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全渠道统一推送收藏夹天马行道
为什么人人都觉得活得很累?真不是因为穷

为什么人人都觉得活得很累?真不是因为穷

作者: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 来源:发表于2017-08-07 07:15 被阅读8735次

01

每个人生活都感到很累,但现在给你三个选项,可以让你的生活疲劳度大大改观,你选哪一个?

1、隐居到森林里,住进湖边的别墅,可以有足够的生活保障在那里住一辈子。

2、能读懂别人的意识,但需要一直奋斗下去。

3、带着记忆,穿越回童年,可以改变人生。

这恰好是我们面对问题时,三种不同的态度,即“回避-认知-改变”。

事实上我们对这三种选项都期望同时拥有,当然每个人也都有自己更倾向的处理问题的习惯。

但是社会心理学家会告诉我们答案,如果在处理“生活感到很累”这个问题时,最标准的答案其实是第二个选项。

这可能让你倍感意外,简单来说,是我们认知系统出了些问题。只要读懂别人,情况就会大大改善。

这是为什么呢?

02

什么是认知系统出了问题?

想想看,如果你有一个下属,在这周迟到了两次,你很可能脑补一个对她的印象:一个有点懒懒散散、喜欢睡懒觉的人。

但如果我们也不幸迟到了,就会认为:早上的交通越来越堵了,所以导致我的迟到。

同样的情况也经常发生在情侣之间,面对对方犯的错,我们经常会认为这是对方的态度问题“你从来都是这样”、“你根本就不在意我的感受”等。

但是如果是自己犯的错,会更多归结为每次发生的客观情况所导致。

面对别人的错误,我们更容易归结为别人性格、人品等问题,这个叫态度归因。

而对我们自己的问题时,通常会开脱为一个临时客观的环境导致错误,这叫社会情景归因。

想想让我们疲惫不堪的原因,比如总有些物欲没有实现,总希望对方变成自己期望的样子。

这其实都是态度归因社会情景归因出现混乱,我们对自己和世界出现了不客观的评价导致的。社会心理学上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那么如果我们把这个相反的认知调整过来,是否就万事大吉了呢?实际情况可能会更复杂一些。

因为我们经常出现两种情况:

1、我们大大低估了社会情境的作用

2、我们往往高估了态度对我们的影响

03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一个非常独立的人,不会轻易受到别人的影响。

但是大理心理研究却发现,90%以上的决策其实都是一种从众反应,我们大大低估了社会情境的作用。

想想我们买车的经历,在买车之前,我们可能会认知收集各种信息,比较各种参数。

但真正促使成交的,往往是经销商不断的降价刺激,或是车展吵吵闹闹的环境让我们逐渐失去了理智。

有一个著名的津巴多监狱实验。

两组学生,一组扮演监狱的犯人,另一组扮演监狱的看守。

刚开始大家相互客气,当作一场游戏相互玩笑。

但仅仅六天之后就展现出了人性里最阴暗、最丑恶的一面,看守虐待犯人,犯人竭尽所能讨好看守。

《乌合之众》中有一句话,人在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04

许多企业都有这一句标语:态度决定一切。

但实际上,态度归因的作用其实非常有限,我们往往高估了态度对我们的影响。

甚至很多时候,态度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解释。

在工作中,我们会认为,人们先有一个态度,然后去做一件事情。

比如某个员工被认为有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而有些员工会被认为比较懒散。

但在很多时候,态度和最终的工作结果之间,其实并没有什么关系。

再比如在20世界30年代,美国有强烈的排华情绪。心理学家询问了128家美国餐馆是否愿意接待中国人,有100家以上的餐馆老板表示肯定不会接纳。

但是,在心理学家真正带领中国夫妇去的时候,只有1家拒绝了。

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而是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

