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成绩在23日子夜时分公布,同事当天晚上就没有怎么睡觉,一过0点,就往学校跑,去那里与北大的招生组一起期待成绩的揭晓。
我在凌晨7点的时候给他打去电话,问孩子考得怎么样,电话那头略带疲惫却很喜悦,669分。去年清北分数线就是670分,今年的高考卷下来后,一片嘘声,大家都喊难。按这样推理,今年清北线超不过670分,那这就说明学霸高中无误了。我连连祝贺他,恭喜恭喜。同事也客套一番。
接下来的几天,同事更是忙的不可开交。
北大的招生组为了挖到好的学生资源,提前10天已经进驻目的地,与学校排名靠前的学生进行了接触,基本锁定了招生对象,只要分数达线,就妥妥的上北大。学霸在他的母校高考成绩排名第二,他与第一名两个人都被北大给挖走了。母校为了搞平衡,就想让学霸考虑报清华大学,因为清华也在做学校的思想宣传工作。同事就很纠结,我说:这个时候你不能为了照顾学校的面子去违背自己的良心与初衷,而要尊重自己的内心的选择。如果不是自己的意思,就不要将就,而是果断的拒绝。同事听了也表示赞同。最终不出所料,学霸毅然拒绝了学校的要求,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北京大学。
择校这事算是落槌了,同事的心里又犯起了嘀咕,又为选择专业犯难了。
他想让学霸学习金融,他说,好多学金融的人,名牌大学一毕业,签约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大企业或者私企,或供职于银行、税务、证券公司等等金融系统。直接与货币打交道,动辄就是年薪百万。或者做独立经纪人,那也是现在市场经济中的香饽饽。相对我们这些国企职工,辛苦一年挣四到五万元钱,那简直是天差地别。
总结起来那就是学金触投资少,见效快,是赚钱买卖。
但是学霸不是这样想的,他的选择让他的爸爸大跌眼镜,他选择的是最辛苦,最不易出成果的北大数学院。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数学是他的最爱。
于是,两个人产生了歧义,同事很纠结。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同事又犯了当局者迷的错误。在我看来,其实道理很明白,之所以产生这样的分歧,是因为我们总是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我们经历了社会的风雨雪霜,尝尽了世间的人情冷暖,知道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什么比挣钱还难的事,偏向于安定稳健的生活。我们身边那些成功的同学,他们的成长经历变成了我们心中可望而不可及的企盼,可能你的某个同学从事了金融行业,日进斗金,这个事实严重的刺激了你的感官,并误导了你的思想。觉得只有人家的职业才叫牛逼。抱怨自己的职业不好。殊不知,在你所从事的职业里,那些和你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同事已经蜕变成行业的精英,公司的高层。大放异彩。
而孩子的眼光是单纯的,阳光的,他的观点不沾染社会的铜臭,也不曾经历世事沧桑的磨砺,他只是从自身喜好的角度出发,报自己喜欢的专业。从人才的角度考虑,只有让人才充实到他该去的领域中,才能人尽其才,发挥他的专长,更有利于实现最大人生价值。不浪费社会资源。学霸选择这个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专业,是他的兴趣和发展方向,能为了自己喜欢的事业而奋斗,前方是一条阳关大道,会越走越宽阔。
何况,选择基础数学专业,可以进科学院,专心研究,成为教授,数学家。发展成为学科带头人,在专业领域做领头羊。选择应用数学,现在的各行各业,比如军工、电子、航空、电气自动化、航天航空、精密仪器、制造业、天体物理、生物、医药学、包括金融行业等等无不与数学知识息息相关,数学是基础学科。学好数学,可以说大有用武之地。
然后,专业基本敲定了。后由北大招生组组织意向学生去附近的风景名胜区去放松四至五天,在三十日准时返校填报自愿。至此,学霸终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方向,从此插上了梦想的翅膀,朝着更高的目标展翅高飞。
我很欣慰的看到这个结果,为现在的孩子敢于突破传统的观念,不受外界因素干扰,大胆追求理想而感到高兴。这就是成功的开端,飞吧学霸,飞得越高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