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的时候,物理课本上如此解释“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物体的振动在空气这种介质里传播开去,使得耳朵里面的鼓膜也振动起来,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这个解释真的不太令人满意。鼓膜振动了,怎么就听到声音了呢?后来在其他书上面终于看到了一点儿补充说明:鼓膜的机械振动使得听觉神经收到刺激,这种刺激在神经细胞间以生物电的形式传播,然后人的大脑收到这些生物电信号,做出分析,人就听到了声音。
这个解释更详细了一点,但是仍然有描述模糊的地方:大脑对这种生物电信号做出了什么分析,怎么就听到了声音呢?
思考后我的结论是:其实声音本质上是大脑的一种感觉,是对外界相关刺激的一种感觉。外界刺激是真实存在的,而听觉是一种大脑形成的对应意象。
同样道理,视觉、味觉、肤觉、嗅觉已及内脏感觉也是这样的,都是大脑对于相应刺激产生的对应意象。
所以如此以来,我们就可以到达这样一个结论:我们所感受到的世界,其实是一个意象组成的世界,不能完全等同于客观的物质世界。它是因为物质世界的真实存在而出现的,不过要基于我们的感官和神经系统而存在。
我们都是人类,神经系统相同点较多(呵呵,当然了),所以我们眼中的世界大同小异,但如果和动物相比的话,由于神经系统的差异,我们眼中的世界和它们眼中的世界会有很大不同。打个比方来说,如果我们去到蛇感觉到的世界或者去到苍蝇感觉到的世界,你会发现那是一个非常不同于我们世界的地方,以至于你都认不出来,其实是同一个世界!来自同一个物质世界的,不同的意象世界——用一句话总结,就是“同源而不同相”。
也就是说,我们虽然真实地生存在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中,然而我们感受到的世界,却是一个意向组成的世界。那么佛家所说的“婆娑世界”,会不会指的就是这个人类感受到的意向世界呢?如果我们的神经系统可以再进化得更高级,是否可以感受和认识“婆娑世界”之外的其他世界呢?
既然如此,我们来过渡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能完全脱离我们的感官来描述这个客观的物质世界吗?我认为答案是:不能,至少现在不能。
因为感知是一切认识的开始,故而我们要完全摆脱感官谈认识,可能吗?现在最抽象的那些理论,无论是用多么抽象的符号表示的,都是在研究和空间、时间有关的问题,但空间、时间其实便是意象,你看我们的研究始终还是停留在所谓的“色”、“相”之上,摆脱“色相”层次的的认知,有吗?
其实世界的本源是那样的,而我们的感官将其特性分解成大小、形状、颜色、远近、运动等空间特性,还有冷热、软硬等物质特性,以及根据变化而来的时间特性等等。就像从一个点,源源不断地扯出来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拉花,我们感官的特点是将本来纯一的特征分解开来,并感知和反应,于是形成了这个千姿百态、婆娑多姿的意象世界——暂时就叫作“婆娑世界”吧,而这些不同的意象或与之对应的名称、概念,就是道家所说的“名”。
《道德经》里面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所谓无名,即客观世界本来的特征与样子,而有名,即我们感知得到的意象世界。无名是世界本来的面目,而区分它以各种意象并命名,即出现了我们现在感知到的这个婆娑世界,故曰:有名,万物之母。
不知解读的对否,还望方家多多指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