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卷二·一二】
古称状元,不必殿试第一名。唐郑谷登第后,《宿平康里》诗曰:“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按:谷登赵昌翰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周必大有《回姚状元颖启》、《回第二人叶状元适启》。当时新进士,皆得称状元。惟南汉状元不可作。《十国春秋》载:“刘䶮定例,作状元者,必先受宫刑。”罗履先《南汉宫词》云:“莫怪宫人夸对食,尚衣多半状元郎。”古称探花,不必第三名。《天中记》:“唐进士杏园初会,使少俊二人探花游园,若他人先折名花,则二人被罚”。《蔡宽夫诗话》云:“故事:进士朝集,择年少者为探花使。”是探花者,年少进士之职,非必第三名也。进士帽上多插花。太宗曰:“寇準少年,正插花饮酒时。”温公性严重,不肯插花。或曰:“君恩也。”乃插一枝。大概以年少者为贵。某《及第》诗曰:“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醉归扶杖人多笑,十里珠帘半下钩。”或又曰:“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皆伤老之词。熙宁间,余中请禁探花,以为伤风化,遂停此例。后中以赃败,人咸鄙之。王弇洲曰:“禁探花之说,譬如新妇入门,不许妆饰,便教绩麻、造饭。理非不是也,而事太早矣。”余按李焘《长编》载:“陈若拙中进士第三名,以貌陋,人称瞎榜。”盖宋以第三名为榜眼,亦探花不必第三名之证。
状元,音zhuàng yuán。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从隋朝开始实行科举制以来,从中经历唐、宋、元、明、清各代,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历经近1300年。在“学而优则仕”的年代,文人都把考状元作为最高目标。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又因居三鼎甲之首,亦别称鼎元。但状元等都是民间说法,正式名称为“第一甲第一名”。唐朝官方文书仅有少量“状头”记载。
郑谷(约851—约910),字守愚。唐袁州(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唐末诗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风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云台编》。
平康里,音píng kāng lǐ。唐长安街坊名。位于长安城北,也称“北里”。后亦为妓院的代称。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裴思谦》:“思谦及第后,作红笺名纸十数诣平康里。”宋·罗烨《醉翁谈录·序平康巷陌诸曲》:“平康里者,乃东京诸妓所居之地也。自城北门而入,东回三曲,妓中最胜者,多在南曲。”
赵昌翰(生卒年不详),字德蕃。唐京兆奉天(今陕西乾县)人。赵蒙子。唐僖宗光启三年(887)状元。其父赵蒙,于宣宗大中九年(855)状元。称“父子状元”。
周必大(1126—1204),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辈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及第。二十七年(1157),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1195),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姚颖(1149—1183),字洪卿。福建长乐姚坑人。10岁能文,人称神童。师事名儒郑锷。宋淳熙元年(1174)中举。淳熙五年(1178)中进士,对策讲贯中庸、大学宗旨,论敌国事尤详备,受孝宗褒奖,擢为第一即状元。后因岳父任左丞相,为避嫌自求外放,出为通判平江府,决讼以制豪强为旨。到任不久便患病身亡,享年三十四岁。姚颖博闻多识,性情淡泊、谨重,极有雅量,力学勤苦,文章俊秀。居官常不敢有所作为,恐同僚认为才华出众,论天下事无不尽被证实。世人惜其英年早逝,不能有所大成。著有《家集》。后来,理学巨擘叶适为其撰写了墓志铭。
叶适(1150—1223),字正则,号水心居士。温州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人。出生于瑞安,晚年讲学于永嘉城外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南宋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淳熙五年(1178),叶适中榜眼。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历官平江府观察推官、太学博士、尚书左选郎、国子司业、知泉州、兵部侍郎等职,曾参与策划“绍熙内禅”。叶适对外力主抗金,反对和议。但在权相韩侂胄谋划北伐时提出异议,被改授权吏部侍郎兼直学士院。开禧北伐失败后,出任沿江制置使等职,节制江北诸州。迁江淮制置使。韩侂胄被杀后,以“附韩侂胄用兵”罪名被弹劾,遂返回故乡,从事讲学、著述而终身。嘉定十六年(1223)去世,享年七十四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定(一作忠定),故又称“叶文定”、“叶忠定”。在理学上,他所代表的永嘉学派,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渊的心学并列为“南宋三大学派”,对后世影响深远。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先生别集》、《习学记言》等。今人合编有《叶适集》。
