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Ulord社区联盟0岁的产品经理区块链大学
公链治理迫在眉睫,GOC公链治理模式

公链治理迫在眉睫,GOC公链治理模式

作者: 飞扬跋扈的小白兔 | 来源:发表于2019-07-04 08:07 被阅读7次

本文首发力场

背景

前几天,BM在电报群发表了关于投票治理方式的一个设想,再次将EOS的治理问题摆到桌面。BM认为,对于区块链的治理,不管是采用POW还是POS,只要使用单一的共识证明机制最终都会变成少数人主导的二八分布。EOS目前的最大问题是少数高权重代币持有者,控制21个超节节点,严重影响了EOS公链的发展。

治理是所有公链必不可少的要素,但是现存的大多数公链都将主要精力放到通证的激励和应用生态的推进上,弱化了治理的作用,治理在公链中的意义与价值被严重低估;部分公链即使推出了治理模型,也缺乏基本的公链制度建设和公链生态良性自成长机制。治理的失效严重阻碍公链共同体的发展。

GOC正是基于这个问题,对EOS主网遇到的上层治理问题进行改进,创造一个“小而美”的注重治理的区块链公链。

GOC的治理模式

一、GOC革新了投票权重,解决大户权重问题:

新增了系统治理节点,一节点一票。不再遵循EOS等系统里按代币数量决定权重,只看人头不看票数,降低了极少部分持有大量代币的持有者控制系统的风险。系统治理节点(GN) 数量不设上限,门槛不高,只设置锁定代币数量,使得广大持有少量代币的持有者也能参与到治理系统中,有效的促进了项目的良性发展。系统治理节点从数量和参与方式上都更能体现众多持币者的意志,这样是为了防止仲裁机构重新成为系统中中心化的角色,还仲裁系统以“去中心化”的本质。

在BM的治理思路里,其中有一点是奖励非投票权重用户,鼓励更多有参与意愿的用户参与进来,这样实际上也就稀释了大户的权重,这点和GOC的这点几乎重合。

二、实行权力制衡,均衡发展:系统治理节点和区块产生节点之间相互钳制。

持币者通过锁定代币可以来为他们中意的区块生产节点投票,代币一旦用于投票便不可再用于质押成为系统治理节点,防止区块生产节点和系统治理节 点的角色同时控制在部分持币者手中。

“系统治理节点”可以对提案进行投票决策,只有投票的“系统治理节点”才能够分享治 理回报,鼓励更多人实实在在地参与到治理工作中,而不是简单地占一个名额。

“区块生产节点”对这些提案投票结果进行最终审核,虽然出于权力分离的考虑将他们的 治理决策权转移给了系统治理节点,但是他们仍然保留”最后一道防线“的角色,对所有系统 治理节点的提案投票结果可以行使一票否决权,这使区块生产节点和系统治理节点的权力可以 相互钳制,不会产生节点控制生态的情况。

任何制度,只要权力集中都会出现垄断,一旦垄断产生,生态的发展就会变成个人意志,无法形成良性的长期发展模式。GOC通过角色的分离,解决了权力集中的问题。

三、平衡短期牟利和长期发展的矛盾:

GOC增加系统治理节点(GN)角色,使得广大的投资者都拥有话语权,都能够为系统的发展建设献计献策。同时,区块生产节点(BP)以锁仓时间长短,划分权重的高低,这在时间跨度方面,有效的遏制了短期投资对系统的生态破坏,促进长期投资者的利益保障。

这点和 BM治理思路中“给予抵押时长投票加权”异曲同工,目的都是从时间的维度来确定贡献度的大小,以鼓励那些长期为公链发展做出贡的人,同时也保证公链项目长期稳定发展。

四、引入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诸如公证、审计、尽职 调查、数据分析、系统监控等服务。

例如争议仲裁过程中可以有专门的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提供咨询服务证据采集服务、数据分析服务以及仲裁意见服务,来帮助提请仲裁提案的争议双方以及负责做出最终决定的系统治理节点更好地完成仲裁工作。

区块链最大的特点就是去中心化,但去中心化同样会产生矛盾,引入第三方仲裁,实际上是引入了“人治”的因素,通过“人+代码”的模式,解决技术上缺陷,实现更合理的治理。

结语

公链发展的速度很快,正因为快,发展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来不及思考,更没有停下来解决,大家都在抢时间推进生态的布局,但是问题只要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持续发展就会受到阻碍。GOC则而其道而行之,先从根本上提出解决办法,再谈项目的发展,这样的做法也许一开始会感觉慢人一步,但是一旦开始,便会走在其他公链的前面。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发展,三个环节是紧紧相扣的,相信GOC的做法会让自己走的更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链治理迫在眉睫,GOC公链治理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bkh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