同时,人的态度也经常根据社会情境的改变而改变。

人本身就是个善变的动物,很多时候,态度甚至成为了许多人为自己辩护的东西。

05

我们感觉家庭很多时候是我们心灵的庇护港口。

但实际情况是,对家庭却是我们感觉活着很累的最主要的原因。因为在家庭中,我们对态度归因和情境归因更容易处在混乱的状态。

这主要表现出两个冲突,一是自主和责任间的冲突(情境归因),另一方面是我们面对竞争时所遇到的冲突(态度归因)。

从年轻人角度来讲,年轻人渴望自主,但行动上要做到是极为困难的。

如果不再向父母索取,结婚、买房的首付、生孩子、孩子早教等一系列问题离开父母的支持都很难解决。

在这种社会的标准情境之下,很少有年轻人能从父母那里实现真正独立。

比如我很想过一年周游世界的生活,哪怕穷游也无所谓。

即使父母再不干预,但往往想到在家里所承担的责任。想法往往也很难实现。

这是自主和责任之间的冲突,本来每个家庭都应尊重自己的人性去生活,但却掺杂了太多社会情境的因素。

06

我们再来看看我们面对竞争时所遇到的冲突。

中国人以前生活的意义是光宗耀祖。

但是现在,祖先在信仰层面被抛弃,很少有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这种东西。

生活意义从祖先和传统的精神世界,转移到“现时现刻此时此地的消费欲望”。

所以,一大堆物质层面的竞争,开始疯狂袭来。

在这种物质不断扩张的时代,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也总希望做得比别人好一些。

因为我们觉得人口资源比例和社会压力已经天生就决定了,做得和别人一样好你就已经输了。

但其实这也是一种社会情境导致我们心态的变化。

由于我们大多是独生子女,我们的孩子通常会面临六个大人对待他们一个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孩子会非常受到宠爱,因为所有人都会在他身上争取关注。相互之间就会大量增加因不满对方态度而产生的埋怨。

这会导致在孩子的养育问题上,出现“奢侈品效应”,最终会追求一个远远超过家庭正常水平的教育期望。

所以导致我们非常疲惫,包括孩子也会感受到很大压力。

07

总结一下,之所以我们人人都感觉活得很累,其实主要是对态度归因和情境归因的不客观导致的。

同时,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又不得不随时受到社会情境的影响。我们几乎超过90%的决策,都是面对社会情境所做出的反应,而非通过独立思考。

你所讨厌的昆虫,只是众生世界的一种生命。

站在一个真正客观的角度,你所讨厌的人和事,所厌恶的生活,其实是你自己认为讨厌而已。

唯有改变我们看世界的视角,烦恼就随即消散。

要真正摆脱社会惯性,的确不太容易。

唯有不断觉察,也许才能让我们这一生,终究安心。

End.


终章.

(如果喜欢,请点下面这个赞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羊村的小白:我觉得我的判断都是错的
  • 7e159c99e94c:文章一直在强调情境归因和个性归因,但一整篇并未有什么有效的说明
    ea67bb22dcda:从心理学角度讲,自我觉察就是改变的开始
  • 尔东晨:也就是说人之所以活得很累,是自我认知的失调?
  • qiaorl:这种文章到底有什么用呢?看了好像跟没看似的
  • 真怀念:我选择四,平安活着过完这一生,就这样。
  • 烂漫春天:人的劣根性,出现问题总喜欢找外因而不找内因,不懂得反省自己,喜欢盲目攀比和跟风,怎能不累?
    烂漫春天:@烂漫春天 @烂漫春天我会选3,带着记忆穿回到童年!重新开始新的人生!
  • b207858f3380:快来领取支付宝跨年红包!1月1日起还有机会额外获得专享红包哦!复制此消息,打开最新版支付宝就能领取!eFy6wd11dt
  • 西泽里繁:客观的去看待事情,是为自己的情绪减少负担。战胜自己的原始大脑,理性思考。连着看了几篇,忍不住小小的打赏了。
  • c44dcb636253:现在还在为了找工作操心 突然觉得自己也是活得很局限啊 我选了3 我应该是选1才对呀😂
  • 旧塰:第一反应是选2,不知道为什么。第三不想第一也不想,做一个生活的高手岂不更好?
  • 活在梦中的猪:很受启发,非常感谢
  • 墨语添香:我毫不犹豫的选了1
  • f6f64ac67df2:作者文章写得棒棒的,一百个点赞!文中写到懂别人的意识,是这样的,这里面懂别人意识可深奥的。
  • AB774卢卢:分析得很到位。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d5ac56bca774卢卢 谢谢你这么说!
  • lv_吕甲:看了三遍,第一遍我选的3因为一直以来我都喜欢逃避,即使知道逃避解决不了问题。第二遍我选择了1 安于现状顺其自然。第三遍我选择的2只有去努力争取,奋斗下去,即使得不到也不会遗憾。
  • 沙漏时光:为何我感觉1是向内求,2是向外求,3是逃避呢😂
    我选1,因为我是向内求的人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哈哈,感谢你评论了那么多条!
    你这个总结很赞👍
  • 吴航斌:归因偏差,自己的成功强调内因,失败强调外因;对他人的相反。
    whalecao:@道长是名思维贩子 http://jishudaima.iteye.com/blog/934269 归因理论似乎还强调 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但是是可以提高的。两者都是可控因素。我觉得这个也挺好,请教道长你怎么看?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说得很赞👍这就是人的劣根性
  • 梅拾璎:唯有不断觉察,也许才能让我们这一生,终究安心。

