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课程是语数英三科的公共课,我们都早早来到了指定的上课地点。开场主持人就隆重介绍了来自北京教育学院的余新教授,余新教授直言不讳地说,主持人介绍的都没有用,你们能记住多少?你们今天来是干什么的?今天来的今天最重要的不是我,而是在座的你们……
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活动开始了……
洒脱从容我在哪里 勇担重任
总算明白了此次培训目的意义,也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余新教授帮我们梳理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和策略:“想出来、做出来、说出来、写出来、炫起来”前四个字需要我们字字落实,一步一步做出来,最后自会“炫起来”!
倒水与教学
世界咖啡学习方式 被忽略掉的专业理念 大涨见识
终于明白了这种学习方式叫“世界咖啡”——一种探究式学习方式。
半天的体验课程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了,却留下了深深的思索。
第一、在教学中怎样实现真正的以生为本。
首先,怎样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余新教授开场就站在学生的角度,忽略自己在学术界高深的影响力,而关注到参训的老师们,换位思考,解放参训老师,别把学习当负担,放下手中的笔和本,因为以往记好多,不看却没有用,伴随着一段理解的掌声,于教授在黑板上写了几个教学目标,并提醒大家不用记在本上,记在脑子里就可,还用好手机。并明确强调今后的培训,尤其是成人的培训,你就是在和手机这个对手竞争,三分钟后,老师们开始狂聊,结束五分钟前收场,还是你三分钟吼住全场呢?这对于所有的准培训师们来说可真是不小的挑战。
其次,从一杯水看落实以生为本。
老师亲自拿一杯水往另一杯子里倒,一杯水如老师的知识技能,另一只杯子如果盖子没打开,你怎么也倒不进去,你只是完成了倒水的动作,水全洒掉了,却没有真正实现教学,让我想起了有关一杯水故事。记得儿子读九年级时,他每天早晨很早起床,读书很辛苦,怕他上火,我早早起床给他精心熬制了一杯梨茶放在保温杯中,看他装在书包中,出门时还亲自叮咛他,一定要喝掉。可两天后在为他整理书包的时候,看到了那杯梨水,原封不动的在书包里放着,反观自己的教学,不也常出现这样尴尬的局面吗?一道数学题我们反复讲n遍,考前讲过的一道阅读原题,第二天考试的时候,学生仍然不会答。反思之后就深深的感觉到我们的教学关注到的是我教了,有时候只为图个心安,但是学生真正学了吗?学会了吗?后就是如何设置教学活动才能真正实现以生为本。对我们在座的来说就是如何做才能让参训老师受益?
最后,如何设置教学活动才能实现学习目标?
我感觉这里除了老师有很高深的文化积淀和教学技能,还需要有教学智慧的。因为我们要根据不同的学生需求而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关注到不同的学生的反应,来适时调控课堂。比如第一次让桌长上台分享,第二次让桌长推荐一人,还以为也要上台,就像我就差要主动走上去,谁知宕开一笔要收拾卡片,然后教授不急不躁地倒出来第四个一级概念——专业理念,这样全场小伙伴惊呆了,这样收放自如的培训,既充分调动了培训者的参与热情和思维活动,又波澜起伏,出人意料,让人意犹未尽,进而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
第二、从教师到培训师到底有多远?
这是最引发我思考的问题。从第三个台阶的优秀教师,到一个合格的培训师,这中间一定有一个很艰难而又漫长的成长历程。需要我们苦心修炼才能实现完美蜕变。因为老师在让我们梳理第一级的四个一级概念时,我们在预期成果,培训方式,培训经费,服务管理等关键项目上纠结无比。但唯独没有关注到专业理念,以及专业价值。从这种现象来看我们还真的没有从专业的层面来思考所进行的培训项目。四个一级层面的概念转变了我们对培训师的认识,让我们从更专业更高的角度来考虑将来所要从事的培训师职责。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必须从专业的角度考虑,系统地设计教师培训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专业的理念和专业的知识,所以从教师到培训师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向目标进发教授最后总结的四+1+1(即专业理念、需求定位、实施策略、培训资源+项目设计+世界咖啡)不仅至精至简,还为我们将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从培训者的角度出发,给他们带去有趣有切身体验的有效培训活动,而不是一厢情愿的灌注式讲座,从而加重参与者负担,而让我等徒劳无功,我感觉心中的目标渐渐明晰,从教师到培训师——使命重大但也无比光荣,让我们边学边思共成长,边思边走达彼岸!!!
做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