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欢这篇文章:
可以挥霍悲伤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过中途 当⼀切真相迎⾯逼来我们其实只能 噤声回避
即使是⼀滴泪水 也成⼲扰必须把柔弱的⼼打造成铜墙铁壁不泄露 也不再接收任何与主题有关的讯息
要到了秋深才能领会活着 就是盛宴 如果能够互相告诫让河流与海洋从此都不起波澜
这天赐的余⽣就再⽆亏⽋ 看哪 我爱 在你我的窗外早上有雾 晚上或许有⽉光⽣命依然丰美热烈 运转如常
让我与你握别再轻轻抽出我的手 知道思念从此生根浮云白日 山川庄严温柔
秋意愈加浓厚,叶子片片随风飘落,灿然的金色占据了每一条街,人世间的某些离别,恰恰就发生在草木萧疏的深秋。
如诗人林珊的言语:“和所有落叶一样,我也逐渐习惯了分离。”
“分离就是轻微的死亡。”(埃德罗·阿罗古)这种“死”时刻都在发生:车站的送别,毕业的离别,同事的离职,爱人的离异,恋人的分手……
诗人博尔赫斯在《拿什么才能留住你》中写道:献给贝阿特丽斯·比维洛尼·韦伯斯特·德布尔里奇,“我给你我的寂寞、我的黑暗、我心的饥渴;我试图用困惑、危险、失败来打动你”,曾经的陪伴,终将在离别后埋下种子,在诗人的心里蓬勃生长。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接受分道扬镳,接受世事无常,接受生命里需要告别一些东西,才能走得更远。而那些长长短短的思念与思考,在每一次的聚散里变得愈加深刻。
“要到了秋深才能领会/活着 就是盛宴”理解此言的人,往往经历过生命的无常,体会过生活的真相。未受人之痛,莫劝人忍受。
“谁又能把这世界想个明白呢?世上的很多事是不堪说的。”(史铁生)
生命是一场旅程,重要的是在于自己有没有精彩地活过。吃喝玩乐不一定是虚度光阴,吃苦耐劳也不一定值得歌颂。
一个人若能在生命的终点,像哲学家维特根斯坦那样陈述“我度过了极好的一生”,那的确是生命的幸事。
生命的意义,或许是每个成人都会撞上的终极命题。我们只要活着,就会不停思考,而生命并不只是向外寻取,更需要内向修补。
就像渔夫所言,“每年因触礁倾覆的船比被飓风掀翻的船要多。人生的许多关头,不在于抵抗风雨,而在于修补漏洞。”
每个人对于“极好一生”的定义,其实各有千秋。
有人觉得没有爱情极好,但有人认为爱情是生活的必需品。有人可以忍受没有自由,但有人觉得不自由,毋宁死。
不是所有的花都适于肥沃的土壤,沙漠就是仙人掌的乐园。这世界需要绽放的烟火,也需要静谧的角落。
人生天地间,忽然而已,彼此的频率皆不相同。无论怎样,把时间交给自己,“这天赐的余⽣就再⽆亏⽋”,在声色名利中守住本心,在世俗目光里信步前行吧。
不敢说生命是什么,它只是在时刻提醒每一个人:充分活着,渐入佳境,享受当下才是永恒。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允许一切发生,这个世界上,没有好坏,没有对错,只是大家处在不同的频率~
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让花成花,让树成树。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只有这样,你才会活得洒脱。生活,没有十全十美,人生难免会留遗憾,花开成景,花落为诗。换个角度,你就会有不同的领悟。与万事言和,与独安相处。自行,自醒,自清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