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
听得人说“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雾湖,雾湖不如雪湖”,其实很多人间美景,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只喜欢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西湖美景时时处处都美丽宜人。烟花三月,能与西湖来一场邂逅,那是人生的一大幸事。
断桥,那是白娘子与许仙初初相遇借伞定情之处,由此演绎出一曲凄美的爱情故事,为西湖增添了浪漫色彩。古人认为,情至极处,“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何况只是被镇雷峰塔呢?一曲《渡情》唱尽两个相爱者的前世今生,“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
以那依依垂柳荡漾碧波还有断桥上如织的游人为背景,在迷人的西子湖畔,且留下我们的倩影若许。尽管白堤满满都是往来游人,但是并不拥挤,人群是我们的风景,我们也是他们的风景呀。你看两位美女,在人潮中,寻得临湖平台,旁若无人地摆拍出训练有素的造型,敬佩她们对美的那一份自信与执着,感慨于人们对西湖美的一往情深。
走过楼外楼,脱口而出的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走过中山公园,对面是临湖的光华复旦牌坊,想起孙中山到海宁盐官观看钱江大潮,写下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敢做时代的弄潮儿,成就壮美的人生;走过西泠印社,想起上大学那年来过杭州,就在西泠印社买过《芥子园画谱》之《梅》《兰》《菊》《竹》,那个时候曾经喜欢上画画,学过一段时间,最终却不了了之,记忆还在,书却早已不知何往,走过人生无数的风景,曾经迷恋过的一切,不过是人生的曾经。
三月的垂柳刚吐嫩芽,鲜绿宜人,它们带着大唐的风采飘拂在西子湖畔,千百年来,西湖有了这些柳们才更妩媚动人,因此,不管岁月如何变迁,白堤始终绿杨成阴。西湖,还是勾留了千载的诗人,让他怎能抛得杭州,怎能不忆杭州呢?
三月的曲院,没有那风荷一一举,但是举世瞩目的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之《印象西湖》在岳湖实景演出,震撼人心,惊艳了世界,曲院风荷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了迷人的色彩。
然后转入苏堤。西湖何其有幸,送走了盛唐诗人白居易,又迎来了大宋词人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公元1090年,苏东坡任杭州知州,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湖中长满蒿草。苏轼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他把湖底挖出的淤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苏堤,堤有六桥相接,在堤旁遍种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芙蓉、紫藤等四十多个品种。不知如今看到的一树垂柳一树桃,还有没有见证当年苏公风采的那柳那桃,三月春早,还不见那桃之夭夭、海棠春睡、芙蓉向脸、紫藤如瀑的姹紫嫣红,繁花如锦幛,有的是六桥烟柳任缠绵。
我们走过苏堤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跨虹六桥,这些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带着大宋的繁华,必定是出自大文豪苏轼之锦心绣口,“我来钱塘拓湖绿,大堤士女争昌丰。六桥横绝天汉上,北山始与南屏通。”
朋友说,绕着西湖逛一圈,是她多年的梦想。今天何其有幸,我们仨一拍就合,说走就走,不到两个小时,动车地铁就把我们带到了美丽的西子湖畔。西湖三月的杨柳,深情款款,东风翦翦,柳舞随腰。工人们把那些垂入湖水中的柳条修剪掉,游客们无不折了柳条编个绿柳环儿戴在头上,映着湖光山色,挑兮挞兮,美目盼兮,连那微微春风都是绿色的呢。
绕着西子湖畔走,一走走了三万步,也不够我走来也不够我看。美景处处拍不完,人生难得此闲暇,春风杨柳舞翩翩,山情水意情溶溶。晚上,睡梦里都是那“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的绿丝绦。西湖,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