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锄麑触槐,桑下饿人

锄麑触槐,桑下饿人

作者: 雷子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23-07-13 09:23 被阅读0次

《晋世家》:

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使妇人持其尸出弃之,过朝。赵盾、随会前数谏,不听;已又见死人手,二人前谏。随会先谏,不听。灵公患之,使锄chú麑ní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锄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

  初,盾常田首山,见桑下有饿人。饿人,眯明也。盾与之食,食其半。问其故,曰:“宦三年,未知母之存不,愿遗母。”盾义之,益与之饭肉。已而为晋宰夫,赵盾弗复知也。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公宰眯明知之,恐盾醉不能起,而进曰:“君赐臣,觞三行可以罢。”欲以去赵盾,令先,毋及难。盾既去,灵公伏士未会,先纵啮狗名敖。明为盾搏杀狗。盾曰:“弃人用狗,虽勐何为。”然不知明之为阴德也。已而灵公纵伏士出逐赵盾,眯明反击灵公之伏士,伏士不能进,而竟脱盾。盾问其故,曰:“我桑下饿人。”问其名,弗告。明亦因亡去。

[翻译]

十四年(前607),灵公长成人了,非常奢侈,搜刮民脂民膏用彩画装饰宫墙。从高台上弹人,以观赏人们避开弹丸而取乐。厨师没把熊掌煮烂,灵公就发怒,竟杀死厨师,让妇女抬着厨师的尸体扔出去,路过朝廷。赵盾、随会前去多次劝告,灵公根本不听;后来,他们又看见死人的手,于是又前去劝告。随会先去劝,灵公不听。灵公感到十分担忧,竟让锄麑刺杀赵盾。赵盾内室的门敞开着,鉏麑看见赵盾的住处极其简朴,便退出来叹息道:“杀死忠臣,违背君王的命令,这罪都是一样的。”说完,头撞树身亡。

  当初,赵盾常在首山打猎,曾看到桑树下有个饿极了的人。这个人叫示(qí)眯明。赵盾给了他一些食物,他只吃了一半。赵盾问他为什么不吃完,示眯明回答:“我已经为人臣隶三年了,不知道母亲是否还健在,想把剩下的一半留给母亲。”赵盾认为他很孝敬,又给他一些饭、肉。不久,示眯明做了晋灵公的厨师。但赵盾不知道示眯明做晋君厨师一事。九月,晋灵公宴请赵盾,埋伏好士兵准备杀死他,示眯明知道后,担心赵盾酒醉无法站立起来逃跑,于是上前劝说赵盾:“君王赏赐您酒,只喝三杯就可以了。”想让赵盾赶在前面离开免于遭难。赵盾已经离去了,灵公埋伏的士兵还未集合好就先放出一条叫敖的恶狗。示眯明替赵盾徒手杀死了狗。赵盾说:“抛弃人,使用狗,虽然凶猛,但是又有什么用呢!”可是,赵盾并不知道示眯明是在暗中保护他呢。一会儿,灵公指挥埋伏的士兵追赶赵盾,示眯明反击灵公的士兵,士兵不能前进,赵盾终于逃脱。赵盾问示眯明为什么救自己,示眯明说:“我就是当年桑树下那个饥饿的人。”赵盾询部他的姓名,他没有告诉。示眯明因此隐遁而去。

相关文章

  • 古代官员自杀,为什么要选槐树?

    鉏麑为何偏要触“槐”而死呢?当从“槐”的文化意蕴去探究它时,竟发现“槐”有着如此深刻的文化内涵,甚至被赋予了象征忠...

  • 【野史春秋】刺客鉏麑为什么要触槐自杀

    更多春秋故事点→野史春秋 从小关注点和很多人不一样,比如小时候看'人戏'《铡美案》(现在想来,那时候真不错,现在在...

  • 思忧

    思忧烦躁无奈何, 酒解千愁人不醉, 不识桑木怎知蚕, 怕是指槐不认桑。

  • 种下的岁月,生命如歌

    耕耘一方土,种下岁月。 接过祖辈的锄,深深挖下,再沉沉翻起。一锄一锄一锄,又一锄一锄一锄…… 摩挲润湿的土块犹如触...

  • 又是一年春来到

    见几个牧童短笛骑牛背;见几个田下锄人运手忙;见几个摘桑拎着桑篮走;见几个采茶歌罢入茶筐。这是《封神演义》第24回里...

  • 2017-07-10

    一庭种德槐应茂,三径锄经桂自芳

  • 指桑见槐

    文/阿呆鳥.Lcanus 昨天和彤彤出去订蛋糕和一束花,回来的时候,我把车停在这桑树下。这桑树长得很茂盛,同根...

  • 每天一则文言文故事之西巴纵麑

    西巴纵麑 孟孙猎而得麑,使秦西巴持归烹之。麑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纵而与之。孟孙归,求麑安...

  • 槐(下)

    青年来得意外,安安静静地也没打过招呼,睁着黑白分明的双眼眨也不眨的看着他。槐心有所感,往树下瞧了一眼,辛亏...

  • 民国:风过槐桑

    楔子: 日头暖暖,槐花满枝,隔壁家的桑树长得肆意,枝权伸出来了好多,给这边的院子里添了些许拥簇的绿意。 云知意一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锄麑触槐,桑下饿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qp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