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读书会的时候,我联想到了最近咨询和生活上的一些细节,然后陷入了一种迷失,或者说被绕晕了,就像昨天咨询工作中听到的,表面上看起来都是一方为另一方好,不惜付出金钱精力,但是被对待的人依然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活得非常痛苦呢?
重新去翻心智化那本书,再看镜映异常的类型就明白了点。简单来说就是个人意志是否有空间生长。无论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中,如果一方面对另一方所谓的好,是只给物质投入,然后只是不断地强调自己如何如何好,自己如何优秀,自己的方式多么完美,但是从未/很少看见过对方的意志,尊重过对方的感受,允许对方犯错,给出空间让对方真实的情绪,特别是负面的情绪出来。这样所谓的“好”只是一方自以为是的好,另一方的自我被覆盖,空间被挤压,无法体验到自己的感受。
正如温尼科特说的:婴儿会完全依从照顾者的形象,就好像这就是自己的形象一样,而这种屈从的状态就会变成假我结构的根基。尽管这种自我(假我)看起来是如此真实,但实际上这只是对早期客体的认同,所以会缺乏一些属于自己的特色。
当然,我现在体会得还不够透彻,还需要再想想,先写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