般用于分析急功近利之人,但是我觉得也可以用来分析梵高和巴尔扎克这类人。他们做一件事,用尽精力,没有给生命和生活留空白,所以没有后劲。张弛有道没有在他们身上得到体现,也可能是因为我更喜欢“细水长流”,“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观念。
如果他们更注重生活的平衡,不那么“极端”,生活会给他么提供侧面进攻的方法和智慧,经过时间的洗涤,他们的成就境界正常也不比现在低,大概率上应该更高,而且自己的生命质量与长度也得到了提高。但这都是一厢情愿了,天性不同,选择不同,性格不同。
我的这些价值评判,还是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较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