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社会上流行着一个词语叫做“穷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词语呢,接下来就作一个简单的探讨。
首先,说一下时代背景。中国古代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即便到了宋朝,商业和手工业得以空前繁华,仍然丝毫不能撼动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
关于这一点,从古代的一些惯用词句中也能得以体会,例如“士农工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等。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农民是基数最大的社会阶层,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务农也就成为了社会上最根本、最重要的职业选择。
其实,如果大家都一心务农,那也不会有什么“穷书生”的概念了,最多也是农业大户与农业小户的区别。不过,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社会的各项制度也得以创新发展。尤其是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可谓是影响千年、泽被深远。
科举制度的出现,让全天下的农民子弟们,看到了一丝希望,也憧憬着一丝希望。于是乎,起早贪黑、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读书的传统就这么沿袭下来了。
这样的社会状态,从古代的一些经典词句中也能略窥一二,例如“学而优则仕”“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
参加科举考试,确实可以让许多农家子弟走向仕途,从此告别农民身份。但是,现实情况呢,真正通过科举考试踏入仕途的还是少数。
例如,在清代小说家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中,讲述了关于范进中举的故事。范进中举之后,由于太过欣喜,居然到了近乎发疯的地步,就能想象中举的难度有多大。
且不说中举,大部分人是秀才都难以考上。有些执着于科举考试的人,年年不中就年年考,无奈最后沦落成了“老童生”。
又比如,才华横溢的张继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然而在最重要的会试中却名落孙山,那番情境之下创作了《枫桥夜泊》这首千古名篇,为后世所铭记。
如此说来,许多农家子弟即便参加科举考试,依然可能碌碌无为、难成大器。值得一提的是,古代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大部分都是走路去考试地点的,来去之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家底稍微好一点的农家子弟或许还能偶尔雇个马车,普通农家子弟能顺利赶考已属不易。
一场场考试下来,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钱财。加之,常年准备或奔走于考试,并无其它稳定的收入来源,自然会是越发的穷困。
尤其是对于那些连续考了很多年,却连个秀才都没捞到的农家书生来说,大多都是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穷书生”的概念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2022年6月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