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师阅读漫谈》第二辑梳理

《教师阅读漫谈》第二辑梳理

作者: 浪漫的巴布亚企鹅 | 来源:发表于2023-04-14 15:10 被阅读0次

各位书友:大家晚上好,很高兴也很幸运可以和你一起共度(共读)美好时光。

                  前面的话

几年前,全县最美教师的照片和文字介绍出现在了学校的文化墙上,有意无意就喜欢在那堵墙前驻足,最后的眼光总会落在化河一中王桂香老师简单介绍的文字里。陶小振校长看到我的痴情,立即帮我获得了王桂香老师的联系方式。

  在王老师的影响和带动下,我和参与演讲团的王珍校长一起相互鼓励,加入了新网师。

平常教育教学经常向王老师讨教,她每次都会中肯的留言。像"看到问题,问题已经解决一半了"等语句,在我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给予了很大的帮助!

从上学年开始,跟着参与了王老师带领的萤火虫《高手父母》共读活动。

怀着任务促进学习的思想,我鼓足勇气认领了这次的《教师阅读漫谈》第二辑的共读主讲任务,期待大家的参与,我们相互激发、共同进步。

1、模仿就是最好的学习,在准备共同前,我先梳理了王桂香老师的笫一楫分享,最大的感触:撇开文学修辞直达作者表达的中心,再去梳理一篇文章就简单得多了。

  2、共同的目标:借助问题启发大家思考和正确认识碎片化阅读及怎样利用好各种阅读形式和专业书籍,参与组织有意义的共读,通过阅读促进自我改变和成长。

              共读

好,下面我们一起开启今晚的共读。内容:第二辑《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仍然在原地踏步》。

一、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里做一个完整的人。

1.什么叫碎片化阅读?

碎片化阅读,毋庸置疑阅读的内容在形式上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魏老师集中针对微信阅读,也就是我们常常在朋友圈看到的公众号文章和其他信息等等。

2.你是怎样看待碎片化阅读的,接受还是排斥,为什么?

是的,认识决定思想,思想决定行为。在魏老师看来,微信让阅读变方便了,信息的处理方式也很适合利用零碎的时间。比如累了、等车过程中等无数碎片化时间可以被充分利用。而且可以使自己的阅读领域得到扩展,看到一个更加丰富和完整的世界。关于微信阅读,你认为还有哪些优点呢?

我们都会刷微信、读公众号文章,请思考怎么把这些无形的东西汇聚成思想专属的溪流呢?

3、在碎片化阅读的时代里,怎么做一个完整的人?

魏老师说:“外部世界必然是以混沌的碎片化的方式进入到你的心智的,是你内在的光芒照亮了外部世界赋予它秩序。所以重要的不是你读的东西是不是杂乱,或者你是不是一口气读完的。重要的是你内在的认知结构是否强大而生动。大千世界的材料无非是为了喂养你的心智。你的心智拥有秩序感,能够选择输入哪些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

对于这一段话大家是怎样理解的?

我们在生活、学习过程中都要试着做一个有心人。有选择性的阅读自己需要的信息,整合,再上升层次。

总之,好的阅读者会把碎片的东西整合成一个系统。

二、碎片化阅读,如何效益最大化?

碎片化阅读因为有了心智,有了秩序感,形碎而神聚,是一件乐此不彼的事,那么如何效益最大化呢?

1.选对方向,方能更从容。选对了阅读材料,才能使阅读效益最大化。

对,碎片化阅读也要讲究质量。

2.请思考:网上阅读你的注意力在哪方面?

“我们在网上读的一切都暴露出我们的层次,你想要提升自己的层次就要改变自己的环境,尤其是要珍惜自己的注意力。”

“因此请把你的碎片化阅读转移到高品质的公众号上,高品质的公众号关注量一般并不会太多,但在高端圈子影响力往往是极大的。

3.怎么通过碎片化阅读逐渐完成知识的集成?

