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净
灵山顶上冷秋桐,一雨即成冬。树蝉鸣唱穿林子,朝期暮,日月相重。夜半闻啼声紧,不觉梦醒时空。
涧急潭水隐山中,古寺碧云拥。清茶几盏消愁饮,拈花笑,意趣相融。过眼浮尘沙净,世间万物皆同。
20180922 3:57
借着中秋的假期,来到了大理宾川的鸡足山。中秋时节,雨水还是不离不弃,将鸡足山浇了个透。于是,冰冷的冬寒便在灵山一会之时露出了头角。“灵山顶上冷秋桐,一雨即成冬。”
而山下的路程依旧是美好的。“树蝉鸣唱穿林子”地一路行来,只感觉夏的余温依旧如故。
一路在山野间穿行,两旁的蝉鸣似乎让人回到了唐朝诗人王籍在《入若耶溪》中所描绘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幽谷岁月。
这一路长行时间之久,从白天延至黑夜,自然是“朝期暮,日月相重。”
及至夜间休息躺下,虫鸟夜色中的啼鸣依旧回响在耳际,“夜半闻啼声紧,不觉梦醒时空。”将一路而来清净的山林也带到了梦乡。
上得鸡足山来,但见“涧急潭水隐山中,古寺碧云拥。”
鸡足山是享誉南亚、东南亚的佛教圣地,中国十大著名佛教名山之一,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灵山佛都、旅游胜地”、“天开佛国”、“华夏第一佛山”等美誉,以“四观八景”的奇风异彩名冠于世。
鸡足山上松林茂密,修竹丛生,蜀汉时始建小庵,唐代扩建,兴盛于明清。有大小寺宇百余座,著名的有明代增建的悉檀寺、石钟寺、昆明金殿搬迁到此改称金顶寺。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徐霞客曾两上鸡足山,并编撰第一部《鸡足山志》。他登临天柱峰绝顶,东观日出,西望苍洱,南睹祥云,北眺玉龙,不禁惊呼:“东日、西海、南云、北雪、四之中,海内得其一,已为奇绝,而天柱峰一顶一萃天下之四观,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矣!”
鸡足山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相传两千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的大弟子饮光迦叶僧,抱金褴袈裟,携舍利佛牙入定鸡足山华首门,奠定了它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
主峰南侧的天然巨型石门,相传即是迦叶守衣入定处。
佛教在鸡足山的发展,其一与南方的开发有关。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鸡足山渐为更多的人所知,至明代这里就更加著名了。其二,许多僧人奔迦叶道场而来。其三,这里的自然环境幽偏僻而美,适宜静修。其四,这里是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荟萃之所。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造就了鸡足山佛教文化的兴盛。
上得山来,在寺中与驻锡鸡山多年的惟圣法师相对落座,几盏清茶,共话迦叶与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清茶几盏消愁饮,拈花笑,意趣相融。”一段美好的禅茶时光就这样悠悠地度了过去。
一程清谈下来,眼净之余心更净,自是“过眼浮尘沙净,世间万物皆同。”
心净世界净,心平世界平。
这是得道之后的祥瑞之象么?
(阿玛书于20181022)
风入松 净
灵山顶上冷秋桐,一雨即成冬。树蝉鸣唱穿林子,朝期暮,日月相重。夜半闻啼声紧,不觉梦醒时空。
涧急潭水隐山中,古寺碧云拥。清茶几盏消愁饮,拈花笑,意趣相融。过眼浮尘沙净,世间万物皆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