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注生活,放眼世界!
浅谈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感受 高一三 刘惠承

浅谈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感受 高一三 刘惠承

作者: 五温西东 | 来源:发表于2019-03-10 17:50 被阅读57次

随着《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在陈更夺冠中的完美谢幕,我除了对参赛选手深深的敬佩之外,也对这档节目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作为一门文化类节目,大多数人一开可能兴致不高,但《中国诗词大会》却容易让人着迷,让人忍不住地也想参与其中,一同去探索中华文化瑰宝的秘密。这样的吸引力,离不开诗词本身就具有的韵味,但同时也依靠节目组的精心准备。首先,在诗词大会中的竞猜、“飞花令”等对抗性安排,增加了节目悬念。其次场地的背景布置,如水舞台、大屏幕意境展示等全新舞美设计,增加了节目观赏性。再者加入了手机摇一摇等新媒体互动、多屏传播等技术手段,使人们从观看者变成了参与者,大大提升了节目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诗歌与传媒、文化与科技的有机结合,为传统文化搭起了一个最大的、最接地气儿的课堂。

有人说: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确实,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尼尔·波兹曼指出,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现在《中国诗词大会》就是要把中华诗词融入现代娱乐,要观众在娱乐的同时重新对我们的文化有所思考。

除此之外,这档节目响应了“四大自信”中的“文化自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在这样一个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数不尽的外来文化冲击着本国的传统文化,其中不乏有恶意颠覆国家的邪恶文化,我们想要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就不可避免地要重新拾起我们祖祖辈辈留下来的文化宝藏。而相较与其它文化瑰宝,几句朗朗上口的诗词更容易传播,那沉淀在每一位中华儿女血脉里的文化基因,能唤醒每个人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中国诗词大会》就像一把火,点燃了人命群众对诗词的热爱,使一个文化节目成为一场现象级的文化盛宴,像一道清流直入人心、浸润心灵。

�;�<�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对《中国诗词大会》的感受 高一三 刘惠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kp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