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在单位食堂内专心吃饭,猛一抬头,看见小赵坐在隔壁饭桌。
他朝我点头打招呼,微笑中带些羞赧。
小赵是去年新来单位,因为一年考核业务能力不过关,于上个月被迫离职。
上个月我几次跟同事谈起小赵,对他的离职感到十分惋惜。
小伙子温和善良,做事认真,但具备了这些,就不表示能做好业务,因为他当时应聘的是销售岗位。
如果家境普通人脉一般,若要做好销售,不可能是泛泛之辈,非具有特殊才能不可。
你想啊,倘若没有关系引荐 ,不说特殊场景,就是普通私人小厂,你进得去吗?见得着说话管用的领导吗?
更遑论实权在握赫赫有名的单位,你谁呀,根本连大门都进不去,又何来拜访关键人物说得上话?
所以,对于小赵这样普通的孩子,要么做些基础工作,要么待在技术岗位,要想在销售上独辟蹊径干出头,一个字,难!
堵在单位门口等了好几天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堪,或者带领导父母去看病鞍前马后地孝顺他人父母,等等之类,然后领导因为感动,把这项业务派到你头上。
毫不客气地讲,这些场景基本是电影电视剧中出现的桥段,是文人关在房间内闭门造车编出来的,现实生活没有这么多的感动与巧合,一切全靠实力(人脉也叫实力)说话。
不信,你天天跪在人家门口磕头,看人家是否为你感动,然后花落你家?估计大概率把你当做神经病!
共事一年,可以肯定小赵是个勤奋踏实的好孩子,但因为不是专业岗位,最后只能功败垂成。
小赵临走前几天,我安慰小赵,以后必然找到适合能力的岗位,相信你会做得如鱼得水。
吃好饭,收拾碗筷放去储物间,刚好看到昔日带小赵的CEO,我欣喜地问:小赵又来公司啦?
他摇摇头,说小赵现在在隔壁的写字楼上班,没地吃饭,就把小赵弄来食堂吃一顿算一顿。
我连连点头,夸赞CEO做得好做得对。
单位食堂每天中午两荤两素主菜,外加一荤一素两种汤,比外卖和饭店既干净卫生又便宜实惠 ,当然,外人享受不到这种优惠。
门口物业估计不晓得小赵已经离职,所以,小赵可以若无其事地走进来,再去食堂用CEO给他找来的饭卡就餐。
这必然给小赵带来很大的方便 ,偌大的单位也不少他这一顿两顿,不在食堂就餐的员工多着呢,刚好把饭卡给小赵用,至于小赵什么时候会被发现,暂且不管,吃一顿算一顿。
走廊里,我追上小赵,鼓励他有时间就过来吃饭,我也可以帮他找饭卡 ,他又腼腆地笑了。
我这是老母亲爱心泛滥,巴不得这些孩子早点找到工作,巴不得他们天天健康快乐!
看到他们,我就忍不住联想到我家笨孩。
去年这个时候,笨孩先是找工作接连碰壁,然后又被口罩关了几个月,整个一年,我表面上若无其事,表面上信心十足地给他加油打气,其实内心,每天犹如在油锅里煎。
今年呢,心情经常像过山车一样,在高与低之间忽悠,比去年还糟糕。
……我这心情有时消沉到仿佛坠入深渊,不想多说,还是独自消化吧。
所以,我希望小赵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好,其实也是希望我的笨孩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