南汉(917—971),是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两省及越南北部,面积约40多万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刘谦任封州(现广东封开)刺史,拥兵过万,战舰百余。刘谦死后,刘隐继承父职,逐步统一岭南,进位清海节度使。907年,刘隐受后梁封为大彭郡王,909年改封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为南海王。刘隐死后,其弟刘䶮袭封南海王。刘䶮凭借父兄在岭南的基业,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在番禺(今广州)称帝,改广州为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十一月,刘龑改国号汉,史称南汉,是为南汉高祖。971年为宋朝所灭,历四帝,五十四年。
《十国春秋》,史学著作,清·吴任臣编撰,共一百四十卷。十国即闽国、吴越、吴、楚、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南唐、北汉。《十国春秋》写了十国创建、发展、巩固、衰亡的全过程,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它以《史记》为模样,全书分为本纪、世家、传记以及经济、文化、宗教等部门。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十国春秋》,计有吴十四卷,南唐二十卷,前蜀十三卷,后蜀十卷,南汉九卷,楚十卷,吴越十三卷,闽十卷,荆南四卷,北汉五卷,十国纪元表一卷,十国世系表一卷,十国地理表二卷,十国藩镇表一卷,十国百官表一卷。康熙八年(1669年)完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任臣以欧阳修作《五代史》,于十国仿《晋书》例为载记,每略而不详,乃采诸霸史、杂史以及小说家言,并证以正史,汇成是书。”
刘䶮(889—942),又名刘龑、刘纻,初名刘岩、刘陟,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建立者。原籍上蔡(今属河南),一说彭城(今江苏徐州)。其祖因经商南海,迁居泉州(今属福建)。刘䶮初掌军事之时平定岭南东西两道诸割据势力,控制岭南,西与马楚争夺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两管(今广西西部、南部及广东部分地区)。乾化元年(911),其兄刘隐去世,刘䶮为权知清海军留后,后梁授刘䶮为清海军节度使,封南平王。贞明三年(917),刘䶮称帝,建都番禺,改称兴王府,国号大越,次年改国号为汉,史称南汉。据有今广东、广西及云南一部分。刘䶮在位时期,依靠士人治政,尽任士人为诸州刺史;还通过科举,每年录用进士、明经十余人为官,避免武职官员据地称雄。但刘䶮及其继任者均为荒淫残暴之君,广聚珠宝珍玩,大兴土木。为了课敛重赋镇压反抗,滥用酷刑,民众不堪其苦。光天二年(942)刘䶮去世,庙号高祖,谥号天皇大帝。按:䶮,音yǎn。
宫刑,音gōng xíng。宫刑,中国古代刑罚。“宫”,即“丈夫割其势,女子闭于宫”,就是阉割男子生殖器、破坏女子生殖机能的一种肉刑。宫刑又称蚕室、腐刑、阴刑和椓刑,这些不同的名称都反映出这一刑罚的残酷。所谓蚕室,据唐人颜师古的解释:“凡养蚕者欲其温早成,故为蚕室,畜火以置之。而新腐刑亦有中风之患,须入密室(也许是最早的无菌室概念),乃得以全,因呼为蚕室耳。”这就是说,一般人在受宫刑以后,因创口极易感染中风,若要苟全一命,须留在似蚕室一般的密室中,在不见风与阳光的环境里住上百日,创口才能愈合。宫刑又称腐刑,指受刑者像腐朽的木头不能开花一样。宫刑又称阴刑,是指对男子或女子的阴处施刑。宫刑又称为椓刑,见于《尚书·吕刑篇》,“椓”据《说文》释是以棍击伐之意,据马国翰《同耕帖》载,古有椓窍之法,谓用木棍敲击女性下身,以破坏其生育机能。宫刑是残酷性仅次于大辟的一种肉刑,而且,其对受刑者的侮辱性及心理伤害更大。可以说,宫刑是比死还要难受的最耻辱的惩罚。
对食,音duì sh。原义是搭伙共食的意思,后来的解释有两种:第一指古代宫里女子间的同性恋(古称“磨镜”)。那些得不到帝王宠爱的宫女在深宫里因不得与异性接触,与女子发生同性性爱;第二指宫女和太监结成挂名夫妻。
尚衣,音shàng yī。官名。秦始置,属少府,汉初尚沿置,旋废。北齐时,门下省置主衣局,隋改为尚衣局,属殿内省。唐宋沿置。明为尚衣监,归内侍掌管。清不设,惟俗称织造为尚衣。
《天中记》,明代著名类书,明万历间陈耀文(1573—1619)撰。书分五百余类,每类俱有类目,辑录资料,“自九流毖纬,以逮僻典遗文,搜罗颇广”。所列条目均注明出处,体例较善。其特点是作者在辑录资料时,兼指其错误,并加以订正,这是共他类书所不能比及的。《天中记》取材广泛,采辑丰富,徵引完备,是古代类书中较完善者。
《蔡宽夫诗话》,宋·蔡居厚撰。蔡居厚(生卒年不详),字宽夫。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历官知东平府。《蔡宽夫诗话》评论历代诗歌,兼及诗中用韵、典故、句法等,见解较为深切。作者另有《诗史》一书,则以记录诗事为主。二书皆已散佚,今人有辑本。
太宗,指赵光义(939—997),即宋太宗(976—997在位),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开宝九年(976),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意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对内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寇凖(961—1023),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景德元年(1004),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瀛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凖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景德三年(1006),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病逝于雷州。皇佑四年(1053),宋仁宗下诏为其立神道碑,并亲于碑首撰“旌忠”字,复爵莱国公,追赠中书令,谥号“忠愍”,故后人多称寇忠愍或寇莱公。寇凖善诗能文,其七绝诗尤有韵味,有《寇忠愍诗集》三卷传世。
