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崔律精时力交流群
[Day52] 多任务并行是个误区! (崔律·100天精力和时

[Day52] 多任务并行是个误区! (崔律·100天精力和时

作者: 和盼妈一起学阅读 | 来源:发表于2018-11-17 00:10 被阅读0次

    【Day52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9月25日“崔律·100天精力和时间管理训练营”第8.2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找出不恰当的多任务并行场景,并作出改善行动计划。

    A1:回顾今早听课,溜号想起同学会自己帮忙采购的物资到底到没到,需要确认一下。嗯这件事并没有列入日清单。需要靠脑袋来想,然后就干扰了听课的注意力。类似这种情况其实有很多,我都会不注意的直接跳转到溜号那件事去,比如赶紧找同学确认收到快递没。虽然今天没马上去找同学确认,但还是听课分心。究其原因:1)我还是没能好好利用日清单,现在每天都用电脑规划日清单,导致自己不愿意用手机随时收录事项;2)连锁任务的事前、事中、事后思考法还是没用起来,像刚才溜号的事情属于事后的任务。3)对于溜号其他这件事总是很难改变,一是对注意力和专注力重要性的认知不够深刻,表现为不知道背后的原理性知识,稀里糊涂只是知道应该一次只做一件事,但想和做变成了两件事。不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其实回想一下,困扰自己的很多事,比如创造力低、深入思考能力低,记忆力差,记不住关键信息,都是和自己长久以来不专注的做事有关。

    A2:第一件事:日清单、日清单、日清单,它是解放大脑被各种繁琐事情占用的好工具,信任它使用它。强化事前和事后事项。日清单从早到晚,从前到后。检查日清单2天内在做的事,想一下事后的结果,把事后事项也列入;第二件事:时刻提示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保持专注度。在开启atimelogger时,提醒自己一次只做一件事,事后总结标记是否一次只做一件事,全天统计一次只做一件事的数量。

    <实践日志>

    1.我在本讲中学到的点:

    【昨日回顾】

    1)事务型、常规型以及高价值型,这三种类型的比重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如何对待、如何处理这三种类型的工作呢?

    2)基于三种类型工作自己如何应用呢?周颖A的很赞。反思了atimelogger中工作类型的划分,然后按照三种工作类型进行划分。反思自己的分类也只有工作常规这一类。需要调整。

    3)脑力工作时代已来临,发现自己的脑力真的挺低,从现在开始锻炼脑力吧。

    4)时间比精力更多,这是很多人常见的现象,更说明精力管理必须科学学习和练习。

    【今日课程】

    靠专注力去做事时是在用思考脑系统。

    第1部分:多任务并行的骗局

    1)在学习等需要高精力去做的事件上,我们看的是投入产出比,时间利用率,具体表现为学到了多少,学到之后的效果,看的是成绩、产出和成果。不唯时间长度,不能说学习60分钟就比30分钟的效果更好。

    2)大脑的工作原理:《慢思考》中分:反射脑、思考脑和存储脑。反射脑是快而原始的、思考脑是慢而成熟的及存储脑则是在时刻等待空闲。思考脑最需要注意力。思考脑无法同时处理多个任务,它甚至不能“一心二用”

    第2部分 多任务并行误区

    1)表面看上去是同时做很多事情,实际上是很多事在不停的切换,短时间内做一件事,频繁切换。

    2)当你有一件事需要专注力时候,尤其需要高注意力的时候,一次只做一件事。

    3)多任务并行的危害:任务1,任务2,任务3频繁切换,切换过程成会出现信息损失;多任务相互干扰,总时长更长;频繁切换工作,导致大脑在工作记忆、临时记忆和长期记忆之间频繁跳转,大量信息无法真正进入大脑的存储空间;损失专注度,需要花费更多的能量才能集中精神;频繁切换,没办法深入思考,扼杀创造力;如果与他人交流时还做其他事,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第3部分 一次只做一件事

    所有的高手都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情,各个击破。

    对于需要注意力做的事,与其多任务并行,不如一心一意制作一件事。

    2.我在实践中的亮点:

    【发现1】专注之后人更容易有愉悦感

    昨晚睡晚,早起精力值低,偏偏又想儿子。整个人的状态都不好,在这种情况下听课可想而知。但课程结束后,特别是记录和反思自己专注力这个过程,专注于思考,让思考到的东西都被敲出来自己看得见,没有其他分心,所以直到现在才感觉自己好起来。

    【发现2】以工作成果或投入产出比为导向的计划

    以时间为单位做的计划,是存在误导性和麻痹性,比如看1个小时的书计划,特别是在自己状态不好硬要坚持完成计划时,坚持这一小时,其效率真的很低。而这种方式的表达,就会让人觉得完成1小时就是目标,完成就是胜利。如果换成读完一章,并且要求最少输出一个便签。这样具体而准确的计划,就不会变成只拿时间当衡量标准,不追求投入产出。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与他人确认进度后才能决定下一步的工作,在发出确认信息后,等待信息期间做些别的事情,这个应该是专注的一次只做一件事,问题来了,看到对方回复时候,忙完手头事,又去进行确认后的事项。这里面涉及到的小事项比如事件A整理确认内容发出确认消息,事件B等待回复期间的另一件事,事件C收到回复后再去推进的事。这样的事件切换感觉也会耗费脑力,请问这样的事情应该如何安排才好呢?

    反思自己工作中三种工作类型的占比,发现事务型和常规型工作太多。值得反思。该如何提升高价值型的工作比重呢?这好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慢思考》

          讨论人类多任务并行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是“同步处理多任务”,这意味着你试图在同一时间做两件事情;第二件是“串行处理多任务”,这意味着你把多个任务切割成不同的部分,每次完成一部分。但你的思考脑不会区分这两种类型,因为对它来说,这两种方式同样意味着在任务之间不断切换。        扩展2:《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一旦发生任务切换,就有两件事随之发生。第一件事是与切换同步发生的:你决定转移注意力。第二件事比较不易察觉:为接下来要处理的事制定“原则”。

    扩展:《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如果这两个任务相对简单,比如看电视和叠衣服,那切换起来就轻松又迅速。但是,如果你正在做电子表格,同事突然要和你讨论公事,这两件事切换起来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切换任务是要消耗成本的。研究人员戴维·迈耶称:“多耗费的时间视任务的难易程度而定,就简单任务而言,时间成本小于等于25%,而复杂任务的成本则高达100%或以上。”

      扩展:作家戴夫·克伦肖: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最多的人和事最值得我们重视。如果你只愿付出一部分关心及零碎的时间,若即若离,那么你失去的不仅仅是时间,还有与他人的联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52] 多任务并行是个误区! (崔律·100天精力和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ov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