    除了引用,我也说不出别的了。论述太周到了:clap: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梅拾璎 谢谢姐姐如此赞誉:smile::smile:
  • 22042cbabd5b:我一下就选了1诶,有了生活保障,才可以放手去做喜欢的事啊,这不算逃避吧,话说要不是为钱,有几个人愿意工作,真别跟我谈理想,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铛嘞个当当当 哈哈哈,对的,这才是理想
  • czmao:念起即觉,觉而不随。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伊然 禅定太难,但唯有修行才是真知
  • 倚梦听云:看到你的名字果断关注了😂😂,别问我原因,我也不知道
    倚梦听云: @道长是一名思维贩子 😛😛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栗子开花 哈哈,谢谢
  • misselvexu:想了半天。写点什么……
    懂…但貌似有人做不到…
    放下。不偏不倚。换个角度看事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misselvexu 的确,就是放下,才能获得内心平静
  • Helen左小爬:我想知道,你是经历了什么,把所有的事情看的这么透彻,感觉在你身上看到了参透,以及佛性……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Helen左小爬 你太过奖了,我的确跟着上师在学佛。每个人都有生离死别,经历都可以成为修行助缘。研究这些玩意儿只是希望自己和周围的人更好一些:smiley:
  • 957ab681ae74:感觉对现在的我多有用的😁🤔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停格K 哦,那真好。谢谢能够喜欢
  • 涂涂tyf:直觉选2,觉得3才是逃避,带着记忆穿越并不必然带来改变 最后选了1,其实觉得没有所谓的别墅与保障更好,那就是瓦尔登湖了。2的看懂别人的意识,是不是也是一件很累的事:joy: 隐居倒是逃离社会情境的一种选择。今天看到一句,生活是主观的。想来一个人所有的爱恨情仇知觉感受都是自己认为和界定的了。社会心理学是上学时候的最爱,入了坑儿到现在都没出来。另外一个问题,人要如何脱离社会情境独立思考?人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涂涂tyf 哈哈,只有选项二才能让我真正好起来。 我所理解的独立思考,应该是摆脱相对的社会情境,即我们周遭事物的社会情境。 思考的意义就在于此把,用更体系的思维代替原有环境中产生的思维
  • 88feca4342ae:智者乐水,勇者乐山。两者都不会类。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言荒城 是的,各自有自己的理解
  • 曾少恭:三个都不用选 这些在想象就能实现 唯一不变的还是你自己 什么选择过什么生活 在这繁琐的社会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曾少恭 说得很好:+1:很有道理
  • c3286fd0552e:我就是摆不正态度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离岸迷途 活出自己最重要,加油
  • a978d0940e74:精辟,受用了:+1: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芒果时光机 谢谢你能够喜欢
  • 明月辉:感谢分享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明月辉 谢谢你能喜欢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明月辉 谢谢你能够喜欢
  • 涛波:话虽然这样说, 但我还是觉得在大多数情况下家庭都是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快乐, 虽然有时候也会感觉到累, 但也很快乐 😄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涛波 是的,其实我也想表达这点。 这是文章的逻辑不 怎么好写出来。 最重要的不外乎家人
  • 3ee9cfa66f52:看见第一个就选第一个,内心如此渴望的,休闲时光都是这样打发的:pensive: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青之默 是的,可以看作是逃避
    3ee9cfa66f52:@道长是一名思维贩子 第一种是逃避吧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青之默 哈哈,是的是的,看来大家都有这个梦想
  • 留客天:那么,到底怎么做才不感到生活的累!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留客天 把幸福的频次增加一些,把看问题的角度稍微换一下,可能会好一些。佛说众生八万四千苦,就有八万四千法门。 要做好不太容易,保持觉察终会好起来
  • cd0c13afd056:是从哪本书学习来的吗?想看一些关于这些的书:smile: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一根会思考的稻草 客气啦
    cd0c13afd056:@道长是一名思维贩子 :smile: 谢谢啦!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529340617 一本是 社会心理学 还有 社会性动物
  • 小乐520:感谢👍👍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也感谢你能喜欢:smile:
  • 别声张:6666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鹿青柠 谢谢谢谢
  • 远之帆:说到心坎里了,这个态度归因和社会情境归因是哪本心理学书里的啊?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还没学会爱 那本看着是有点偏理论了,不过很系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用类书籍,还是值得研究研究:smile:
    远之帆: @道长是一名思维贩子 好巧,刚好借了一本社会心理学,好厚,还没开始看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还没学会爱 谢谢!我也忘了哪本书了,之前一直记得这个概念,好像就是《社会心理学》那本教程。只记得心理学家海德是归因理论创始人
