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笑话:“朋友向我借了5000块,我从花呗借给他,一个月后,朋友说暂时没钱,让我缓缓,于是我又出了5000还花呗。然而二十多天后,朋友只还了我5000。我出了一万块呢!这个朋友不要也罢!”
看起来有些令人发笑,如某网友所言,我认识你四年,你认识我四年,我们认识了八年,这样的计算方式不可谓不荒唐,但从中也可看出花呗的成功之处。
为什么“我”会觉得朋友欠我一万?因为我的花呗欠了5000,这5000谁用了?朋友。我出了5000还花呗,这5000为什么出?因为朋友拿不出钱。于是得出,我,为朋友,花了一万。
我真是个好人。
事实上呢?朋友向我借钱,我向花呗借钱。朋友暂时没钱,于是我先还花呗,朋友再还我。朋友一共只借了5000,为什么我觉得借出去一万?因为我的潜意识里,花呗花出去的是我的钱。
但是花呗里的是我的钱吗?不是。
这就是花呗的成功之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