温仲舒(944—1010),字秉阳。北宋河南(今河南洛阳东)人。北宋大臣,与寇准并称“温寇”。 太平兴国二年(977),中进士,位列探花。曾任枢密院副使,改任同知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后外放秦州知州,驱逐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使之从边地成为北宋的内地。回朝后担任过参知政事。大中祥符三年(1010),温仲舒被封为昭文馆大学士,不久去世,享年67岁。追赠左仆射,谥号为恭肃。
熙宁,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自1068年 至1077年,共计10年。
余中(生卒年不详),字正道,一字行老。江苏宜兴人。宋神宗熙宁六年(1073)状元。熙宁五年(1072),余中与兄长余贯同赴礼试,余中高中,而余贯落选。余中请求黜退自己以录兄长,朝廷不许,但却欣赏嘉奖了余中的做法。第二年,余中廷对第一,上疏乞罢琼林宴,以厚风俗,得神宗嘉许。余中入仕后,曾为大理评事,太常寺少卿等职。余中拥护变法,王安石被迫辞相时,奏请余中随行,知江宁府。哲宗即位,起为秘书省正字,迁著作佐郎,绍圣初(1095),出使辽国,还朝后奏言河朔城池需修葺、加固,以备不虞,未受重视。宣靖间(1119—1127),金兵长驱直入,河朔城池难以固守,朝野人士始服其当初先见之明。后官国子直讲,知湖州,移知杭州后致仕,病逝于家中。
王弇洲,即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yǎn)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先后任职大理寺左寺、刑部员外郎和郎中、山东按察副使青州兵备使、浙江左参政、山西按察使,万历时期历任湖广按察使、广西右布政使,郧阳巡抚,后因恶张居正被罢归故里。张居正死后,起复为应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卒赠太子少保。王世贞与李攀龙、徐中行、梁有誉、宗臣、谢榛、吴国伦合称“后七子”。李攀龙故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著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艺苑卮言》、《觚不觚录》等。
绩麻,音jì má。指将麻纤维加工成可以用于织造的麻线的过程,包括去除麻表面的无用青皮和麻叶,将其披开为细麻,晾晒去除水分,然后搓成线或麻绳。在现代汉语中,“绩麻”通常指把麻搓成线的活动。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诗:“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李焘(1115—1184),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xùn)岩。眉州丹棱(今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人。南宋官员、历史学家、目录学家、诗人,唐太宗第十四子曹王李明之后。绍兴八年(1138)中进士,授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未就任,于丹棱龙鹄山读书。至绍兴十二年(1142)秋,李焘始赴任。其后历官州县及朝廷史职,宋孝宗朝仕至同修国史。李焘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但终未获大用。淳熙十一年(1184),以敷文阁学士致仕,不久后逝世,年七十,追赠光禄大夫,赐谥“文简”。累赠太师、温国公。著述颇多,有《巽岩文集》、《四朝通史》、《春秋学》等五十多种,大多失佚。今存《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六朝制敌得失通鉴博议》十卷、《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十卷,清代皆编入《四库全书》。原有诗文集五十卷,今已佚,《两宋名贤小集》、《全宋诗》等录有其诗。
《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国古代私家著述中卷帙最大的断代编年史。宋·李焘撰。原本九百八十卷,今存五百二十卷。仿司马光著《资治通鉴》体例,断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迄於宋钦宗赵桓靖康,记北宋九朝一百六十八年事,定名《续资治通鉴长编》。近代治宋史者对该书史料价值评价甚高。
陈若拙(955—1018),字敏之,幽州卢龙(今属河北)人。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第二。历知州府,累迁兵部郎中、河东转运使。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擢右谏议大夫、知永兴军府。又移知凤翔府,入拜给事中,出知澶州。天喜二年(1018)卒,年六十四。《宋史·陈若拙传》:“若拙多诞妄,寡学术,当时以第二人及第者为榜眼,若拙素无文,故目为‘瞎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