  • 别声张:幸福感不是物质可以满足的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鹿青柠 是的,幸福感是个频次类产物
  • 024b737592a1:讨厌就是讨厌,但是我肯定会心平气和的:no_mouth: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Monster_1ac0 那你真的不错啊,能够这么看得开。大多数人还是面对矛盾的时候,还是很难做到平和
    024b737592a1:@道长是一名思维贩子 每个想法不一样啊,很正常。之前做项目的时候碰到一女的各种坑我,无所谓啊,我知道了。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哈哈哈,那境界挺高,可以心平气和:smile:
  • d8225c72f29e:情景归因和态度归因写的好。用例子通俗易懂,赞。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苋酒 主要没什么表情可以用啊: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哈哈哈。谢谢你怎么表扬!
    d8225c72f29e:@道长是一名思维贩子 拜读了你之前的文章,真的写的好。。ps:你这个笑的表情让我感觉像呵呵:joy::joy:是不是我平时聊天的坏习惯:joy: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谢谢你的赞誉!:smiley:
  • 神的孩子都该跳舞:我是看了三个选项秒选第二个,能读懂别人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做。。然而并没有。
    还有所以想穷游到底该怎么办呢,女朋友可以不谈,工作可以没有,我就想去走走。。。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缄默无言 主要生活的平衡很难去打破,需要太大的勇气了
    煮茶忘放糖: @神的孩子都该跳舞 但需要一直奋斗下去。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神的孩子都该跳舞 改天约一个,最大的梦想就是到处走走看看。 只是生活的束缚太大了,哎
  • a7bca64dee67:你写社会心理学,怎么就这么好看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陆芜晨 谢谢如此赞誉。这就是写作的目的,总觉得这些理论晦涩难懂,想写得有趣一些
  • 等疯到落了空:活着就心累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等疯到落了空 是的 活着就很累
  • Morgan实习:我是鸭鸭,自推一篇拙作《诸葛亮和毛主席的故事》http://www.jianshu.com/p/d6c902586b7b :joy::sweat_smile::joy:第一次主动推文,不要打我,哈哈!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溜香蕉皮的鸭鸭 :smile::smile:
  • 794a684cccda:很喜欢看,这类分析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另一个有你的地方 谢谢你能够喜欢
  • 心向暖:不盲从,不流俗,尽力而为,活出自我,超脱很难,就图个小自在!:smile: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暖姐姐每次的评论都好精彩!这正是你的生活状态
  • 艾玛_沈:我硕士论文写的就是关于归因特质。很遗憾的说,归因其实是人格特质的一种,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模式,很难轻易改变。
    文章写得很好!重温了一下知识点!谢谢分享!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谢谢您的赞誉!的确很难改变这个特质,只是希望更多人以平和之心对待自己和他人,也许世界会好那么一点
  • 現實世界:那你的選擇是什么?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現實世界 我更想学第三个
    現實世界: @道长是一名思维贩子 、就是你写的三个选择,你会该怎么選擇?1,隐居到森林里,住进湖边的别墅,可以有足够的生活保障在那里住一辈子。

    2、能读懂别人的意识,但需要一直奋斗下去。

    3、带着记忆,穿越回童年,可以改变人生。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什么选择呢?
  • 元宿周期表:道长说的好。该怎么修炼呢?
    88feca4342ae: @元宿周期表 智者乐水,勇者乐山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在佛教修行八正道里,正见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对世界万物保持决策,不被社会惯性思维所误导,是很重要的修行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哟,你倒是提醒我了,结尾处应该明示一下
  • 沙子0001:大白话就是,你讨厌的那个人不是人品不好,是环境、社会、文化、家庭影响了他。
    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不会累觉不爱了。
    是吗?;P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沙子0001 是啊,每个讨厌的人都有喜欢他的人。讨厌的地方有可能更多是接触时候许多随机因素造成的误解。 以平和的心对待每个人,肯定就很轻松了啊:smile:
  • Jk不二子:学习了👍,感谢分享❤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太过奖了,姐姐,相互学习
  • 蓝莲花88:我记得原来您的名称不叫这个。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是啊,改了一个,以前叫道长和月
  • 蓝莲花88:如何写心理文?学习了。
    道长是名思维贩子:太过奖了,相互学习

本文标题:为什么人人都觉得活得很累?真不是因为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on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