通过阅读特定人、特定主体的文章逐渐搭建起一个领域的框架。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喜欢关注一些网上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资源相关的公众号,还会经常浏览新网师唐艳老师、王辉霞老师公众号文章,她们虽然不是大伽,但在我英语教学方面的最近发展区内,对有效实施英语课堂教学方面受到很多启发。

魏老师说:“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就是一个价值中心,通过他们可以链接到相关领域更重要的人,这些人他们一定频频提及甚至偶有引用和转发。”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微信搜索功能。

“这样你就会逐渐关注一批公众号,接下来就是在时间中淘洗。看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没有多少价值的取消关注,然后再关注一批。如此反复一个主体,一个行业慢慢就弄清楚了。”

三、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仍然在原地踏步?

1.悦读和表演。

2.我们怎么与真龙共舞?

亲爱的老师们,你认为我们应该读哪些书?

魏老师说:“真正好的专业书籍应该是挑战我们智力的,而不应该是愉悦我们情绪的,那恰恰是对我们的智力的羞辱。有一些经典甚至会造成一场心灵地震,但是人的心字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被启蒙的。”

“所以去读书,而不要表现出我在读书。去通过阅读来改变自己,我们最终的高度,取决于我们所能够得着的经典的高度,而不是取决于阅读的数量。”

请大家一起思考自己属于在阅读中前进还是悦读中原地踏步?

总结一下前三部分内容:正确认识微信阅读,整合各种资源,合理认知阅读方式,挑选专业书籍,在阅读中不断提升认知的高度。

四、 学校共读这盘棋,校长和组长怎么下?

1.共读——我们正在以这种模式进行。那么,怎么确保我们的共读参与者收益最大化呢?A.大家认真读了;B.共读的时候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又有了较大的提升。

你怎么看?

是的 。大家认真读书并在共读的时候通过问题引领,相互激发。在理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提升。这样会使共读参与者收益最大化。

2.共读分为两个层次:学校层面的学科外共读和学科内共读,目标就是为了形成共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

一旦层次定了,目的明确了,选书就容易了。

五、读哪些书,怎么读,能让抓成绩变得更专业?

1.在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你都做过怎么的工作?有没有科学依据?效果理想吗?

2.魏老师说正确的阅读也能使我们将提高成绩变得更专业?

首先读哪些书

这是魏老师常用的一个书单。

买书简单,关键是发数年时间建构经验。

  “烂读于胸是非常重要的。一本书关键概念是什么?核心逻辑是什么?知识结构又是什么?”

这是一个小王子和玫瑰花相互驯养的过程。“烂熟于胸的前提是在不断的扩展吸纳,让结构和概念保持灵活。然后在不断的运用中,试错中,让核心观念逐渐内化为一种自动化的反应。”

想提高成绩,行为的依据是长期对思维、动机习惯训练策略这五方面

六、语文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是怎么炼成的?

魏老师曾是一名高中的语文老师,他说这一做法导致我的课堂变得旁征博引、花团锦簇。你期待这样的课堂吗?那先让我们来看看魏老师的“这一做法”指的是什么

“偷”。把人家的文本解读成果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上;复制他人的文学、诗词评论到自己的课堂上。

也许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复制更加简单的多。从网络库存借鉴省级优质课,拿到班级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魏老师这个模仿和复制深有感触。

那么文本解读能力从何而来现在大家是否清晰了呢?

有一定的文学感受力和大量的模仿。

感谢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感谢王老师的引领和精彩主持。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包涵。

第二辑精华:

1.网络使阅读更加方便,可以用零碎时间处理信息,可以扩展阅读领域。

2.思考自己的注意力,选对方向。把碎片化阅读转移到高品质的阅读上。

3.悦读和表演是专业发展原地踏步的主要原因。

4.学校层面的跨学科共读和学科内共读取决于大家认真读了,和共读的时候再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又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句话:一群人要有强烈的追求真知的愿望。

5.在思维、动机、习惯、训练、策略五大方面专业阅读,形成科学全面扎实的专业素养,并转化为专业技能,然后在岁月里持续的自我更新。

6.有一定的文学感受力和大量的模仿可以帮助语文老师变成文本解读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师阅读漫谈》第二辑梳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ft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