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宪问篇》1,2,3

《宪问篇》1,2,3

作者: 少年已不年少030 | 来源:发表于2020-11-09 17:34 被阅读0次

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

译:

原宪问什么叫耻辱。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做官领俸禄;国家政治黑暗,也做官领俸禄,这就是耻辱。”原宪又问:“好胜、自夸、怨恨和贪婪这四种毛病都没有,可以称得上仁吗?”孔子说:“可以说是难能可贵,至于是否是仁,我就不能断定了。”

克伐怨欲不行焉:做人不用那么“使劲”。

克、伐、怨、欲,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的状态,“克”就是说一个人好胜心很强,“伐”是指一个人自吹自擂,“怨”则代表一个人总是满腹牢骚,“欲”就是无法管理好自己的欲望。

尽管这四种状态都对人有害无益,但我们成功克服这四件事就能代表我们达到了“仁”的状态吗?孔子给出了否定答案。

孔子认为克服上面这些事只能证明你这个人真难得,你真的有心了,但却并不是仁。因为这是你不断提醒自己、反复克制自己的结果,而“仁”应当是一种从心而发、自在本真的状态。所以说,做人不用那么“使劲”,时刻鞭策自己有可能用力过猛,其实只需要生动活泼地每天好好生活就够了。

推荐书籍  《梁漱溟先生讲孔孟》。

2,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

译:

孔子说:“士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士人了。”

有很多人都喜欢旅游,但有些人也是一步都不想走出自己的家乡,就觉得自己的家在这里,就觉得哪里都没有这里安逸,人就会慢慢地被困住,甚至困死。

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孙通逊)

译:

孔子说:“国家政治清明,言语正直,行为正直;国家政治黑暗,行为也要正直,但言语应谦逊谨慎。”

行是自己一个人可以掌控的,而言就是要和别人对话了。祸从口出,所以要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相关文章

  • 《宪问篇》1,2,3

    1,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 “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

  • 宪问篇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

  • 早读分享《论语·子路篇第十三》2023-02-04

    他们两位放在一起,然后宪问篇下边就是一篇宪问篇,宪问篇之后又是卫灵公篇,季氏篇和阳货篇,是三位乱政者,那卫灵公是作...

  • 童解《论语》之孔子拍棺系列01-为谷而穀耻

    【第14篇宪问第01】 宪问耻。子曰:“邦有道,穀。邦无道,穀,耻也。” 【杨伯峻译文】宪问耻。孔子说:“国家太平...

  • 20220625论语打卡

    今日学习内容: 170. 《宪问篇》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掌握说话的艺术 171. 《宪问篇》 如其仁,如其仁:...

  • 《论语》宪问篇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国家有道,要正言正行;国家无道,行为依然要正直,但说话需谨慎。 子...

  • 论语宪问篇

    第九节:孔子对管仲的欣赏。 原文:或问子产。子曰:“惠人也。” 问子西。曰:“彼哉!彼哉!” 问管仲。曰:“人也。...

  • 论语宪问篇

    第七节:宝剑锋从磨砺出。 原文: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译文:孔子说:“爱他,能不以勤劳相劝勉...

  • 论语宪问篇

    第四节:仁义就是你的铠甲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用着不必有仁。” 译文:一位有德...

  • 论语宪问篇

    第八节: 原文:子曰:“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 译文:孔子说:“郑国制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宪问篇》1,2,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qr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