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个案大学在读。男性,男孩。看武志红著《为何家会伤人》,自觉较像。
童年:自述是留守儿童。爸爸基本没有照顾过来访,一直在忙工作,六岁那年失踪,报派出所然后无法找到(来访诉说可能去躲债,爸爸在奶奶去世后半年失踪)。妈妈在三岁时,被奶奶赶走(婆媳关系不良,夫妻离异)。
四岁的时候,奶奶得了血栓,瘫痪在床,孩子六岁时奶奶去世。卧床期间,奶奶嫌猫头鹰不吉利,打死孩子宠物猫头鹰,孩子失去心爱依靠。
爷爷兢兢业业,不擅言辞,作为后来的主要依靠。去年去世。
来访者期望能提升安全感,更多接受自己的童年,主诉有自卑心理,想改掉。
来访平时喜欢读书,玩网游,在学校剧团当演员,演员这部分取得部分成绩。
现有资源,有其他亲戚在来访在读高校的城市。姥姥姥爷在偏远地区,语言不太通。只能电话。上学的地方和姥姥姥爷的地方差2000公里附近,还语言不通。咨询师觉得姥姥姥爷那里不是个资源点。
咨询师似乎也忘询问了,没有问更多妈妈的消息。
目前来访生存还好,但难以面对童年。来访者难以面对童年,咨询师现在想想咨询师也不是给他(男他),不是给他讲道理。是那种安全感的丧失。那种从小没有依靠,靠不住的感觉。自述缺乏安全感,但声音不抖(接的电话咨询)。自述腹腔绷紧。来访比较无奈,说童年十分难以面对。自述看到过奶奶排泄物(咨询师补充是失禁),来访者提到俄狄浦斯,咨询师的判断是缺乏良好稳定的客体。
来访者在担心什么?自述有国家低保。该从哪个方向入手,咨询师稍微有点晕。去处理童年的创伤是不是个伪命题,而且咨询师似乎也只是先从婆媳关系入手,试着讲婆媳关系。来访者说对电视上别人家有幸福的快乐的生活,家庭生活,感到陌生。咨询师有些无助,不知从哪入手。寻求下老师同学帮助。
回应案例26
1.父亲、母亲、奶奶的离开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如果这些事件影响安全感,那么该思考的是,为何现在才来谈安全感?而不是花力气谈童年
2.爷爷去年过世,对个案心情的影响也许在时间上更紧迫,谈童年不如谈去年
3.都大二了,更关心的通常是去哪里找未来的新娘,而不是跟谘询师一直谈大概毫无印象的老娘
4.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不在身边,成了实质孤儿,又只有低保,学费够不够?生活费够不够?就算城里亲戚接济,一般社交、谈恋爱的资金去哪里找?好意思向亲戚要?才大二,课业能应付吗?毕业后有出路吗?一大堆现实问题围绕身边,想到未来漫漫长路,看著等在眼前数不清的挑战,觉得安全才奇怪。
作为一名心理工作者,我能理解,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原生家庭,但重要的是目前包括以后的成长,家长需要成长,孩子也一样。让我们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成长,亲子关系四步:陪伴、倾听、肯定、建议。这是我们可以去做的。
现在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家长来了一味讨论孩子,和孩子交流一味讨论家庭,都忽略了当事人本身评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